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宫

常德 城隍来历揭秘,城隍庙请财神,城隍殿拜什么比较灵,城隍爷什么灵验,城隍宫请太岁护身符,城隍祠请太岁符费用,灵符能请吗,有人请过道家灵符么,符咒可以请很多吗

admin    2021-01-21    1067
常德 城隍来历揭秘,城隍庙请财神,城隍殿拜什么比较灵,城隍爷什么灵验,城隍宫请太岁护身符,城隍祠请太岁符费用,灵符能请吗,有人请过道家灵符么,符咒可以请很多吗——旧时中国本土守护神信仰探源

关键词    城隍  护佑  庸  水庸  庸国  庸鼓  墉人  镛人  庸人自扰  上墉  方城  户县  飞扬跋扈  崇伯(姒熙、鲧)  堵河  竹山  道教  奉祀  灵应  阴司  阎王  土地公  汉水  汉中  安康(金州)  旬阳  平利  海内昆仑之虚  勿庸置疑  中庸之道  安全需求  神化  人格神  守护神 

高高耸立的城隍庙戏楼,金碧辉煌的大拜殿,精细美华的砖雕,巧夺天工的木雕﹑彩画,还有那古老的大榕树,都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透视出传统文化的气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隍庙逐渐成为民俗文化重要地带。                                                

最初的“城隍”不是神,而是指城郊外面的护城壕。“城隍”最早的含义是由水庸衍化而来的。古代人最早信奉的护城沟渠神是“水庸神”,以后逐渐演变为城郊的守护神,即城隍神。城隍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他的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道教把城隍当做“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说他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足。从字面上解释,城是城墙,隍是没有水的城壕,俗称护城河。“城”和“隍”是保护城市安全的军事设施。
《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题记
在桃花源古镇,除了能体验千年的文化之美外,还能感受天下美食,品全国特色小吃,领略来自江南园林的美。大美桃花源古镇采用苏式园林,保留了传统苏式园林的宅院景致,打造精致的园林格调和风雅的人文意趣,根据苏式园林的特点,以建筑、山水、花木,组织起一幅天然图画,以石刻与图咏、琴棋与书画、精致的陈设渲染其文化氛围。


一、城隍信仰流变

中国古称神州,天神地衹众多,地神中有一位城隍神,俗称城隍爷。

常德 城隍来历揭秘,城隍庙请财神,城隍殿拜什么比较灵,城隍爷什么灵验,城隍宫请太岁护身符,城隍祠请太岁符费用,灵符能请吗,有人请过道家灵符么,符咒可以请很多吗


城与隍两字组为城隍一词,初见于始汉代班固所写《两京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这里的城隍之义为城池。因此许慎《说文解字》释义:“隍,城池也,无水曰隍”。


汉代尊封去世功臣(诸如霍光和纪信等)为城隍,并加以奉祀。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建芜湖城隍庙,所祀对象不明。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人们惶惶不安,祈求护佑。东晋的《搜神记》记载了三国时期城隍名为蒋子文。《北齐书》记载了城隍显灵:“慕容俨镇守郢城,被南朝梁军包围,……截断水路供应,形势危急。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爷,公私每有祈祷。于是顺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请,冀获冥佑。须臾,冲风歘起,惊涛涌激,漂断荻洪。”《隋书·五行志》:“梁武陵王纪祭城隍,将烹牛忽有赤蛇绕牛口。”《梁书•陆襄传》记载陆襄曾率领城中百姓官史一起修城隍的事情。

到了隋朝,城隍爷开始替阎王掌管生死簿。“正人直臣”或被认为有功于民者为城隍神。《通典》卷一百七十七“襄阳郡”条引鲍至《南雍州记》云:“城内见有萧相国庙,相传谓为城隍神。”



