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宫

工作坊纪要(下):“道教图像研究工作坊系列”之“图之真:道教图像的原型结构”第一辑会议:道家最全72符

网上道教符咒法事法术    2022-10-10    136

李俊涛

道教灵图中的生命图像学研究

李教授先从自身对图像的研究视角说起,他引用德国汉学家汉斯-格奥尔格·梅勒(Hans-Georg Moeller)在《超链接》中的观点,认为道之精神在于“谷神”,即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与生命力,道与未来互联道家最全72符。随后,李教授介绍了他对道教图像的专项研究以及跨学科的探索与实践,如《中国雷神》的文创IP动漫卡通设计,以当代方式呈现考古和古籍中的图像,拓展当代道教艺术的维度。

讲座第一部分讨论了道教图像的生命图像特征道家最全72符。道教灵图是集合道教经文、咒语、秘音之大成的象征系统,也是道教图像文化发展成熟的表现。道教灵图大致分为三类:天象灵图、地理灵图以及人体内炼灵图。李教授引用法国道教学者戴思博(Catherine Despeux)在《修真图——道教与人体》一书中的观点,认为道教图像有自身的一套关于“图”的阅读模式,不仅要对图像本身进行研究,还要重视将整体阅读与仪式、创造万物的思想结合,人体借此而获得创造能力。就特征而言,道教灵图首先能够组合,从而产生更为丰富的精神意象,其次道教符箓灵图结构中,符窍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讲座的第二部分,李教授分别对“五篇玉章”以及内经图进行生命图像学分析道家最全72符。李教授认为,生命图像的奥秘在于其包含了神真秘讳、存神内炼、医学养生的信息。灵宝五篇玉章由五组符图构成,包括“太清九真安化上爱玉符”“交神生明玉化之符”“八威禁龙制虎飞英太白玉华之符”“明纲玄兆太明九化之符”和“真皇混丹肃玄之符”,具有严谨的天人传承关系。五篇玉章, 又被称为“敷落五篇”,见录于南宋宁全真授、王契真编纂的《上清灵宝大法》、南宋《灵宝玉鉴》以及明代完成的《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上清灵宝大法》现存宁全真授、王契真撰本以及金允中撰本,前者年代略早于后者,两者对道教云篆灵图的研究都非常重要。

就解读方式而言,李教授指出有两个工具道家最全72符。一是以隶解篆,金允中在《玉文真篆》中录入了宁全真本没有的“五老赤书真文”的图像解读,从而对五篇玉章的造型来源和演绎过程作了进一步梳理,这种以隶解篆的方式也成为后世道教释读云篆真文的范本。二是散、聚两形的对比,散形指道符的个别构成部分,也指画符的逐项次序,聚形指道符各散形汇合成的整体,是画符的最终结果。此外,灵图的释读要结合经咒隐语,灵宝五篇玉章是“中篇之内取字,天篆成符”,这意味着将元始天尊降授的文理诠释为经咒,再将元始天尊在流火之庭炼化的真文云篆图像演绎为符图。《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则表明,“隐语之中有四,一者隐名,二者隐讳,三者隐事,四者隐义”,准确解读云篆隐语,就能够了解道教诸神的内名隐讳,并揭示出更丰富的意象和思想内涵。

随后,李教授具体分析了五篇玉章中的东方灵图“太清九真安化上爱玉符”的符图结构和生命意象道家最全72符。该图取自“东方明炁”,用于“发育木精”,其表现形式是“凝耀神乡,结为青书”,该图的使用要配合“东方青帝木功符”,从而与传统奉祀五帝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太上九真安化上爱玉符主要包括五组重要的星辰符号:五行运度、七元纪政、南候监映、九气回旋、十二真身。“太皇黄曾天帝”“上明七曜摩夷天帝”以及“元明文举天帝”的神真名讳穿插在灵图中,归于“三真总御”为符窍,分别对应“太明紫堂”“太释玉房”“九神魂魄”的内炼图像,指向健智护脑的养生功用。从结构来看,该图也符合宇宙生命模型,如作为符窍的三真总御和“庆云启灵”位于图像西北角,而“九神魂魄”位于东南角,道教以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三真总御象征三丹田的修炼而达致长生,庆云启灵代表元明文举天帝主通行元炁,九神魂魄所在由上明七曜摩夷天帝掌管,并开度幽难,因此该结构体现了东南地户到西北天门阴阳两极转化时的元炁流动。由此可见,道教玉符灵图继承伏羲八卦图像的“自我增殖”模式、“天圆地方”立体宇宙模式、“运转阴阳、参悟天地”的易理。

