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洪永老师|如何学习道教经典:赤壁市道教
奉道者在日常宗教修持中,尤为讲究“闻经听法”的功德赤壁市道教。顾名思义,闻经听法是指聆听并学习祖师传下的诸多经典,并从经文中感悟出对自我修行有益的道理。道教中历来便崇尚经功浩力,认为在琼书宝笈之中隐含着许多修真密要。不论是初学道的小道童,还是已经略有所成的老修行,皆对无上经宝持有恭敬心。道教经典可分为三洞四辅十二类,又有列位神仙祖师讲说不同法门,这就很容易使学道之人产生迷惑,究竟哪一部经典才是适合自己学习的呢?
(资料图)
在修道的过程中,找到一部真正适合自己修持的经典并不容易赤壁市道教。人们在不同的修行阶段,对同一部经典的认知也会发生改变,所以并不需要去纠结什么样的经典适合自己,真正值得思考与反省的,而是要学会如何才能把闻经听法的内容转化成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并能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修行中。学什么经典的问题,根本上是如何学以致用的问题。
学习道经本在于明心见性,之所以会因此而产生困惑,是因为心性上的贪嗔痴没有过关,于是就很难在经文中做一番深入功夫赤壁市道教。如下有学经两大忌讳,值得所有同修警醒:
其一,学经最忌讳贪其多而不求其解赤壁市道教。这一点在初学道的人们身上表现地非常明显。
因为刚刚接触宗教,尤其在看到许多人把本就玄妙的大道解说地玄之又玄后,相互对比之下便容易产生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认为不论什么样的经典都应该牢牢掌握赤壁市道教。在面对一部新的经文时,越是饥不择食,就越逃离不了贪多不烂的结局。于是现实情况就变成了虽然拥有许多经文,却并不一定都好好读过;虽然读了不少祖师遗训,却句句都没有走进心里。这其实是心中的贪念在作祟。修行所需要的指导思想并非多多益善,与此相反,而是强调能把某一部经文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观点用一生的时间去持之以恒地做。于功行之中见修真,才是称之为修行。
于此,又有人要辩解说:我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一种方法是适合的,自然需要把每一种方法都了解后,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赤壁市道教。这一思路看似正确,实则又会把人带入多则惑的迷途中。
先人曾言道教“杂而多端”,这并不是对教门的贬义赤壁市道教。道教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吸收了许多他家的思想与信仰为己所用,又因为人们在具体的修持中互有差别而派生出众多分支。不论是外在的术法表达,还是内在的思想阐发,道教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不同的时代特点,甚至在诸多教派之间也存在着修持方法不一的现实难题。因此,若一心只贪多,却不懂得辨解与思考,就很容易深陷不同说辞的矛盾中,使原本纯一的修学之念因心生迷惑而不知所向。把宝贵的修行时间都浪费在分辨谁对谁错上,这才是最大的得不偿失。
展开全文
其二,很多人 在学了一些经文典籍后,往往会 产生先入为主的概念,再去看他人不同的言论,就容易被原有的执念困扰赤壁市道教。 道行能否精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有着怎样的心胸。 学经,不是为了让我们自以为是且一成不变,而是要学着如何把学到的内容融会贯通,并进一步成为一家之言。 不懂得吸收与包容,只一味地敝帚自珍,这是修学过程中自我设定的最大魔障。
道教讲“道法自然”,祖师传经的目的在于把自己得道修真的法门传述给后人听,希望后来者可以以此为鉴赤壁市道教。在道教传统中认为,每一位修真的祖师都是值得敬重的,并非只有自己家的师承是真法门。学道,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自然”。以今人的眼光去看祖师的言行,是非评判的时代标准早已产生变化,又如何能说清楚究竟谁真谁假呢?既然是在参悟天地大道,便应该明白万事万物的产生都是道化的结果。你先入为主的经本讲说的是道,再看其他法门时其讲说的也是道,只不过可道非道、可名非名,为何非要执念于究竟谁才是正宗呢?这样毫无意义的想法与修行无关,仍只是逃不过名利的圈子罢了。
奉道之人要有一颗包容和兼爱的心,既能看到彼此间的不同,同时又把着眼点落在同一之道上,尝试从不同的侧面对大道进行论证,这正是精进的好时机赤壁市道教。把对不同观点的嗔怒之情升华为欣赏与学习的态度,放下心中的执念后,才会发觉原来“一切方便是修真”。修道路上其实并不计较错与对,而只在乎你在这场修行中体悟到的本然之性是什么,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切切实实地感知到了修道的欢喜与淡然。
(资料图)
所以,与其追求如何学习经典最有成效,反倒不如把问题回到最初的原点,即如何才能使我们复杂且烦躁的心平静下来赤壁市道教。在这场人间红尘中,人们总是急于追赶,总想要用某种标准给事物定性,更试图以简单便捷的方式臻达成功与收获。而修行恰与人间事相反,修真是要去除掉你我心上的这层欲求,使原本清静无杂的心念浮现出来。以真心为镜,洞照出自己的真实。书山有路勤为径,历代祖师流传至今的三洞经宝,即是帮助我们通达内在真我的密钥。
修行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赤壁市道教。静下心来读经、学经并将经文具化成行持的力量,这尚且是蓄力培风的阶段。心若安定,假以时日,终将能够抟扶摇而上九天。那时,必会感恩今日用心闻经听法的自己。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