至迟在唐代,道教即奉祀城隍。唐朝推崇道教,因而《续道藏太上老君说城隍威应消灾集福妙经》中提到的城隍得到奉祀。唐朝时各州郡相继设立城隍祠,有德者死后成神的观念被渐渐接受。《太平广记》载:“吴俗畏鬼,每州县必有城隍神”。开元五年张说首撰《祭城隍文》,随后李德裕、李阳冰、杜甫、韩愈、张九龄、杜牧、李商隐等,皆撰有祭祀城隍的诗文,内容为求晴祈雨、招福避祸、禳灾诸事。城隍封爵制度初现,武功城隍神被唐太宗敕封为“辅德王”。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重修城隍神碑,各地的割据君王们也开始寻求城隍神的保佑,竞相对城隍神封爵。后唐李从珂曾封湖州城隍神为“阜俗安成王”,封越州城隍神为“封兴德保闉王”,封杭州城隍神为“顺义保宁王”。唐愍帝清泰年间,城隍爷地位更高了,各地尊称为“城隍爷”。后汉隐帝干佑三年海贼攻蒙州,州人祷于神,城得不陷,故封蒙州城隍神为灵感王。


宋朝太祖征战时即祈城隍保佑,至徽宗时期敕封形成定制,以神明灵应与否作为赐爵标准,选取生前忠义正直之人如范增、纪信、萧何等充任城隍,城隍庙普及各府、州和县,祭祀城隍列入祀典,成为官方祭祀,由郡县长官带头祭拜。《宋史·礼志八》载:“自开宝、皇佑以来,凡天下名在地志,功及生民,宫观陵庙,名山大川,能兴云雨者,并加崇饰,增入祀典,州县城隍,祷祈感应,封赐之多,不能尽录。”宋赵与时《宾退录》谓宋代城隍:“今其祀几遍天下,朝家或赐庙额,或颁封爵,未命者或袭邻郡之称,或承流俗所传,郡异而县不同。”欧阳修祭城隍文:“雨惟神有灵,可与雨语,吏竭其力,神佑以灵,各供其职,无愧斯民。”官员出任地方,三日内前去拜谒当地城隍庙,已成惯例。高宗南渡时,由于出现了许多的“灵应”护驾之迹,城隍获封辅正康济广德显圣王。南宋陆游亦有《宁德县城隍庙记》。

元朝继承宋的祀典,上都、大都皆建城隍神庙,设象而祠之,封曰佑圣王。后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元虞集《大都城隍庙碑》曰:“自内廷至于百官庶人,水旱疾疫之祷,莫不宗礼之。”元余阙《安庆城隍显忠灵佑王碑》记曰:“今自天子都邑,下逮郡县,至于山夷海峤、荒墟左里之内,无不有祠。”地方官遇到灾情,会前往城隍庙祈祷消弭灾难,检讨自身过失。新官上任拜谒城隍,与城隍分掌阳世与冥界。同时出现在城隍诞日庆祝的习俗。


明代朱元璋称帝前,曾住土地公庙,因而土地公的顶头上司城隍特别推崇,故封京师城隍为“帝”,开封、临濠、东河、平涤四地城隍为“王”,各府城隍为“威灵公”,各州城隍为“绥靖侯”,各县城隍为“显佑伯”。令各地城隍庙不得杂祀其他神。洪武三年再度下诏,封京师城隍为“都城隍”、府之城隍称为“府城隍”;县之城隍则称为“县城隍”。诏曰:“朕设京师城隍,俾统各府州县之神,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福祸之,俾幽明举,不能幸免。”府州县新官到任,必先宿斋城隍庙,以与神誓;并称城隍神于冥中司民命,且有监视纠察官吏之任。县以下不设城隍,而由土地公来管理。用意在于:“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每岁仲秋“遣官诣庙致祭,国有大事则告”。明孝宗年间,莆田抗元英雄陈文龙被封为福州城隍爷,其从叔抗元英雄陈瓒被封为兴化府城隍爷。下图为长城居庸关都城隍庙(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拍摄者):

常德 城隍来历揭秘,城隍庙请财神,城隍殿拜什么比较灵,城隍爷什么灵验,城隍宫请太岁护身符,城隍祠请太岁符费用,灵符能请吗,有人请过道家灵符么,符咒可以请很多吗



清代亦崇祀城隍神,据《清史稿·礼志》载:“清都城隍庙有二,一在北京,一在沈阳。清初定制,凡祭三等,城隍为群祀之一。清承明制,以城隍主厉坛,每岁仲秋祭都城隍。每月朔、望有司诣都城隍庙上香,二跪六拜,旸雨愆期则祷。”神道设教,鉴察幽明。清代对城隍赐封流程:由乡绅向当地官员提出请求,详细描述该城隍的灵应功绩,官员核实后向上级禀报,由礼部核议奏请皇帝,由皇帝下旨赐封匾额。