接着,李教授又以二十四节气和易经六十四卦分析道教人体内经图道家最全72符。内经图的运行起点在一阳来复的坤卦,是冬至时分的时空意象,也被道教内丹修炼者视为契机。道教内经图融摄了天象星辰、山水地理、仙真神灵等自然符号和文化符号,以天人合一为根本依据,可用于调场聚气、治病养身。道教内丹修炼重视修行次第,反升之道的突破性进程体现在太极顺逆图中,与正常的天地“顺向”运行秩序相反,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向修为,突破“死亡”的基本结果,实现“复归婴儿”。在正常顺行的时空中,太极阴阳能量运转能够与二十四节气时空顺序对应,同时与内经图图像象征一一对应,内丹修行的反升之道随着节气时空的转换完成了能量提升、聚合和润下的重重实践,这种太阳与地球无时无刻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中国文化中天道范畴的核心。因此,内经图介绍了人与自然的同步,即人天合一的层次。

展开全文

最后,李教授总结道,道教灵图具有对生的尊重和对死的超越的象征意义道家最全72符。虽然灵图是常人无法理解的隐讳的图像符号,可是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景。当它们逐渐演变为道教斋醮祈福、度亡科仪等法事活动的法器,或者延展为更为实用的镇墓、消灾、炼度真文后,云篆灵图就具有了对生的尊重和对死的超越的象征意义。

魏燕利

道之真以治身:马王堆汉墓《导引图》解读

魏教授先介绍了马王堆《导引图》的基本情况,本次讲座所提帛画《导引图》出土于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其墓主人是西汉长沙王丞相利仓之子利豨,下葬时间为汉文帝时期道家最全72符。《导引图》与《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同被书绘于一整幅帛上。《导引图》部分共绘有彩色人物图44单幅,横向四行,纵向十一列,人物动作姿态各异,近旁有文字说明,能辨识者不足30单幅。其中有的是模仿某一动物的典型行为,有的是针对某一疾病,有的是针对身体某一或多个部位的保健,有的以器械作辅助,有的偏重呼吸控制法。总体来看,44个导引动作是各自独立的单体动作,是针对不同病症和锻炼部位的导引方法的汇集,具有较为朴素原始的特征。

讲座的第一部分讨论《导引图》与道家、道教的关系道家最全72符。从文献看,先秦道家“贵身”“尚寿”,导引治身之法已经为他们所知。到了西汉早期,导引术已经被黄老道家兼收并蓄,可是传世文献记载的导引术较为罕见,至汉末华佗所传五禽戏为世人称道,出土资料中,除简帛书画之外,汉画像砖石中也偶有发现。而从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文献可推知,墓主利豨当属黄老道家的地方官一派,其中《老子》甲乙本及《黄帝书》是黄老道家的标志性文献,其余多为墓主利豨采百家之长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用性书籍。《导引图》为治身类实用图书,其创作年代至迟为汉初,或为战国中晚期,后因随葬而暂别人世,所涉导引之术则逐渐被道教融摄。自东晋南朝开始,涉及导引术的传世文献渐多,比如葛洪《抱朴子》、张湛《养生要集》、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真诰》等,之后迄今,一直未断。

