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宫

12、木火土金水五行新考:月令和阴阳五行说(下):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

admin    2022-06-19    252

  12、木火土金水五行新考:月令和阴阳五行说(下)

  冲虚子

  三、《吕氏春秋·十二纪》和《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

  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先民经过长期对天上的星辰和地面的物候的观察,逐步认识到季节变化的规律,《夏小正》就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时令观察结果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若干年后,到了公元前5世纪到前3世纪,位于齐国临淄城西南城门旁边的稷下学宫的学者们,以时令为架构,以刚兴盛起来的显学—阴阳五行说为灵魂,对《夏小正》做了完全意义上的改造,为了体现一年五季以配木火土金水五行,《管子》里的所有的时令篇都没有沿用《夏小正》的月令思想,而是按照木配春、火配夏、土配长夏(季夏)、金配秋、水配冬的思想编制的季令。这毕竟是阴阳五行家的伎俩,对社会生活而言,还是以月为单位的月令更实用、更方便。

  到了吕不韦编《吕氏春秋》的时候,时令就又回到了月令的轨道上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

  吕不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大商人,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权谋家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是阳翟人(《国语》说他是濮阳人),总之是现在的河南人,是当时的大富商。有一次他去赵国都城邯郸的时候,遇到了当时在赵国做质子的秦国公子子楚,觉得子楚很可怜,同时也产生了“奇货可居”的想法。他就开始和子楚相处,在生活上资助子楚,同时谋划让子楚上位。这时候的秦国,只有安国君(太子)最有可能继承王位,而安国君宠爱的妃子华阳夫人却无子。安国君有二十几个儿子,子楚的母亲夏妃根本不受宠。如果子楚能给华阳夫人为子,那就可能一跃而成为未来的太子,最终成为秦国国君。根据这个战略计划,财大气粗的吕不韦亲到秦国,一番神操作后,子楚顺利给华阳夫人当了儿子。过了数年,老国王死了,安国君继为国君(即秦孝文王),子楚便堂而皇之成了太子。一年后,孝文王病死,子楚继任为秦国国君,是为庄襄王。子楚为国君后,也兑现了他的诺言,任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雒阳十万户。当初那个已有身孕被子楚看上的吕不韦的小妾,此时也成了王后,儿子政自然成为太子。三年后庄襄王病死,政成为秦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仲父”。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吕不韦组织编撰了《吕氏春秋》。具体的时间,洪家义说:“《吕氏春秋》是在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开始撰写的。大约花了两年时间全书编成。”(匡亚明主编、洪家义著《吕不韦评传》上册第9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史记》记载说:“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吕氏春秋》编成一年后,吕不韦受嫪毐事件牵连被罢相,回到了采邑雒阳,又过了一年,秦王政给他来了一封斥责的信,信中质问说:“君何功于秦,秦封君于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看了信后,饮鸩自杀,终年50岁。

  一代人杰已逝,留下的《吕氏春秋》却流传百世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

  《吕氏春秋》包含《十二纪》、《八览》、《六论》,共160篇,计二十余万字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吕氏春秋》的编排结构很有特点,《十二纪》每纪五篇,符合《系辞上》天数五的中数“五”;《六论》每论六篇,符合《系辞上》地数五的中数“六”;而《八览》每览八篇,篇数则合八卦数。据洪家义分析,“篇数和《易传》有关”,(见匡亚明主编、洪家义著《吕不韦评传》上册第10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吕氏春秋》的作者历来争论很大,我认同由吕不韦组织及主编、门客具体撰写。吕不韦和其他诸如魏之信陵君,楚之春申君,赵之平原君,齐之孟尝君,所谓的“四大公子”相比,不慕虚名,更重实用,这和他出身于商贾家庭有关,所以他尽管也有门下食客三千人,但关于他的门客以及他们之间的事迹几无记载。其实,他的眼光要远远高于那“四大公子”,比如荀子和李斯都曾在他门下待过。吕不韦的思想决定《吕氏春秋》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他的参与了这项工作的门客的状态也同样决定着这本书的状态。所以,鼓动笔杆聚讼吕不韦在书里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实无意义。如果可以了解参与了这项工作的门客的状态,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具体的情况已不可能获得了。但通过全书依然可以感觉到,《吕氏春秋》的具体撰写者可能和稷下学宫有关,甚或有些曾经是《管子》一书的编写者或后学。当然,这个想法还需要论证。我也只是提出一个思路。

  《十二纪》的“纪”字,本义为把十二个月整理(梳理)在一起之意,也有十二个月的纲纪,就是十二个月的规范的意思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吕氏春秋》的《序意 》表明了其主旨:“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天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表1:《十二纪》篇章结构

