儒家法家道家三者有何不同?三者能否融合?:道家
如果诸子百家脱离实用价值,就会变得一文不名道家。换句话说,诸子百家的圣人们所建立的学说大多是:
我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以及对这个世界根本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道家。
所以诸子百家们首先要明白这个世界是什么?对此儒家,道家,法家都提供了各自的问题道家。
虽然诸子百家都同宗同源,但却也相爱相杀道家。
一
我们先说法家道家。法家是个非常重权谋的学派,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为老板服务,当然这是表象,法家试图通过诸侯使用法制而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而终极方法却是无为。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通俗的说,在法家看来:法是第一性的道家。
诸子百家们的思考,很多时候就是在论述:“世界是什么,我要怎么做”的问题道家。因此各个学派给出了各自的“道”和“术”。
注意,各个学派的“道”长的是不一样的,比如法家的“道”里,性本恶的意味就强一些道家。人是趋利避害,好利恶害的。就如儒家的荀子说的,“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荀子•性恶》)。而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是不是很奇怪道家,法家怎么会赞同儒家的观点?
实际上,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和李斯本来就是儒家荀子的弟子,得意门生道家。
但是法家并不认可儒家的道,比如商鞅指责“儒学”为“虱子”,他说:“礼乐”、“诗书”、“仁义”、“修善”、“孝悌”等等都是祸国殃民的东西,如果用这些复古主义的教条来治理国家,就会“敌至必削,不至必贫”道家。
比如韩非子评论儒家时说:当今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道家。韩非子认为儒家是虚伪的,表面讲仁义,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
有趣的是,韩非子对鬼谷子纵横家也没什么好脸色,他认为纵横家们,弄虚作假,招摇撞骗,借助于国外势力来达到私人目的,进而放弃了国家利益道家。
而法家对儒家是否定的道家,比如儒法之间,有一个经典问题:
假设你知道你爹偷了邻居家一袋米道家,你会不会举报他?
对于这个问题,儒家和法家的态度截然不同道家。法家主张法制,儒家主张礼制,
所以你认为法家和儒家能融合吗道家?
二
那么法家和道家能融合吗道家?
可以的道家。有人把法家和道家比喻是最不像的孪生兄弟,这话其实一点不假。
法家和道家主要关系是黄老之术和法家关系,比如法家代表人物慎到就曾经学过黄老之术道家。
再比如法家的大成者韩非子也经常研究老子、解读老子,著有《解老》和《喻老》两篇,直接说明自己的法家思想是源于道家,并且大量引用老子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观点道家。
再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把老子和韩非子放在一起作传,是不是觉得奇怪?这主要是因为道家和法家的三观相同,比如两者都提倡:“无为而无不为”道家。
无为是道家的观念,也是法家的观念道家。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具备一种大德, 就是顺随无为的过程。他自己应当无为,让别人替他无不为。
韩非说:君主应如“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道家。”(《韩非子·大体》)换言之,君主具有种种工具和机器,用来进行统治,有了这些,就无为而无不为了。
二者思想有极大的相似性:
法家领导哲学是:虚、静、无为道家。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法家讲究赏罚必信道家。老子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法家讲究思想控制,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道家。
法家讲究权术权谋,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道家。 由此可见,道家和法家反而可以融合。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