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宫

我国古代县城建设都遵循了什么样的建设标准,都有什么重要设施?:连云港市道教

网上道教符咒法事法术    2022-11-24    107

这几年,或许是为了提升城市品味,或者是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在一些有基础、古代城墙毁坏不彻底的地方,纷纷仿照古代的形制重新修起了城墙,像山西省大同市、河北省永年区广府镇、大名县都是在原有城墙残存的基础上重修的,而山东省聊城市则是把部分城门和城墙拐角进行了重建连云港市道教

其实现在重建的城墙,都是看中的是城墙的高大巍峨,给人们特别是游客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连云港市道教。除此之外,城墙在古代的建设、规划以及它各项功能设施在今天就不被大家所知了。

古代县城规划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古代的城市是根据人们聚居的需要形成的,随着文明和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建设逐渐从无序到正规连云港市道教。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藤花落古城其存在的时间大约是在史前龙山文化时期,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城池建设的一个开端。到了商朝时,建设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则标志着我国古代城池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城市建设已经有了科学的规划,已有了明确的宫殿区、作坊区和居住区划分。在这个时候,有人总结了前人的建设经验,撰写出了《考工记》一书,书中还配有一幅王城图,这本书后来被西汉时河间献王补录进到《周礼》中,成了历朝历代进行城市建设的普遍规范。

对于都城的建设,书中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连云港市道教。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考工记》里提到的是王城、京师的建设规范,可也给后世各地的府城、县城建设提供了参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展开全文

1、形状连云港市道教。受《考工记》的影响,城池建设多为方形、长方形。这就是考工记中“方”的一面。当然在受山、水等地形条件影响较大时,有不规则形状等情况的出现。像安徽省桐城的古城就是我国唯一的正圆形城池,而江苏的丹徒县城则是不规则的城池。

2、街道连云港市道教。城池里的道路规划错落有致,十分整齐。

3、办事机构连云港市道教。官衙、学校、寺庙等聚集在城市中最为方便到达的部位。在京城的天子居住的宫城是在城市中央,并且呈“前朝后寝”形式,而在普通的城市里官衙一般也位于城市中央,其设置也是前为办公的大堂,后为官员私人的居住之地。

另外除了《考工记》中记载的之外,在古代建设、规划时还对城墙结构、城池大小等也有具体考虑连云港市道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必选项就是城池要靠水建设,主要是出于居民用水方便、运输以及建设防御设施“护城河“三方面考虑。

在介绍完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总体情况之后,咱们一起看一看古代的时候一座县城的具体情况,按从外到内的顺序,从城防、街道、设施等方面分别进行全景展现连云港市道教

古代县城最外层是城防建筑

在我国古代,出于防盗、防兵灾等安全方面考虑,在各个大的人口聚集地、村落、县城、府城和州城以及京城都建有围墙、寨墙(俗称土围子)、城墙等城防设施连云港市道教。这些城防设施除了建设标准、建设规模等方面有区别之外,其他情况大同小异,从外到内分别是护城河、城墙。

护城河连云港市道教。也叫城濠,古语说“有城必有池”,壕、池、护城河均是指的同样的事物。一般是利用挖土筑城留下的壕沟,把壕沟引水后就形成了战备防御设施。由于地形以及附近河水流量不同,各地的护城河的规模大小也不一样,比如山东省聊城的东昌府古城、河南省周口市的淮阳古城的护城河都特别宽广,甚至成为了湖面。而引水不太方便的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的旧县城(今山东省冠县北馆陶镇)的护城河则仅“深二丈宽三丈”,也就是深6米宽10米的样子。当然在一些战略地位比较重要的城市,护城河可能还不只一道,甚至两道、三道。

城墙连云港市道教。城墙作为城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存在由来已久,也是我们今天能够找到、识别古代城市遗址的最主要的标志,最早就在藤花落古城就已经出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墙建设的规模和方式都有着不同的变化。