  每纪的首篇就是月令,这是本文着重讨论的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月令分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以孟、仲、季分为第一月、第二月和第三月,共十二篇。据管敏义教授统计,《夏小正》只有463个字,而《十二纪》则有5189字,文字扩充了11倍。月令也由《夏小正》的9个月的天象观察记录,《十二纪》则为12个月,还有了立春、春分(日夜分)、立夏、夏至(日长至)、立秋、白露(白露降)、秋分(日夜分)、霜降(霜始降)、立冬、冬至(日短至)等节气。(见管敏义《从《夏小正》到《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国年鉴的雏形》,《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6期)《十二纪》月令部分的组成结构为:当月的天象、物候、阴阳五行及配合,天子政事、禁忌、警告。下面用表格予以表现。

  表2:《十二纪》阴阳五行表

  (注:引用自管敏义《从《夏小正》到《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国年鉴的雏形》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6期)

  以孟春之月为例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看看具体到一个月的内容,见下表:

  表3:《十二纪孟春之月》主要内容

  和《十二纪》差不多的月令文献还有《礼记·月令》和《淮南子·时则训》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

  《礼记》由《大戴礼记》的编辑者戴德的侄子戴圣编辑而成,他们叔侄二人以各自不同的眼光,对他们可以看到的反映礼制的文献做了不同的取舍,就形成了不同的礼制文件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他们都认为历书也应该属于礼制的一部分,但大戴则喜欢古远而纯正《夏小正》,小戴则选择了更有时代感的《月令》。史传孔子曾经校改过《礼记》,这保证不对,孔子对个别反映礼制内容的文章做过修订有可能,但我们现在看到的《礼记》一书(共四十九篇)为戴圣编辑而成是没有问题的。由于《礼记》是按照儒家的思想编辑而成的礼制专书,且其中保存了不少儒家大咖的遗作,如《中庸》被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故历来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文献。戴圣活动在西汉章帝、和帝时期,生卒年月不祥,据《汉书》记载,《礼记》成书于西汉建初七年(公元80年)。近年来也有人对《礼记》是否为戴圣所编产生了怀疑,因不是本文论述重点,故不予置叙。我认同戴圣为《礼记》编定者。

  《淮南子》为西汉初年的淮南王刘安所作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刘安(前179年-前122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武帝的叔叔。刘安生于汉朝中央政府积极有计划地开始剪灭诸侯王的特殊政治时期。要么被整合,要么反抗,淮南王刘安最后选择了后者。可想而知,面对“秦皇汉武” 的汉武帝,刘安最终的命运只能是抗命失败,自杀身亡。这样一个有想法的诸侯王,著书立说自然也是有想法的。《淮南子》就是这样的一本书。西汉初期为了尽快恢复社会生产、恢复人民生活,采取了以与民生息的黄老思想为理念的治国方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汉家王朝应该怎样治国又一次提到了执政者的议事日程,淮南王刘安领导他的宾客所著的《淮南子》正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淮南子》原名《鸿烈》,高绣说:“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刘向校书时改名《淮南》,《隋书·经籍志》称之为《淮南子》,后通行。《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兼容诸家,是一本观点鲜明的哲学和政治学著作,表明了淮南王刘安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但非常遗憾的是和汉武帝所推崇的儒家学说格格不入,这也注定了刘安的人生结局。需要特别之处的是《淮南子》书中所涉及的生命的来源、健康和养生的思想,都极大地影响了《黄帝内经》。这个话题以后在讨论《内经》时再详述。