城隍经过明清两代的改造,与官方关系愈加密切。城隍不但要保境安民、驱除灾害,监督官员也成了份内之事。若辖区发生灾害,官员须去城隍庙中祈祷自检。许多明清的志怪小说,反映了当时城隍司法鉴察的神性。

城隍在历代统治者推崇下遍及全国。城隍神庙中,主殿都有一块写着「尔来了」的牌匾,正对面悬一大算盘,地上摆设各种刑具行头。据说半夜常听到拨动大算盘的响声,伴随着恐怖的拷打与凄凉的哀号声。那时的人们普遍信鬼敬神,由畏惧而产生敬意,因而明清以来,每年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及各地城隍生日,都会举行城隍出行和庙会活动。但是所祀奉的城隍神已变为人文精神的守护者群体,譬如江苏苏州城隍庙内,同时立碑供奉了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范仲淹、文天祥等十位城隍神。

到了近代,由于科学日益昌明,特别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又历经革命风暴的扫荡,城隍的地位日益没落,变成了为数不多的人们寄托心愿的地方。

以上为城隍神被有意淡化、歪曲与异化的简要历史疏理。那么汉代之后城隍爷到底是什么神?和土地公和阎王又是什么关系呢?这就牵扯到道教。

道教承继道家思想,兼收墨、兵、法各家,糅合中国本土文化,根据哲理、神话与巫术,整合成一套神谱、符录、斋醮体系,并在实践中注重医药、水利、武术、建筑,甚至勘舆术(帮助营造不发洪水)等。道教视城隍为保国护邦之神,主管水旱疾疫及阴司冥籍。


阎王是冥界的总裁,掌管十八层地狱,是城隍爷的上级。城隍爷是冥界的地方官。


土地公是城隍的下级。不过从图示可以看出,阎王不过是构陷的象征。怎么能跟护佑神城隍放一块儿呢?原来二者是一体两面。其中的逻辑,耐人寻思。刻意制造恐惧,创造安全需求?这不跟现在好些行为,譬如医疗机构如出一辙么。



背离祭祀水庸(筑城之神)寻求护佑的初衷,经由道教尊奉、帝王封勅的城隍信仰,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因此鲁迅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小说《祝福》中的人物祥林嫂,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就是精神上被异化了的城隍信仰所束缚的悲惨典型。



二、城隍信仰溯源

城隍神是什么来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无水曰隍。”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考证:“水则隍也,庸则城也。”两位学者对隍字解释并不相同。一般认为:“城隍是中国(本土)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然而城隍之来历,古今学界言之未详。因此可以断定:字典辞书抑或考证文章,迄今有关城隍的所有解释,基本为知其然之说。

一个古老社会崇奉几千年的城隍神,事关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根源,竟然不知其所以然,实在不可思议。笔者也是近日听了深圳大学张小也教授的讲座,才猛然发现城隍信仰在华夏大地,从庙堂到乡野曾经普遍存在,惊讶之余,不揣冒昧,一探其源,以揭其秘,还原城隍信仰的全貌。

先从字义说起:古时挖土筑成四围高墙,再派人守护,叫城。挖土筑城后形成的堑壕里面“有水曰池”,没有异议。堑壕里“无水曰隍”这个解释,笔者存疑。


关于城隍信仰的起源,一般学者均持泛神论观点,即城隍为“建物神”,即“有一物则有一物之神的神话思维”的产物。笔者亦存疑。试想:既然城隍为守护城池之神,必与守城者抑或建城者有关,怎么可能是建物神呢?!这又牵扯到中国古代城池起源的问题了。

《左传》提到春秋时期祭祀“用马于四墉”,《诗•大雅•崧高》有“以作尓墉”诗句,墉,《订正六书通》引说文释为“城垣也”。垣通城。问题是:为何将城垣称为墉?


