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宫

道教:唐代的道教美术

admin    2022-06-09    80

  唐代的道教美术

    作者:王宜峨         

  宫观造像与壁画

  唐代的道教造像比之前大大增加,太上老君像几乎各地均有,比较有名的是西安博物馆藏的太上老君汉白玉石像和山西省博物馆藏的老君石像(又称常阳天尊像)道教。山西省博物馆藏的老君石像头上盘髻,下颔有长髯,身着道装,右手执扇,左手扶几,趺坐于长方形石座上。老君像人物丰颐,神态和穆,雕造技法娴熟。造像正面刻铭文:“景云观观主赵思礼一心供养。天尊铭并序虞乡县赵隐仕撰……观主赵思礼以弘道初载置观伊始。”造像底座的两侧及背面线刻弟子道士像和供养人姓氏。这尊石像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是研究我国唐代道教造像的珍贵文物。

  现存唐代道教石刻造像很多分布于四川省,如都江堰市青城山天师洞的三皇像,绵阳市玉女泉摩崖造像,剑阁县鹤鸣山造像,丹棱县龙鸽山摩崖造像等道教

  青城山天师洞三皇像造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道教。三皇,是指传说中我国远古时的三位圣王——伏羲、神农和轩辕黄帝,道教称其为天皇、地皇、人皇。伏羲像高1米,头上有肉髻,卷曲长发披肩,身穿由树叶连成的披肩和围裙,双手抱八卦太极图,象征伏羲制《易》;神农像高1米,头上有双肉髻,须发卷曲,身着树叶制的披肩和围裙,手持草药,双唇半张,神态自然,好像正在品尝百草;轩辕黄帝像高2米,身穿朝服,戴冠,衣纹流畅,一手扶膝一手握腰带,坐在石座上,神态端庄。三造像形态各异,生动反映了人物所处的不同时代和不同的职能。

  绵阳西山玉女泉石壁和子云亭壁有道教摩崖造像20龛,大的造像高近1米,小像仅高0.26米道教。其中老君像,束发穿道装,趺坐于莲台上,下置虎首,人物面容慈祥和善,神态自若,为唐武德年间(618年—626年)所造。子云亭是上世纪80年代重建的,亭下石壁上有一大龛,内镌刻有三清像(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另有浮雕小像90余尊,分排而立,均着道装,神态极为虔诚,为唐咸通十二年(871年)所造。

  剑阁鹤鸣山有道教造像数十尊,其中有一尊造于露天,其余皆造于龛内道教。露天像为立体圆雕,头上有发髻,着道装,面容丰颐,形象古朴,可惜身份不详。龛内造像以天尊像为代表作,造像身着宽领大袖道袍,足穿道靴,神情庄严肃穆;还造有着甲胄的武士像多组,每组有像五六躯,武士均两目圆睁,面部表情夸张,神态威武。据铭记可知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所造。石壁上还有唐大中八年(854年)镌刻的唐代诗人李商隐撰写的《剑州重阳亭并序》碑一通。

  唐代的道教造像已基本摆脱了佛教的影响,而且人物的脸型、体态、服饰等方面都鲜明地表现出写实的特点道教。造像技师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以现实生活中美好的形象来塑造他们的作品。唐代道教造像还很注重典型形象的刻画,不论是天尊、星官、真人,都按照他们的不同身份和性格加以不同的表现。所以,唐代道教造像更富有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美好的艺术形象深刻地感染着信徒,使他们对道教神仙的信仰更加虔诚。道教之音同时,这些造像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并对宋元乃至以后的造像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人有以道教壁画代塑像而礼拜者,故唐代壁画已不仅作为宫观殿堂装饰之用道教。唐代很多著名的画家都善于绘制壁画,据《太平广记》记载,河南洛阳玄元皇帝庙有吴道子画的《五圣千官图》,诗人杜甫称赞其:“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吴道子还画了太清宫、龙兴观、咸宜观、宏道观等庙宇的壁画。据《两京耆旧传》记载,“道玄(吴道子)所绘制的道观寺院壁画,不可胜记,皆磊落逸势,精妙一时”。