建筑材料方面连云港市道教。1、夯土,在元代之前我国各城市的城墙都是夯土制成,很少有砖城出现。在夯土时一般是将土用水闷湿,在两侧用木板挡住,在用石头制成的石夯打土,将土压紧密。当然在制作夯土时,有的为了让城墙更坚固,土里还会加入生石灰。甚至有传说在东晋时南匈奴贵族建立的大夏国都城“统万城”在建设时,为了避免土里的草籽发芽和虫卵孵化,将用于夯土的土蒸成“熟土”,所以在历经1500多年的风雨侵蚀之后,仍然挺拔峻伟。

2、砖城,石城,到了明代,由于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力的提升,使得将烧制砖用于城墙建设成为了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建设砖城墙,今天我们所能见到以及所知道的砖砌城墙基本上是明代的连云港市道教。在建筑城墙时,先用石块做为城墙的基础,增强城墙的防潮能力。然后在基础之上中间为夯土,两侧及顶部为城砖,城砖之间以石灰做灰浆,建成之后的青砖城墙露出白色灰缝,即坚固又美观。另外在采石方便的地方还有石块所砌的城墙,可总的来说还是砖城墙较多。

城墙设施连云港市道教。1、瓮城,在一些重要的或者处于战略要地的县城城门处再建设方形或圆形的城墙圈。2、城门,一般分为三部分:城台、城楼、门洞口。在城门上方还有砖门匾,刻有城名或者是城门名。3、角楼,在城墙转角处一般建有角楼,用于登高远望敌情。可角楼不是必要的建筑,有的建有的不建。4、垛口,用于加强自身防卫并有效打击敌人,明清时期的城墙上都有垛口,唐宋时期则有的有垛口,也有没垛口的。5、马面,在城墙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突出一座矩形墩台就是马面,以利防守者从侧面攻击来袭敌人。6、马道,在交通方便之处,设置登上城墙的斜坡磴道,便于防卫人员登城。

关城连云港市道教。今天一些地方有“南关、北关、东关、西关”的地名,那么这个地方在古代肯定是具有”关城”这种建筑的。建立关城的初衷,是因为因为城墙限制了城市发展,衙署、寺院、庙宇、民居占据了巨大的面积,很难再建设房屋,因此就在四个城门之外另建小城,就是关城。关城也有城墙,关城城门有一条主街对着主城城门即为关城大街,大街两侧建设有商店、店铺、民居,有效扩大了城市使用面积。并且由于关城也具有城墙和城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城市的防御。

县城的街道规划

古代县城建设时候,对道路的规划是十分重视的,出于人们进出以及军事防御方面考虑,一般会采用“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的原则,即主干道和次干道都不是直通的,也就是说从南门进入不能直接通向北门,从西门进入,不能直接通向东门,门和门不相对也不直通连云港市道教。围绕这个原则,古代的城池在建设时会形成多种形式的道路。

主干路,即用于连接城门的大街,由于人流物流量较大,所以是县城道路里最为宽阔的连云港市道教。如果四个城门均相对而建,则在县城中间交叉处形成十字路口。可如果城门不相对,则形成丁字路口。比如河北省馆陶县的旧县城,就是南北大门相对,形成南北大通街,而东西大门不相对,则与南北大街形成了两个丁字路口。

环状路,县城内的建筑和城墙也不是紧紧相接的,在两者之间是有着环状路的,是在城墙之内,城墙距城内建筑10米左右连云港市道教

一般路,即二级路,沟通了主干路和环状路,这种路与主干路和环状路相交处也形成了丁字路口连云港市道教

丁字路口,就像前面所说的由于各种路的存在必然就形成丁字路,可还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出于军事防御的考虑,故意设置的丁字路口,使敌军进入城中后,兵力、车辆不能直通,特别是骑兵不能利用直通的大街形成冲击队形,诸多的丁字路也可以使敌军因为地形不熟迷路,而自己则可以借机利用地势打击敌人连云港市道教