这就不能不提到古庸国了,史载其地域“北抵汉水,西跨巫江,南接长江,东越武当,盛极一时。”按《山海经》同词,是地处海内昆仑墟之东南部。庸国人擅长建筑城墻,因而把城垣称为墉。庸国都城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一带),建筑在山上,不像后来的大多建在平地。《括地志》载:“其山顶上平,四面险峻,山南有城,长十余里。”推测其必定年代久远,上墉即天上的城市或天子之城。庸国都城名叫方城,据笔者考证,甲骨文庸字即方城象形。笔者大胆推测,庸国方城疑为后来中国都城建筑原型。
  
关于古庸国的起源,《庄子•胠箧》中说:“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容”与“庸”上古通用,“成”为“城”之初文。学者推测容成氏就是庸成氏或庸城氏,是庸国先君。《庄子》说神农之前有祝融氏。《礼》:“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可能燧人氏因钻木取火而被尊称祝融,或者说最早的祝融即燧人氏。

《史记•楚世家》记载:“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工共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可见因保存火种需要专人负责,后来继任者也被称为祝融。这是黄帝一系的祝融。

炎帝一系也有祝融。《山海经》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言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洪水淘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乃颛顼之后属黄帝一系的,被炎帝系的祝融所杀。

有学者认为,庸融上古同音,庸即融演化而来,古庸人就是祝融氏之后。从诸多文献看,古庸人应该是颛顼苗裔的分支,起源早于夏。屈原《离骚》自述其为“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说明他祖上是庸国人,也间接证明了庸国人是高阳后裔,属黄帝系。

庸人的祖先或许即起源于汉水流域。汉水是从秦巴之间(山海经称为“海内昆仑之虚”)流出的、地球上最古老的河流,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在古庸国所在堵河流域,人们发现了300万年前的“郧县猿人”头骨、10~6万年间的“郧西晚期智人”牙齿,发现了以霍山坡、黄土凸等堵河流域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当地世代流传伏羲女娲兄妹繁衍子孙、女娲造人补天的神话传说。女娲、颛顼、鲧、舜等,都有在庸国所在地域活动的记载。庸国所处“海内昆仑之虚”东南部,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上庸在帝尧时是其长子丹朱的封地,相传丹朱在此发明了围棋。史载:“尧时庸人善弈,性狂放狡黠”。笔者认为,这跟当地长期与洪水较量不无关系。

庸国国君世代为侯伯。公侯伯子男,其它诸侯国如吴、楚、巴“虽大,爵不过子。”可见庸国在当时地位崇高。

中国打击乐器鼓被称为“庸鼓”,应与其铸造和筑建活动密切相关。庸国人青铜冶炼技术先进,因铸造钟鼎而被称为“镛人”。庸国人更因善于筑城建房被称为“墉人”。周朝统治中心洛邑即庸人建造,竹山县古庸方城遗址城墙历经4000余年风雨侵蚀仍在,长城居庸关也疑似庸国人所筑。成语勿庸置疑,就是形容庸人技术高超、质量精良的。以至后来《礼记》中记载周朝祭祀:“天子大蜡八,水庸居其七。”

水庸是谁个?水古代特指汉水,庸国地处汉水,因此笔者推论:水庸神应为筑城之神。反映了周朝人对古庸人筑城技术的高度肯定,以至于奉为神明年年祭祀。《春明梦余録》也以为后世城隍卽古者水庸。

但是问题是:为何上古时代天子每年春、秋二祭城隍,祭祀的方式只筑土坛,并无塑神像或建庙?为何到周代腊祭超凡八神时,城隍依然没有姓名?

城隍的超凡之处何在呢?一个字:护(古时写作扈,正体護)。城隍神(即水庸神,也有学者称墉神)的奉祀,古人有始于帝尧之说,笔者认为可信。



尧时洪水滔天,先是起用鲧(姒熙)治水,大家都知道他用堵的办法,没有平息水患,反而导致更大灾难。大家不知道或者忽略的是,这个堵的办法,正是出自他的筑城技术。姒熙能建筑很高的城墙,也因此称为崇伯。下图为崇伯鲧堵洪水的情形:

常德 城隍来历揭秘,城隍庙请财神,城隍殿拜什么比较灵,城隍爷什么灵验,城隍宫请太岁护身符,城隍祠请太岁符费用,灵符能请吗,有人请过道家灵符么,符咒可以请很多吗


《史记•夏本纪》:“禹之父曰鲧,鲧之父帝颛顼,颛顼之父昌意,昌意之父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皇甫谧云:“鲧,帝颛顼之子,字熙。”《汉书•律历志》载:“《帝系》曰:颛顼五世而生鲧。”前面已经证明颛顼高阳氏是庸国人先祖,鲧作为颛顼后裔,他的爵位应是庸国的崇伯。

“城隍”一词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周易•泰封》:“城复(覆)于隍,勿用师”。《易经》又言:“城复(覆)于隍,其命乱也”。上古“复(復)”字通“覆”,综合两句意思,译成白话应是:“城倾覆于熙皇,(帝尧)不用他治水了,他的命运不好了。” 以笔者判断,这两处记载透露出鲧治水失败的信息。其文字既带入原因也道出结果,透露出城之建筑者与倾覆者皆为鲧。姒熙作为庸国崇伯,以他高傲的姿态,在当地当时很可能是称皇的,至今庸国故都方城下有个村就叫皇村。后世的土皇帝一词的出处应源于此。《虞书•舜典》:“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皇与帝规格相同。“庸熙帝之载”即庸国姒熙帝肩负的重担。也许后人为了纪念他,把皇字加了表示高的偏旁阜(简化为阝),成为隍字,暗指崇伯鲧。

《诗》云:“筑城伊淢,淢卽隍也。实墉实壑,壑亦隍也。”伊:执行君命之人。淢:急流,又通惐(悲痛),古同洫。洫:沟渠,护城河,滥、败坏,昏惑、迷乱。洫字部首为血,是否蕴含当年失败的隐情?即:立刻,急忙。译文应为:奉命筑城的人昏惑啊,急忙堵水的是崇伯啊。夯实城墙深挖堑壕,堑壕也是崇伯开创的啊(开创一词的来源?)。这两句诗同样也透露出隍就是崇伯鲧(姒熙)。再则,古庸国地域的河流叫堵河,也只有崇伯鲧具备如此魄力和自信。

史载鲧(姒熙)曾在扈(现在的鄠邑区)地活动,夏代此地为姒姓有扈氏国,商代有崇国。《康熙字典》:“跋扈,強梁也。”以石决水为梁,强梁即大坝或高大建筑。飞扬跋扈出自鲧在户县的表现?据说历史上户县建立城隍庙很早。这两者或有其内在联系。须知扈县之扈与鲧筑堤堵水护民之护,古时为同一个字。因历史上焚书、战乱等原因,导致资料湮灭,也未可知。



陕西户县《重修户县志》记载:“户县县北有叁城隍,大城隍为汉高祖三年(西元前204年)在荥阳大战中佯装刘邦诈降而被项羽活活烧死的忠臣名将纪信(后裔迁户县渭丰乡纪家庄,今散居真守村、王守村),由定舟村、卓日村、渭曲坊、叁过村等19个村轮祀;二城隍为明代南征北战、英勇殉国的韩成(户县甘亭镇韩村人),被牙道村、野口村、孝义坊、东韩村等21个村子迎祭;三城隍为忠于汉室、宁死不屈的周苛,由皇甫村、六老庵、叁旗村等13个村接来送往(据传这叁个城隍过去均有圣旨存卷,系明洪武四年即西元1371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勅封)。每年各村按照议定的路线,依次接送,轮流致祭。”

庸,甲骨文为城墙城楼象形。如下图所示:




《汉语字典》:“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小篆字形写法,很明显是因事改字。隐含的是:帝尧任用鲧平息水患失败,后更换禹来治水一事。


汉字中唯有庸字,是典型的因为至少两次事变,由褒义骤然变为贬义的字。第一次是鲧因堵水失败,造成大灾难。第二次是轻举妄动,趁人之危攻击楚国反致败亡,庸人自扰的成语就是讲这个事件的。此后庸字的意思,变成了很平常、不高明、没出息的象征。庸庸碌碌也成了形容没有志气没有作为的成语。须知中国早期文明中,庸字绝对是褒义词,甚至是顶级、超棒、最牛的同义词。庸字的这些变化与反差,我们翻查一下字典辞书就会明白。



