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道教的兴起与扩散(转载):海南道教法事符咒
海南道教的兴起与扩散
作者:符和积
道教,是中国惟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海南道教法事符咒。渊源于中国古代宗教信仰,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的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以“道”为最高信仰,相信人通过修炼有可能长生不老、成为神仙。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奉先秦道家老聃为教祖,以《老子千字文》为主要经典,道教渐臻形成。唐宋时期,因唐高宗、宋徽宗诸帝的扶助提倡,道教大盛。道教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影响深刻且广泛,至今一般民众传统风俗的祠奉灶神,以及民间流传的占、星、斋、戒等仪式,均带有道教性质。道教在海南岛的历史情况如何?对海南社会影响如何?迄今尚未有此专论。笔者从史志资料中,试图勾划出海南道教兴起、发展的历史过程,以抛砖引玉,求教于行家。
一 唐代海南道教的出现与宋、元时期的勃兴
道教在海南最早见之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时期海南道教法事符咒。唐代尊崇道教,唐太宗册封老子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玄宗则将老、列、庄三子之书,改名为道教真经:《老子》改为《道德经》,《列子》改为《清虚经》,《庄子》改为《南华经》。玄宗还亲受道教法 ,具有道士身份,以此开后来唐历代帝王受 的规矩。故唐代宫廷内外,朝野名流,崇道之隆,前无其盛。
据清#8226;光绪《昌化县志#8226;寺观》载:“景昌观,《九域志》唐乾封中(667年)置(通志)”海南道教法事符咒。初唐高宗时的昌化县景昌观,是见之于方志的海南最早的道观;又据明#8226;正德《琼台志#8226;庙》载:中唐时,代宗(762—779年)梦见一上帝者,授于八宝,以镇兵乱。代宗因此改元应宝,“以是知天亦分宝以镇世也”。此宝乃海南昌化县西北二十里山秀峙海上的石峰,石峰宛若巨人,冠帽西南而坐。这是道教在唐代涉及海南的又一史载。说明开唐后,道教已在海南出现,有了道教场所和活动。
宋代承袭唐代之例,皇帝亲自提倡道教,以真宗与徽宗为最,使之持续兴盛海南道教法事符咒。时海南虽地处南荒,可道教亦随之勃兴。北宋真宗(998—1022年)在全国大修道教宫观,海南奉诏在琼州、万安州等建有天庆观,这是海南最早的一批官立道观,促使海南道教的迅速兴起。时琼州天庆观中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等三尊大型三清石雕像至今尚存。至徽宗(1101—1125年)时,自称教主道君,被尊为道君太上皇帝,下《神霄玉清万寿宫诏》,传谕从京师至全国各州府建立神霄玉清万寿宫。琼州城(今府城)因此亦设万寿宫,以徽宗瘦金体书刻碑,于宣和元年(1119年)立于府城北郊万寿宫中,推动了海南道教的发展。于是,海南州(军)、县多设观造庙者。见之于上述志书者,琼州就建有万寿宫和社稷坛、风云雷雨坛、城隍庙、灵山祠、南宫庙、雷庙、琼崖神岭庙、五娘庙、箩氏庙等具有道教性质的 庙多所,其中有官府修建,亦有乡人捐建。各州县道观有:琼山县天庆观,临高县永兴观、玄庙观,儋州玄娜观,万州天庆观、佑圣堂,崖州玉皇庙、真武堂等。元代在宋代基础上,海南道观祠庙又有新添设立。如琼州新建有黑神庙、峻灵行祠、雷庙、东岳庙、晏公庙、水仙庙、陈村庙、黎母庙、天妃庙,文昌县建有真武堂、文昌宫,昌化县建有玄妙观,崖州建有玄妙观,临高县建有宝林堂、崇德堂,澄迈县建有三圣堂等。宋元时期海南大批道教宫观庙堂的出现,反映了道教在海南的迅速兴起和发展,与此相适应的也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且有固定经费来源的播道场所。据明#8226;正德琼台志#8226;寺观》载:琼州“玄妙观,在城北一里,宋建,为天庆观,元改今名,乃郡祝厘之地。天历二年(1329年)立海南营缮提点所,秩正四品,隶隆祥总营府,有正一道士百余员”;明#8226;万历《琼州府志#8226;寺观》载:“有田一十八丁”。又据明#8226;正德《琼台志#8226;寺观》载:万州“玄妙观,在城东,宋建,为天庆观。正一道士五十余名”。宋元时期海南道教宫观定品秩级别,最高为四品待遇,属官府管辖,且规模有几十以至上百名道士,有固定田丁经费来源,说明了海南与全国各地一样,道教社会地位之尊隆,发展势头之兴旺,成为当时封建统治上层的重要精神支柱。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