  《淮南子》现存二十一篇,其中第五篇《时则训》为月令篇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

  表4:《十二纪》、《月令》和《时则训》月令部分对比表

  冲虚子认为:第一,《夏小正》是我国月令系统的奠基之作,之后在邹衍为齐宣王、齐闵王设计明堂制度的时候,采用了以月令为时间主轴的施政、礼仪体系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尽管邹衍的原版著作已经亡轶,但其碎片和思想被他的弟子和后学保留到了《管子》的四时篇、轻重己篇、五行等篇章里。只是由于当时还不太成熟,还比较粗放,所以邹衍的月令体系没有采用月为单位,而是和五行相配,采用了四时或五时的时间段概念。但毕竟以季为单位,时间跨度过长,和实际社会生活差距较大,故到了《吕氏春秋》的时候,就又回归到了《夏小正》的以月为单位的形制上。自此,月令的形制就基本固化,《逸周书·时训解》、《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应该是继承或直接抄录《十二纪》首篇月令部分的。我的观点脉络大致和梁启超、郭沫若、杨宽诸先生一致,细节不太相同,这里就不多说了。相反的意见则是认为《月令》在先,其它是继承者。理由基本上都是通过对物候的记载区别、历制的不同点、秦汉不同的行政分析得出结论等。我认为大家的瞄准的点都不太对。《夏小正》之前一定还会有大量的物候观察记载,之后也一定还有,月令的重大发展节点或称为重大转折点是邹衍的阴阳五行(主要指五德终始说)的介入,由于邹衍的著作亡轶,我们只可以从《管子》一书以窥全豹,这个应该是学术界的共识。从《管子》涉及到月令的四时篇、轻重己篇、五行等篇章反映出来的月令,到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礼记·月令》,又是一个重大的发展点,完备的阴阳五行系统,周密的国君施政内容,天地人三才的理念,儒、道、法、墨诸家思想大汇合,涉及天文、地理、人事、宗教祭祀等系统,非一人可为,实为战国末期集体创作之结晶耳。此恰合《吕氏春秋》的情况。期间有大量的齐、晋等六国学者的贡献,也有秦国独特的政治、历史、文化情况,如五帝系统,即在秦国几百年来设立的四畤白帝少皞、青帝太皞、黄帝、炎帝的基础上,增加了玄帝颛顼,而否决了东方学者的五帝—黄帝、颛顼、喾、尧、舜观念。(见拙作《四方、四时以及四方神》)又仅从《礼记月令》遵从白帝少皞、青帝太皞、黄帝、炎帝之秦之五帝观,便可判定《礼记·月令》是《十二纪》的继承者。当然,汉高祖刘邦也同意了秦人的四帝观念,同时也否定了东方学者的观点。如果《礼记·月令》里的五帝是被汉人篡改了那也可能,如果不是改的,那一定是《十二纪》的东西,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从这一点看,是晚于《吕氏春秋》的。

  第二,《吕氏春秋》的很多作者可能和稷下学宫有关,《吕氏春秋》完全继承了阴阳五行学说,特别是反映月令的《十二纪》更是直接继承了《管子》四时篇、轻重己篇、五行篇的思想和编排结构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但具体的月令的物候和天象不太像是齐国的,其夏历的特征更明显一些,故杨宽先生认为的月令的底版可能是晋人所为,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就是和《管子》相关篇章相比,《吕氏春秋·十二纪》大幅度增加的物候和天象也可能是晋人参与的结果。

  第三,月令对《吕氏春秋》是重要的内容,没有月令就没有《十二纪》,没有《十二纪》,那表现月令政治观以及很多治国理念就没有了骨架;《淮南子》则是直接抄录了《十二纪》的篇首(月令部分),增加了五位、六合两个内容,和每月配合的家畜、树木等;《礼记·月令》的最大贡献是命名了“月令”,月,以月为单位的时间,令,我们现在理解为时令,当时可能也有时令的意思,但理解为政令更为合理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从《管子》开始,月令的时令内容并没有扩充和深入,反而是政令部分极大扩展,这点和《夏小正》一比就太明显了。管敏义教授统计,《夏小正》只有463个字,而《十二纪》则有5189字,文字扩充了11倍(见管敏义《从《夏小正》到《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国年鉴的雏形》,《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6期)。冲虚子用WPS软件统计,《十二纪》整篇,竟然有40561字,《淮南子·时则训》是6781字,《礼记·月令》为6340字,增加的主要是政令以及不按时行令带来的祸患。所以有专家认为上述月令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令、月历,而是“王官之时”,所以其本质是“在天人合一与阴阳五行的宇宙观影响下形成的月令系统的时间图式,是通过物候、祭祀、政令等三重内容而凸显的王官之时,并经由‘四时迎气’、‘顺时读令’等仪礼,渐次蜕变为极具象征意义的礼制时间”(许迪《论月令系统的时间图式嬗变》,载自《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4月)。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独特的现象,即自然科学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逐渐嬗变为人文科学、宗教和政治学。以这些月令篇章为例,应该在天文学、气象学上深入发展,不断发现和认识自然规律,但我们却把月令进入拉进政治学范畴,人们不再研究天象和物候,而是寻章摘句地思忖正月到底表现为什么样的王官之时合适,中央土到底如何和诸事相配更合适等等,我们今天看起来极为可笑的事情。其实,中医也如此,自《黄帝内经》之后,还有几部可视为有创新的医学理论著作呢?有人翻阅我国古代文化大卷的时候,常常喜不自胜,哈哈,又发现了一个西方当代科学技术竟然是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前就说过的啊!而我却常常黯然合卷,为古人当时的这些所谓的伟大发现,甚至为之付出生命而唏嘘不已。