  现存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的壁画《天宫图》,高8米,宽18米,画中人物高达3米,内容是描绘天宫诸神和北岳大帝道教。壁画上的“飞天之神”面目狰狞,虬髯连鬓,荷戟而视,气势非凡。《天宫图》壁画构图十分严谨,勾勒的铁线圆润而有力,颇具唐人画风。曲阳民间有歌谣云:“曲阳的鬼、赵县的水。”据说曲阳北岳庙的鬼伯和赵县柏林寺的壁画都是吴道子所作,也有人认为北岳庙壁画为元人仿唐人技法所作。

  据《益州名画录》记载,四川简州道士张素卿画青城山丈人观丈人真君殿上之五岳、四渎、十二溪女、山林、溪沼,诸神及岳渎曹吏,诡怪之质,上殿观者无不恐惧;又画简州开元观容成公、董仲舒、严君平、李阿、葛玄、左慈等十二仙君像,下笔洒落,为当时道士和信众推崇道教

  据《唐朝名画录》《历代名画记》《宣和画谱》等书所记,唐代善画寺观壁面者尚有裴宽、辛澄、张志、陈皓、范琼、赵公祐、司马承祯等人,但未见作品传世道教

  文人道画与道士画作

  唐代有关道教内容的文人卷轴画和道士所作卷轴画也很多道教。据《宣和画谱》所记,唐代画家77人,有作品1186件。其中闫立德、闫立本、张孝师、范长寿、吴道子、梁令瓒、杨庭光、孙位、常粲、张素卿、陈静心、皇甫轸、解倩等人善画道教神像画。

  闫立德、闫立本兄弟为初唐著名画家道教。闫立本是画家也是工程学家。他擅画人物、车马,其画有“丹青神化”“冠绝古今”之誉。他精于人物肖像,善于刻画人物性格;他所画人物头型多为长圆,人物衣纹有比较固定的画法;他用笔圆劲雄浑且多变化,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纹线。据《宣和画谱·道释一》所记,宋御府藏其作品有42件,其中关于道教的作品有20件,他是唐代画道画最多者。

  吴道子被人们尊为“画圣”,又被民间画工奉为“祖师”道教。他画的人物衣纹用线圆转而飘举,世称“吴带当风”。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吴道子的画是守其神、专其一,意不在乎于意,故得于画,不知然而然,其“技进乎道”,可见道家、道教审美思想对吴道子的作品有着深刻影响。吴道子的作品很多,尤以道释神鬼画最多,据《两京耆旧传》所记,仅他所画的佛道教壁画就有300余幅。在《宣和画谱》中收录的他的作品就有93幅,其中道画有《天尊像》《列圣朝元图》《太阳地君像》《辰星像》《太白像》《二十八宿像》《六甲神像》等,这些作品均未流传下来,但据说现存苏州玄妙观的太上老君石刻像为吴道子所画。

  与吴道子同时的梁令瓒,是位道教徒,也是画家、书法家和天文仪器制造家,他与僧一行合制“浑天铜仪”道教。他画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是流传至今的一幅非常珍贵的唐代绘画。他根据想象中的各种星辰神祇的形象,对其进行人格化的表现。据宋代画家李公麟说,其风格颇似吴道子。

  中唐以后,道教美术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画中的形象很多是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的写真,这使得道教美术较之前更加具有中华文化特征道教。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周昉。周昉,字仲朗,《唐朝名画录》说他“节制之后,好属文,穷丹青之妙,游卿相间,贵公子也”。他是活跃于唐代宗时期的贵族美术家,是当时著名的宗教画兼风俗人物画家,有很高的成就。其作品的特点是不仅注重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也非常注意人物的“神气”。其道画作品有《天地水三官像》《五星真形图》《星官像》《六丁六甲神像》《北极大帝圣像》《行化老君像》等。

本文链接:https://35gh.com/post/927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