庸 〈动〉《说文》:“庸,用也。” 庸庸(任用应受任用的人);登庸(选拔重用);庸勋(酬劳有功的人)。〈名〉功勋:庸功(庸伐,庸勋,庸绩,功勋,功绩),庸器(古代铭功的铜器)。

鲧堵水失败被戮后,出现第一次转折。庸字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庸字义变作或许、大概的副词,如:庸安(何以,怎么);庸何(何,什么)。又表示「难道」「岂」「哪里」等反问副词。

庸字作为形容词,本来是表示某种标准的,也就是说庸人最初是标准制定者。但出现第二次转折(伐楚失败而亡国)后,字义却变成了平常之义。于是涌现出无数贬义词,诸如:庸德(常德,一般的道德规范);庸人(常人);庸众(常人;一般的人);庸情(犹俗虑,常人的心志);庸格(常例);庸音(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辞和言论);庸民(平民;普通的人);庸凡(平凡);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庸涩(平庸晦涩);庸下(平庸低下);庸懦(平庸懦弱);庸伍(才识平庸之辈);庸臣(平庸之臣);庸朽(庸下衰朽);庸主(平庸的君主);庸君(平庸之君;昏君);庸鄙(平庸鄙俗);庸腐(平庸陈腐;平庸迂腐);庸儒(平庸的儒者);庸俗;庸鄙;庸邪(指庸俗邪僻之人);庸狡(庸鄙而奸滑);庸塞(庸鄙不通);庸遴(庸鄙贪吝);昏庸;庸下;庸暗(昏庸愚昧);庸朽(庸下衰朽);庸医(医生的医术低劣);庸奴(见识浅陋之人);庸妄(浅陋妄为);庸昧(谓资质愚钝,才识浅陋。)

庸国人原本是最具才能的人群,是朝廷和诸侯国争相聘请的能工巧匠。因此孔子非常欣赏庸国人能力高强,并给予极高评价。他的中庸之道的原始义,就是中意庸国人曾经引领的探索成就。中:标杆旗帜或以其为标杆旗帜,衍生出后世锦标赛之锦标。此处指中意、认为很对。



庸,指庸国人。后引申为有用之人。之:往,到…去。



甲骨文通“又”、“有”。此处指“有”。道:导(導)的本字,金文外边是行,意为路口;中间为首,意为领头。会义思索引领之义。

常德 城隍来历揭秘,城隍庙请财神,城隍殿拜什么比较灵,城隍爷什么灵验,城隍宫请太岁护身符,城隍祠请太岁符费用,灵符能请吗,有人请过道家灵符么,符咒可以请很多吗


《中庸》首句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指的是创造力是人的天性,自由探索是发挥创造力的途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指的是要创造就不能离开探索。而古代庸国人正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孔子是在庸国败亡(公元前611年)后六十年(公元前551年)出生的,做出如此评价是合理可信的。



尽管庸国如此有所成就,但是经过第二转折(即庸国轻举妄动伐楚失败导致亡国),最后只能:庸作(受雇而为人劳作);庸仆(佣工、仆役);庸僦(雇佣租赁),劳碌辛苦,奔波劳累,领取庸钱(受雇者的工钱)了。失败者历史是不值得夸耀的,因而其被忽略也就顺理成章了。后来庸国人破罐破摔,庸字字型演变为上缶下爿,意为纵酒享受之意。这也是后来庸国故地的人们重吃喝享受的缘由。

常德 城隍来历揭秘,城隍庙请财神,城隍殿拜什么比较灵,城隍爷什么灵验,城隍宫请太岁护身符,城隍祠请太岁符费用,灵符能请吗,有人请过道家灵符么,符咒可以请很多吗


由此可知,城隍神在汉代之前没有具体姓名,原因很可能是鲧治水失败,人们对他产生失望和厌恶感,把他的姓名隐去了。加之庸国行不义之举,亡国后又未复国,没有人帮他们说话,自己人又羞于再提造成。历经沧桑变化,史迹渐远渐淡,后人不知原委,然寻求神灵护佑的需要一直都有,人们还是把这种寻求护佑的仪式保留了下来。例如《凤山县志•祀典志》载:“城隍庙无专祭,而水旱、疾疫必祷之,致敬、宿斋必告之;故立之庙,使神有所凭依也。”



