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城的城隍为官居三品的侯爷,城隍庙请财神,城隍庙拜什么比较灵,城隍爷什么灵验,城隍庙请太岁护身符,城隍庙请太岁符费用,灵符能请吗,有人请过道家灵符么,灵符可以请很多吗.
潍坊城的城隍
为官居三品的侯爷
现在,潍坊城一带仍原址保留着明、清时期城隍庙的部分原有建筑。这座城隍庙位于潍坊市潍城区城隍庙街中段路北,庙内供奉的神明就是城隍。这位城隍有来头,是明初洪武皇帝(即明太祖朱元璋,1368至1398年在位)封的侯爷和三品大官呢。
潍坊城隍庙正殿后
1
“城隍”原为城防设施,后演化为城池保护神
把“城隍”二字拆解开来,“城”的本义为我国古代都邑四周用于防御的墙垣,包括城墙、城门、城楼、敌台等建筑物在内的所有土建城防设施;“隍”的本义则相对简单,就是指城外绕城挖掘的护城河,有水的护城河称为“池”,无水的护城河称为“隍”。由此可见,“城隍”一词的本义与现在使用频率仍不算低的“城池”一词,基本是同义的,泛指我国古代的城防设施。
在我国古代,城隍何时由城防设施人格化、神格化为城池的守护神,则未见确切记载。目前我见到的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城隍,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出现在今安徽芜湖,为三国时期的吴将、芜湖侯徐盛。徐盛是目前我见到的最早的将城防设施人格化、神格化为城池守护神的城隍。此后的历朝历代,各地有人物原型的城隍越来越多。例如江苏镇江、安徽宁国等地的城隍为汉代将领纪信,江西赣州、吉安等地则以汉代将领灌婴为城隍等等,都是将历史上的著名武将尊奉为城隍。
起初,城隍多为有原型人物的城池守护神。对城隍的祭祀活动以民间自发者为多。唐代的不少官员、学者热衷于此道,如著名人物张说有《祭城隍文》、杜牧有《祭黄州城隍文》、韩愈有《潮州祭神文》等作品传世。城隍祭祀活动便逐渐带有了官方色彩。到了元代,甚至皇帝都为地方城隍颁封爵,如元代天历二年(1329年)文宗皇帝(即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28至1332年在位)封大都(今北京)城隍为“护国保宁王”等等,但都仅为特例。我见到的记载,我国明代以前的城隍祭祀活动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多以自选动作为主。
明、清时期,城隍为国家行使地方神权的重要载体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皇帝(即朱元璋,1368至1398年在位)大封天下城隍。
京都应天府(府治今江苏南京)城隍封号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开封府(府治今河南开封)城隍封号为“承天鉴国司民显灵王”,临濠府(府治今安徽凤阳)城隍封号为“承天鉴国司民贞佑王”,太平府(府治今安徽当涂)城隍封号为“承天鉴国司民英烈王”,和州(州治今安徽和县)城隍封号为“承天鉴国司民灵护王”,滁州(州治今安徽滁州)城隍封号为“承天鉴国司民灵佑王”。这六个地方,在明初都有特殊的地位,城隍都是正一品官阶。
国内其他各府、州、县,府城隍封号为“鉴察司民威灵公”,正二品官阶;州城隍封号为“鉴察司民灵佑侯”,正三品官阶;县城隍封号为“鉴察司民显佑伯”,正四品官阶。今潍坊城一带当时属于潍州。潍州城隍也得到了“鉴察司民灵佑侯”的封号,为正三品官阶。
朝廷仅仅过了一年就进行了调整。此后,朝廷一般不再提及各地城隍的封号和官阶,京都应天府城隍称为都城隍,其余各府、州、县城隍则分别称某某府、州、县城隍。
皇帝号称金口玉言,下过的旨意是不能更改的。因而尽管朝廷一般不再提及,尽管潍州在洪武九年(1376年)降格为潍县,但在本地官、民心目中,城隍的封号和官阶并没有变化,仍为官居三品的侯爷。
据我所知,明、清时期,各地官、民都认同城隍是抵御外敌入侵、保护城池安全、辟邪御凶的保护神。不仅如此,大家还认同现实世界为阳世,死亡后的未知世界为阴间。而城隍不但是各地阴间的知府、知州、知县等地方父母官,而且是执掌各地地狱的惩恶扬善、正直无私的神明。这样的神明,又有御封。即使潍州降格为潍县,无在位皇帝的明旨,城隍封号和官阶那可不敢有变化。
潍州知州一般官居从五品。潍县知县一般官居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故自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起,此后六百多年,在今潍坊城一带,城隍与潍州知州、潍县知县相比,官儿要大多了。
潍坊城隍庙过厅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