讲座的第二部分,魏教授对《导引图》进行解读道家最全72符。他指出,解读《导引图》的依据是考古发掘与整理的初步成果,解读的任务包括题名的辨识、术式的分界(呼吸控制、肢体运动)、术式的功效等。解读《导引图》的最佳参照是1983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的张家山汉简《引书》,共有竹简113支,下葬时间不晚于吕后二年,成书年代或可上溯至战国中晚期。《引书》与《导引图》皆出土于古代楚文化圈的两湖地区,与导引相关的彭祖、老子、庄子、屈原、淮南子等同出自此文化圈。魏教授认为,《导引图》是战汉时“彭祖之道”的图像表达方式之一,《引书》《庄子》中有关导引的叙述皆提及“彭祖”。其次,《导引图》显示的运动特征,与道家、道教主张的天人合一、尚寿贵柔等思想相契合,老子洞察到柔和中潜藏的生命力,而导引术的实践功效则令人气和体柔。综合来看,《导引图》《引书》反映了导引运动的几个特征:(1)运动原理方面,以静力运动为主,也有少量动力运动。(2)呼吸方面,多自然呼吸,也讲呼吸调控。值得注意的是,《导引图》和《引书》中涉及吹、呼、呴的呼吸法,可未提及与具体脏腑相配,它们是后世六字气(嘘、呵、呼、呬、吹、嘻)的前身。(3)功效方面,长短并存。长处在于增强四肢及躯体筋腱、肌肉的力量和韧性,增强体能和免疫力。局限在于对细菌、病毒的感染以及外伤等疾患功效有限,停留在经验科学层面,与现代实验体育医疗技术相比,较为粗疏。

最后,魏教授对《导引图》进行图像分析道家最全72符。《导引图》采用线描彩绘的绘画方式,以每式导引的关键动作为创作对象,符合效率原则;每式导引以单幅画呈现,并非连续套路;绘画表现形式方面,性别上,有男有女,服装上,深衣颜色有别,有的上身半裸。随后,魏教授结合《引书》,解读了《导引图》里的部分功法,如模拟熊倚树蹭痒状或攀树状、旨在拉伸脊柱两侧肌肉组织的“熊巠(经)”。在《导引图》之外,该图还出现在汉代器物和画像砖上,因此已超出一般意义上的导引,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和用途。又如模拟日出时公鸡昂首阔步登高报晓样态的“信(伸)”,或为“鸟伸”的原始样态。

回应与讨论

Discussion

讲座结束后,姜守诚教授、曹凌博士和祝逸雯博士分别作出回应道家最全72符。姜守诚教授认为李俊涛教授结合艺术专业特长,对道教灵宝派图像进行解释,同时运用藏外资料解读道教内经图,其结论是可靠的,此外,李教授对道教图像的现代卡通形象设计也令人耳目一新。针对讲座中提到的隋唐时期的“存神”与“变神”观念,姜教授进行了纠正。姜教授强调《引书》对道教研究的价值,认为魏燕利教授结合《引书》对《导引图》进行研究的方式是一重要视角。

曹凌博士认为下午的发表体现了多学科交融互鉴的精神,在方法论上给予了很好的启示,并针对魏教授的《导引图》研究提出问题,如在诸多文献中出现相同的导引术名,其动作却不相同的名实落差是否是普遍现象道家最全72符

祝逸雯博士注意到,李俊涛教授所研究的灵宝五篇玉章图像受到神霄运动影响而发生了改变,正体现了其所说的图像的“自我增殖”的特征,这一观点或可与德国汉学家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的模块理论互参,与此同时,图像的演变也就成为道教史演变的注脚道家最全72符。此外,祝博士也表达了对道教图像文创产品的关心。针对魏燕利教授的讲座,祝博士也提出相关问题,如《导引图》与《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同被书绘于一整幅帛上的理由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导引图》44幅图像排列是否有内涵等问题。

李俊涛教授就祝博士的提问,介绍了其团队的道教文创情况与成果道家最全72符。魏燕利教授针对曹凌博士的问题进一步澄清了“导引”概念;针对祝逸雯博士的提问,魏教授认为上述三部文献内容都属于养生祛病门类,应当综合修炼,《导引图》的44幅图并非连续动作,暂时没有证据表明图像之间的逻辑关系。

随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李远国研究员,本场主持人、上海大学黄景春教授与明道道教文化研究所所长蔡林波副教授也参与到对话中,就道教图像文创、马王堆导引术的当代运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道家最全72符。蔡所长指出,导引术的意义不仅在于体育层面,汉画中也出现大量导引图像,因而与墓葬升仙的观念相关。

在问答环节中,与会者就自己的疑惑提出相关问题,主讲人一一予以解答道家最全72符。最后,蔡林波教授对与会学者表示感谢,为本次会议画上圆满的句号。

END

本文链接:https://35gh.com/post/3625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