  四、月令成为国家意志和中国人的生活模式

  月令所蕴含的重要意义在封建社会历代朝野均有共识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管子·四时》说:“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管子·四时》说:“惟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则失国之基,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路。”《管子·禁藏》说:“夫为国之本,得天之时而为经,得人之心而为纪。”《吕氏春秋·义赏》说:“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吕氏春秋·当赏》说:“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当,则诸生有血气之类,皆为得其处而安其产”;《吕氏春秋·察贤》说:“雪霜雨露时,则万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厉去矣”。《吕氏春秋·序意》说的最深刻:“盖闻古之清世,是法天地。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三者咸当,无为而行。行也者,行其理也,行数,循其理,平其私。夫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设,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仅仅是对大自然四时风雨雷电、阴阳晦明、寒暑易节的遵从,是法天地;但所有的月令的编制者都赋予了月令更多的除了自然之外的大量的社会内容,这其中的很多又被历代统治者纳入到行政命令或治国方略、治国理念之中,这就变为必须遵守的问题了。久而久之,对以月令为中心的行政命令或法律法规就变成了中国人的思维的一部分,有的甚至进入基因而得以代代传承。

  陈美东先生介绍说,西汉初年,萧何、周昌、王陵、叔孙通等就议奏曰:“春夏秋冬天子所服,当法天地之数,中得人和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故自天子王侯有土之君,下及兆民,能法天地,顺四时,以治国家,身亡祸殃,年寿永究,是奉宗庙安天下之大礼也。臣请法之。中谒者赵尧举春,李舜举夏,汤举秋,贡禹举冬,四人各职一时。”(《汉书·魏相传》)这是月令部分实施的明确记载。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5年),在丞相魏相的提议下,又一部分月令内容予以推行。汉成帝在阳朔二年(前23年)下诏批评有官员不重视月令的实行,要求“务顺四时月令”。东汉各皇帝屡屡下诏督促和指导月令实行。东汉末年,蔡邕在《明堂月令论》中,大力提倡月令的仪式化,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见陈美东著《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第658-661页,中国科技出版社2007年版)。近年来出土的秦汉律令中亦有许多与月令相关的内容,可以说明秦汉朝廷对月令的推行很重视。如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田律》、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二年律令·田律》,特别是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太皇太后发布的《四时月令诏条》,更是详细载明了每月该干的事和不该干的事,要求各级官吏尽力奉行。唐时,唐玄宗对月令极为重视,在李林甫重新编定月令(后称《唐月令》)后,他让附在《礼记》之后,积极推行。宋、元、明、清对月令的重视都得以延续,直到清朝灭亡后才予以终止。这是我国古代的月令系统和月令思想的发展的第一条线,可谓是主线。

  第二条线是逐步的俗化和家庭化,最后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的黄历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在这方面,东汉的崔寔(约103年—约170年)所著的《四民月令》,编制了东汉晚期世族地主庄园一年十二个月的包括农事、祭祀、女红等家庭事务的计划安排,尽管写的是庄园主的家庭生活,但也有很多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相通的内容,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想指出的是,《四民月令》书里记载了44种中药,其中15种尚未被《神农本草经》录入,还记载了一些中草药的种植、收获、炮制和使用情况。

  第三条线是被急于需要理论指导的古代传统医学所吸收,并发展为中医运气学说的基础理论和支架,并以其突出的时令特点构筑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养生学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最著名的当然是《黄帝内经》和《难经》,还有唐代韦行规著的《保生月录》,这在以后会用专题讨论,这里不多说了。

  第四条线就是和数术相合,成为民间卜卦、算命的帮凶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典型的如韩鄂《四时纂要》,大体上还属于月令类著作,但其中的禁忌、占卜已经占到了一半的篇幅,已经和初期的月令类著作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没有变的只是月令的幌子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月令和日书的关系。简单分析一下,原始的月令是观天授时的产物,从观天授时为农事服务逐步发展为国家层面的行政的时间载体,但作为时令的基本点并没有改变。日书应该也有古远的历史,它从产生就是为了避祸,是民间婚丧嫁娶、出行灾病和时间关系的选择之术。它的发展脉络大概是:原始禁忌→阴阳吉凶→各种卜占→阴阳五行合流→借鉴月令,在民间很有市场,就是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依然有自己的市场。如果说月令有很多正面的东西,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则日书可能就是负面的多很多,在当代完全成为腐朽迷信。但其中如风水等也有一定的价值,日书一类的著作保存了当时的文化、社会情态,对做研究有一定的价值,但再用于选择之术,就不合时宜了。目前还用,则纯属抗蒙拐骗了。

  我们之所以用这么多的篇幅讨论月令,就是要通过溯本求源,让大家清楚地了解月令是什么来的,为我们之后讨论中医的运气理论建立基础阴阳五行护身符哪里请。月令系统实际上是本大书,由于我们的立足点是了解和中医相关的问题,故只重点梳理其发生、发展线条,而没有对月令所蕴含的天文、地理、气候、农桑、政事及所涉及国家和朝代的文化、行政特点等做深入的讨论,这是很大的缺憾。有兴趣的不妨再做点功课。

本文链接:https://35gh.com/post/1803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