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宫

古代的“一字并肩王”,到底是多大的官?能与皇帝“比肩”吗?:仵官王

admin    2022-07-19    102

在演义小说中经常能看到“一字并肩王”这样的拉风名号,譬如《隋唐演义》中罗成就受封一字并肩王,而《薛仁贵征东》中薛仁贵也有这么个名号仵官王。顾名思义,“一字并肩王”指的是封号为一个字,地位能与皇帝一较高下的王爷,这个意义倒与“齐天大圣”的称号比较类似,都意味着自己能够与最高统治者平起平坐。

演义小说多有虚构的成分仵官王,可信度不高,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一字并肩王”的概念呢?

其实从严谨的学术角度而言,历史上各朝官场并不存在正式的“一字并肩王”的官职和名称,可如果仅考虑这个词汇的内涵,还是能在史籍中找到相类似的内容仵官王

就拿前文提到过的两个例子来说,罗成完全就是小说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这么个人,可如果我们按照文学作品的设定来走,罗成是罗艺之子,罗艺作为投降唐朝的割据军阀,受封燕王,倒是能称得上“一字王”,可肯定不能和唐高祖、唐太宗并肩仵官王

而薛仁贵这位大唐名将,封号最高就是“平阳郡公”,根本就没有得到“王”这个爵位,就更谈不上什么并肩了仵官王。既然小说中的“一字并肩王”水分很大,那么历史真相又是如何的呢?

古代爵位制度

展开全文

通过上文我们对“一字并肩王”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封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方面是与爵位有关的“一字王”,另一个方面是体现权力地位的“并肩”仵官王。所以我们要搞清楚这个名词,得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我们先来看爵位制度这个方面。

我国的爵位制度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发展完善过程,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变化,可无论怎么变化,基本都是按照王、公、侯、伯、子、男这六个封建等级展开的仵官王

据说早在夏商时期,古老的中国就已经有了爵位制度,不过年代太过于久远,史料又比较缺乏,如今我们很难得知当时的具体情况仵官王。如果追本溯源,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爵位制度其实起始于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推行分封制,将周王以下的封建贵族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按照血缘的亲疏、功劳的大小分封贵族,而当时在分封爵位的同时,也会分给贵族相应的土地和百姓(后来封建时代也有封地的存在,称为食邑),从而形成一系列拱卫周王室的诸侯仵官王

而当时的“王”爵是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地位等同后来的皇帝,还不是后来意义上封给大臣的爵位仵官王

时间进入春秋战国,诸侯坐大,周王朝衰弱,“王”这个称号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楚国在春秋时期率先称王,等到战国时期,战国七雄更是先后称王,不过此时“王”仍然是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没有比它更高贵的称号了仵官王

秦朝时期,秦始皇别出心裁创出“皇帝”的名称,从此往后中国各王朝都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属名称,“王”这个称号才逐渐退化成臣下们的爵位,不过此时的秦朝实行二十等军功爵的爵位制度,同西周的制度不同,公、伯、子、男等称号没有被使用,大臣能够取得的最高的爵位就是侯爵仵官王

汉代爵位制度方面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在汉高祖刘邦消灭大部分异姓王后,确立了“王”这个称号是皇族的专属称号,当时就出现了“一字王”和“二字王”的分化,譬如有齐王、吴王、梁王等“一字王”,也有“中山王”、“长沙王”、“淮南王”等“二字王”,不过此时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的高下之分仵官王

此时的大臣爵位制度依旧基本遵循二十等爵制度,侯爵依旧是大臣正常情况下能取得的最高爵位,侯爵之间的等级划分主要依靠食邑多少来确定,也就是我们后来经常说的“万户侯”、“千户侯”等仵官王

注意,此时的公爵已经出现,可只有要篡位的权臣才能得到,譬如王莽篡汉前夕就受封为安汉公仵官王

魏晋时期算是爵位制度发展完善的一个关键期,公、侯、伯、子、男的封建等级得到重新确立,王爵也逐渐演变为“亲王(国王)”和“郡王”两级,大臣中“公”的爵位开始频繁出现,并逐步开始出现亲王封号为一字,郡王封号为“二字”的现象,不过此时“一字”和“二字”之间的差距依旧不明显,二字的亲王也很普遍,且地位也不比“一字”的亲王低,西晋“八王之乱”中的八个王爷就有五个是二字亲王仵官王

魏晋时期的爵位制度基本被以后的王朝所延续,只是在细枝末节上有所变化仵官王。隋唐时期,“一字王”和“二字王”之间的等级差距逐渐确定,彻底形成亲王一字封号,郡王二字封号的惯例,“一字王”的地位也就比“二字王”高。此后一直延续到清朝时期也没有发生变化,这就是“一字并肩王”中“一字王”的来历。

历史上的“并肩王”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方面“并肩”,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一点,与皇帝并肩这种事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中国古代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什么叫君主专制,最直观的理解就是皇权至上,这样的政体下是不允许出现与皇权并列的情况的仵官王

能出现并肩这种情况,都是在皇权衰微和缺失的非正常状态下,具体说来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权臣谋朝篡位的前夕,一种是皇帝不能正常行使皇权,需要有人代行仵官王

第一种情况并不罕见,权臣篡位前都要有一系列程序逐步递进,免得显得自己太急躁吃相太难看,以示自己地位正统仵官王。譬如先进位公爵,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再进位为王,加九锡,许用皇帝礼仪等。

譬如曹丕在篡汉之前,就受封为魏王,这是一个“一字王”,当时他又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汉献帝只是傀儡而已,自然称得上“并肩”,因此也可以称为“一字并肩王”仵官王

不过这种“一字并肩王”的状态大多持续不了多久,很快这些权臣就会改朝换代成为真正的皇帝仵官王

第二种情况比较少见,也比较接近演义中的“一字并肩王”状态,代表人物就是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仵官王。他曾受封为睿亲王,亲王是清朝的爵位,“睿”是他的封号,所以自然也算是“一字王”。

当时顺治皇帝年幼,由这位亲王代为治理朝政,客观上掌握皇权,其地位足以与皇帝比肩,算是名副其实的“一字并肩王”了仵官王

结语

“一字并肩王”来自于历史上亲王封号为一字,郡王封号为二字的传统,是有其历史根基的仵官王

可历史中并不真实存在这个爵位,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权专制之下,也没有“并肩王”长久生存的空间,这些并肩王们要么取皇帝而代之,要么只能被皇权碾压仵官王

而且自汉代以后,王这个封号就是皇族的专属爵位,偶有例外也往往是郡王,或死后追封,像演义小说中那样封皇族之外的活着的人为王在中国古代几乎不可能出现仵官王

参考文献:

《三国志》、《史记》、《汉书》、《旧唐书》、《清史稿》、《隋唐演义》等

本文链接:https://35gh.com/post/%E5%8F%A4%E4%BB%A3%E7%9A%84%E2%80%9C%E4%B8%80%E5%AD%97%E5%B9%B6%E8%82%A9%E7%8E%8B%E2%80%9D%EF%BC%8C%E5%88%B0%E5%BA%95%E6%98%AF%E5%A4%9A%E5%A4%A7%E7%9A%84%E5%AE%98%EF%BC%9F%E8%83%BD%E4%B8%8E%E7%9A%87%E5%B8%9D%E2%80%9C%E6%AF%94%E8%82%A9%E2%80%9D%E5%90%97%EF%BC%9F%3A%E4%BB%B5%E5%AE%98%E7%8E%8B.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