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堆云洞,堆满红色印记的道观
作者:冯建国
谁能想到,堆云洞的名字会与山势和道观连在一起?然而堆云洞确实实在在地依山势而建,是道教“全真派”的建筑群,又有着红色故事,近年来已成为一座很受欢迎的教育基地道观。
堆云洞初建于元代,重修扩建于明清两朝,位于夏县县城西北上牛村土岗之上,坐落在稷王峡谷之间,层层叠叠,沟峦纵横道观。道家很讲究风水运势,堆云洞依山临水,前有朱雀翔舞,后有玄武垂首,左有青龙蜿蜒,右有白虎俯卧,又蛇虎、石建二涧环绕,天成“二龙吸珠”的风水大象。明末天启年间,观内道士云集,声誉闻名遐迩,时称“和光洞”,后称“朝阳洞”。清朝康熙元年,道家全真教龙门派入主,见地势高兀,环境幽邃,雨后岗上云积雾漫,洞门处缭绕萦回,有古碑云:“以其从壑连霄谓之堆云,以其穴崖而入谓之洞。”遂名堆云洞。
远远望去,堆云洞云霞飘逸,树木氤氲,仿佛一幅立体画卷悬挂于土岗之上,充满了道家写意,故被誉为“浓缩的仙境,放大的盆景”道观。如今的道路通畅,没有了当年的艰辛,一座小桥,半溪清水,将堆云洞景观倒映,波纹轻快摇曳,恰似摇晃中的海市蜃楼。时值盛夏,太阳高悬,云凝风住,有几声蝉鸣,更显得堆云洞的宁静。走近堆云洞,山门前那棵皂角树挺拔,树冠占地半亩有余,宛若壮士守卫着道观,据说是当年道长为济世救人,栽植了这棵皂角树,约有500多年的历史了。门前楹联为:“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暮鼓晨钟警醒尘寰魂。”字面字意入味三分,颇让来人咀嚼数寻。
站在皂角树下小憩,暑意全消,竟忘记了是三伏的天气道观。从“发云洞”穿过,入得山门,那段砂洞可谓神奇,如今经过砖石整饰,已是看不到当年的风貌。它虽是沙石之壁,结构却异常坚固,奇怪的是整个堆云洞皆为黄土,即使距离它不足三米的水井和窑洞,也是不见颗粒砂砾,惟独这上下六米的洞壁,却尽在沙石之中,可见大自然的造化,鬼斧神工,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穿过那曲折三重的门洞,则表示走进了山门,就已经跳出三界,可以修行成仙,超脱凡尘了。所谓“三界”,即无极界、太极界和现实界,是道教里的术语,凡人们只听得云里雾里,且不需细究。庙内现存石刻“堆云洞全景图”,形象地反映出兴盛时期的洞景大观。
堆云洞名副其实,漂浮的白云,深邃的门洞,整个建筑布局严谨,设计巧妙,亭台阁楼,因地制宜,错落有致,规模宏大,气势壮观,以洞穴穿越其间,螺旋盘桓,曲径迷离道观。一路走过,有北极台、笔峰塔、三皇阁、三圣殿、真武殿、三王祠(药王、牛王、马王)和白衣大士祠等,配以廊庑、厢房、道院,殿阁庭院相连,十分壮观。清人题赞堆云八景为:双涧合流、石穴隐云、路盘层磴、庭俯乔林、东楼朝雨、西殿晚风、笔峰留月、高台孤耸。有诗云:“玲珑一朵碧芙蓉,应有真仙此处逢。似恐俗人真迹到,白云常把洞门封。曲折螺旋步步升,青云足下会飞腾。回头试看行将处,已离琼楼十二层。”
堆云洞地势高峻,环境幽邃,只是人们不曾想到,如此“弹丸之地”,居然高约60余米,筑台共110余阶,有大小院落12座,亭堂楼阁120余间道观。经过修复后的堆云洞焕然一新,更加显得奇诡绚丽,亭台楼阁依岗而建,院落窑洞层叠相筑,可谓房上有房,院中寻院,洞中藏洞。其气势之宏伟,布局之精巧,结构之别致,风格之独特,几尽达到天地合一的境界,实为罕见。登上北极台,似乎超出凡界红尘,目极舜日尧天而外,人在蓬莱仙境之中。不仅诗云:“已出绝顶出风尘,更上高台寄此身。为语同侪莫嚎咏,恐惊天上落星辰。”
自古道佛多聚山林,所以“天下名山仙占多”道观。道法自然,隐居修炼,是道家的主张,他们把天下名山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并且巧妙利用山形地势,或据洞筑室,或洞旁建屋,使建筑和环境浑然一体。北览稷峰,南望中条,莽莽苍苍,陪衬出堆云环境幽邃,景致秀美。俯首下瞰,层层出新,步步成趣,与塞北悬空寺有异曲同工之美,赋以“小布达拉宫”美誉,应该当之无愧。作为道家福地,堆云洞很值得一游,“拔出三千界,登临岂偶然。浮尘飞不到,即此晤群仙。”如此这等美景,谁人不羡慕?也许正是堆云洞地处幽僻,地理隐蔽,所以才会既为道家仙人们的乐园,也有利于早期革命活动。
转瞬间已是百年风雨飘逝,曾经弥漫的硝烟、燃烧的风火,已在岁月里消失和熄灭道观。不过历史不会忘记1922年,晋南革命先驱嘉康杰在这里创办了“平民中学”,招收北方九省学习达1200余人,在以后的血与火的斗争中,大部都成长为革命的中坚力量;1928年6月,时任中共省委书记汪铭同志主持召开河东特委会议,已嘉康杰为领导的中共河东特别委员会在这里正式成立,从此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堆云洞作为党的秘密活动中心,领导晋南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至今遗留有“秘密印刷厂、地道、井中通道和藏身暗洞”等革命遗址。而当年嘉康杰、柴泽民、孙雨亭、贾蒿、金长庚、赵廷臣等革命前辈,都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被誉为晋南革命的摇篮。
革命历史是一盏明灯,曾经照亮着革命志士们前行,也会继续引导后人们奋进道观。回首堆云洞,但见梵宇峰头,尽锁岚烟,岁月虽然剥蚀去古观的风华,却抹不去当年烈士寻求真理的足迹;风雨虽然打折古树的枝叶,却消不去烈士犹存的风骨。那相互连接的的三拐窑,依旧弥漫着当年秘密印刷文件和传单的淡淡墨香;那口由普通水井改造的逃生通道,似乎还印记着革命先烈的身影。来吧,集自然景观、建筑奇葩、道教文化、革命文物于一身的堆云洞,已经成为当地“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探索宗教、激扬文化;追寻历史、缅怀英烈”的旅游胜地。
(图片提供:裴国峰)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