三、城隍信仰结论

纵观城隍信仰演变历史,不难发现城隍出现与城池形成的同步性,即城隍信仰与筑城守护人们的安全密切相关。城隍神并非从自然神变为人格神,而是起初即为人格神或以某人为代表的群体人格神,而这些人格神就是筑城护城者。由于某些变故,使早期的人格神(主要是筑城者)面目模糊,以至于长期湮灭不闻。后来的城隍神又回归人格神,甚至是群体人格神,证明人们一直崇奉的是,能为自身提供保护的守护神。

纵观城隍信仰演变历史,不难发现城隍信仰之所以长盛不衰,是由于一般民众缺乏安全感造成的。这是生活在兴亡百姓皆苦的社会,人们痛苦而无奈的选择。城隍信仰的深层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安定生活的祈盼,而产生的对历代护佑苍生的仁人志士的尊崇。

纵观城隍信仰演变历史,不难发现古代中国人求神拜神,不过是为了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的安全需求而已。也会发现中国古代的神,大多是人(圣贤俊杰仁人志士)的神化。面对洪水等来自大自然的威胁,起初人们对筑城护民的鲧的尊崇无疑是出于真心诚意。后来历代帝王利用人们的安全需求,刻意编造、树立并赋予城隍以神的地位及权威。目的在于借此威胁恐吓臣民,从而达到精神麻痹与人身束缚的目的。城隍信仰最终走向反面,被歪曲异化蜕变为社会威胁。寻求护佑的初衷,变成更多的惶恐不安的结果,在维持暂时稳定的同时,也由此埋下社会动荡的种子。

总之,城隍信仰本是史前尧时,人们对庸国崇伯姒熙筑城能力神化的产物,由于他治水失败造成更大灾难,功过相抵过大于功,因此抹杀了他筑城之神的功名,导致其事迹几近湮灭不闻。然而,古代庸国人做为中华民族早期先进文明的前驱,是时候让世人重新认识、刮目相看了。他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仍然值得我们乃至后来的人们永久铭记与深思。





参考资料:
《易经》《虞书》《周易》《史记》《汉书》《说文解字》《汉字字典》《古汉语字典》《康熙字典》《华阳国志》《竹山县志》《汉中地区志》《百度百科》《古文字诂林》《重修户县志》《武功县志》《凤山县志》《需求层次论》(马斯洛著)《秦岭简史》(党双忍著)等

常德 城隍来历揭秘,城隍庙请财神,城隍殿拜什么比较灵,城隍爷什么灵验,城隍宫请太岁护身符,城隍祠请太岁符费用,灵符能请吗,有人请过道家灵符么,符咒可以请很多吗


本文链接:http://35gh.com/post/%E5%B8%B8%E5%BE%B7%20%E5%9F%8E%E9%9A%8D%E6%9D%A5%E5%8E%86%E6%8F%AD%E7%A7%98%2C%E5%9F%8E%E9%9A%8D%E5%BA%99%E8%AF%B7%E8%B4%A2%E7%A5%9E%2C%E5%9F%8E%E9%9A%8D%E6%AE%BF%E6%8B%9C%E4%BB%80%E4%B9%88%E6%AF%94%E8%BE%83%E7%81%B5%2C%E5%9F%8E%E9%9A%8D%E7%88%B7%E4%BB%80%E4%B9%88%E7%81%B5%E9%AA%8C%2C%E5%9F%8E%E9%9A%8D%E5%AE%AB%E8%AF%B7%E5%A4%AA%E5%B2%81%E6%8A%A4%E8%BA%AB%E7%AC%A6%2C%E5%9F%8E%E9%9A%8D%E7%A5%A0%E8%AF%B7%E5%A4%AA%E5%B2%81%E7%AC%A6%E8%B4%B9%E7%94%A8%2C%E7%81%B5%E7%AC%A6%E8%83%BD%E8%AF%B7%E5%90%97%2C%E6%9C%89%E4%BA%BA%E8%AF%B7%E8%BF%87%E9%81%93%E5%AE%B6%E7%81%B5%E7%AC%A6%E4%B9%88%2C%E7%AC%A6%E5%92%92%E5%8F%AF%E4%BB%A5%E8%AF%B7%E5%BE%88%E5%A4%9A%E5%90%9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