县城道路的路面,可不像咱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是青砖或者石板路面,十分干净整洁连云港市道教。而恰恰相反,路面是土路,坑洼不平。一些古代故事中在欢迎皇帝或者上级视察时,往往要“净水泼街,黄土垫道”,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表达尊重,更主要的是能够减少灰尘。就连明清的京城北京也是土路,“无风三尺土,下雨满街泥”就是真实写照。当然在一些靠近石材产地并且富裕的城市还是有选择以石块、石板、石条铺设路面的。

县城内的各项设施

古代县城在建设时,会找一些风水大师进行堪舆,这其中当然有一定的迷信方面的因素,可另外还有对县城地势方面的考察,在建设时会建成“龟背城”形式的样子,即城市中间地势高,四角低,在四角会有建城取土所留的池塘,这样当大雨时,雨水会随地势排到池塘里,不会形成内涝连云港市道教。对于这一点,国内的一些城市地方志资料中都将“龟背城”视为是本城独有的特点,其实这是不对的。

在除去池塘、道路之后的空间就是能够用于建筑物的有效空间了连云港市道教。分布在以道路分割开的框架里,县城里的建筑除了民居之外,还有官方建筑、礼制建筑、商业建筑、寺观建筑、军事建筑等。

官方建筑连云港市道教。有用于官员和吏员们办公的衙门,有监狱、粮仓、晒米场等功能性建筑,有用于传递公文的总铺,有让读书人学习的学宫,还有养济院、普济堂用于赈济灾民、收容流民的求助性建筑。

礼制建筑连云港市道教。此类建筑朝廷的硬性规定,当县城城墙建设完成时就要立刻建设的,分别有五种,一是城隍庙,二是孔庙即文庙,三是关帝庙即武庙,四是火神庙,五是财神庙。

商业建筑连云港市道教。即商铺、当铺、药铺、餐馆酒楼以及戏楼等娱乐设施。

寺观建筑连云港市道教。除了朝廷规定的必建的礼制建筑里所含的庙宇之外,还有很多佛、道教活动的寺、观、庵,并且还有一些民间信仰所建的庙宇。

军事建筑连云港市道教。一般为大教场和演武场两种设施。大教场是用于练兵,演武场则是专门用于表演武艺使用。

牌坊建筑连云港市道教。在庙宇和城市里的主要街道上建设,包括五种:一是表彰坊,二是标表坊,三是陵寝坊,四是德行坊,五是第宅坊。各种各样的牌坊,构成了城市里的陪衬建筑,增加了城市的品位。

除了以上各种建筑之外,还有用于报时和报警的钟楼、鼓楼,有用于了望敌情的望楼,有用于祭祀的先农坛、邑厉坛等,以及其他的楼、塔、阁、亭等连云港市道教

我国古代的县城建设,在明、清时候迎来了大的发展,其建设规模和坚固程度以及各类功能性建筑的完备程度达到了顶峰连云港市道教。可到了清朝末期,由于战乱、官员腐败、财赋收入不足等原因,对县城修缮力不从心,县城逐步衰败了下来。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敌我双方为了避免让对方借城墙实现固守,又发动民工对城墙进行过破坏。上世纪60年代对全国各地的城墙进行大规模的拆除,在后来的时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逐步加快,到了今天我国县城存有的特别是完整城墙的地方已所剩无几了。而开篇中所提的几处重建城墙的地方均是以前府城所在。现为镇、县的地方重建起来难度相对较小,而位于今天地级市所在地的城市则重建起来代价巨大、难度巨大,被世人诟病较多。其实,城墙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可能仅仅是旅游设施的一种,其他的所有功能均已消失殆尽,城墙建与不建和人们的生活已影响不大,如果一个地方重建城墙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太多,这样重建还有必要吗?

您对这件事情怎么看,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连云港市道教

本文链接:https://35gh.com/post/4460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