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丨巴蜀石窟,“巴适”又好看:合川道教
设个 星标 吧朋友们
我们之间合川道教,就差一个置顶星标
说起石窟,首先会想到是庄严神秘的敦煌莫高窟、华丽宏伟的洛阳龙门石窟、亦或者是沉静端庄的大同云冈石窟?藏在乡野的巴蜀石窟可能鲜有人知合川道教。
巴蜀石窟有何独特之处?为何巴蜀石窟能得以传承合川道教,香火不断?是谁从山野和历史中保护了它们?在雄奇的大窟流行的当下,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本略显冷门的另类石窟书?
这篇编辑手记将一一解答合川道教。
近年来,随着考古热、文博热的兴起,市面上介绍中国石窟的图书数不胜数,尤其是敦煌这样的大IP,更是受到读者的欢迎合川道教。可这一次,我们另辟蹊径,引领大家认识中国石窟大家庭里不那么为人熟知的成员——低调却又“藏龙卧虎”的巴蜀石窟。
一提到巴蜀石窟也许没什么概念,可是乐山大佛大家一定不陌生合川道教。大足石刻大家是否也有所耳闻?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是巴蜀石窟最优秀的代表。可是巴蜀石窟绝不止这两位“尖子生”,在约5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散布着大量中小石窟。巴蜀石窟到底有何妙处?又有哪些“巴适”的看头?
展开全文
安岳华严洞宋代菩萨 袁蓉荪 摄
巴蜀石窟在整个中国石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说占据“半壁江山”!这可不是信口开河,这么说的理由有二合川道教。
第一,看数量合川道教。2020年,国家文物局主持启动全国石窟寺文物专项调查,此举被业界称为“摸清家底”,根据2021年公布的调查结果,全国共有石窟寺及摩崖造像文物5986处,而四川和重庆——也就是巴蜀地区,数量达到了2850处。仅从数量而言,巴蜀的石窟寺文物几乎就达到了全国的一半。
第二,看历史脉络合川道教。根据石窟寺研究大家宿白先生的说法,中国石窟根据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异,可以分为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藏地区四个部分。新疆地区的石窟始于约3世纪,兴盛于4—5世纪,结束于约13世纪;中原北方地区以大家熟知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洛阳龙门、大同云冈等为代表,始于5世纪,从9—10世纪开始衰落,延续至14世纪。也就是说,大约在唐代末期,北方的石窟开凿都过了鼎盛时期。而巴蜀石窟始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延至明清,1400多年来绵延不息,和北方中原石窟一脉相承,无怪乎被人称为中国石窟艺术的“下半阕”。
北魏广元皇泽寺石窟
唐代巴中南龛石窟
南宋大足北山石刻
明代洪雅苟王寨摩崖造像
(以上图片均收入本书合川道教,袁容荪摄)
那么既然巴蜀石窟如此重要,为何没怎么听说过?这就要谈到巴蜀石窟的独特之处合川道教。巴蜀石窟具有规模偏小、分布较散的特点,北方中原石窟大多是皇家、僧人、官吏主持开凿,财力充足,而巴蜀石窟更多是普通百姓组织开凿,钱多就凿大一点,钱少就凿小一点,因而规模参差不齐。为了方便居民和路过的旅客朝拜,石窟往往开凿在江河古道附近,有的建有寺庙,有的开凿在山崖上。时过境迁,古道寺庙逐渐荒废,石窟也随之埋没山野,除了当地老百姓,恐怕就无人知晓了。这就是大部分巴蜀石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状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文物普查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巴蜀的一些石窟逐渐被发现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可是大部分依旧鲜有人知合川道教。比起拥有成熟的旅游交通路线,只用买一张门票就能去的石窟景点,许多石窟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状态,只能自发地去寻找。这些石窟的所在之地往往是人迹罕至的山野,需要徒步前行乃至攀爬险峻的山崖,由于缺乏文献记载的指引,只能向当地百姓询问才有可能找到……要想走遍这些石窟,非长年累月、持之以恒不可,又谈何容易!
本书作者袁蓉荪老师做到了!袁老师是四川成都人,自幼学习美术,后投身摄影领域,是《中国国家地理》的签约摄影师,因一次偶然的契机对石窟文化产生兴趣,他一头扎进巴蜀大地的乡野,跋涉行走16年,整个巴蜀大地的石窟造像几乎走了个遍,许多地方还反复多次合川道教。
在寻访和拍摄巴蜀石窟方面,袁老师拥有独一无二的创作源泉合川道教。袁老师在他已经出版的图书画册、发表的专题文章,以及在“一席”发表的“巴蜀石窟的人间烟火”专题演讲当中,已经刊发了他拍摄的部分照片,讲述了一些关于寻访的故事。不过,这些仅仅是其中片段而已。
↗ 袁蓉荪老师为了拍摄藏身于峭壁上的石窟合川道教,不顾危险爬上因雾气而湿滑的护栏,脚下身后就是看不见底的万丈深渊
↗ 袁蓉荪老师冒险拍摄下的释迦说法龛合川道教。
如今悬崖下浇注了钢筋混凝土的大圆柱支撑合川道教,即便再冒一次险也没法拍摄到这个角度的画面了
而《巴蜀石窟:藏在乡野的中华文明》就是袁老师精心创作,我们竭诚制作的一部集萃合川道教。袁老师基于十六载的寻访经历,按照石窟艺术从中原传播至巴蜀的大致路径,分川北蜀道、嘉陵江畔、川西坝子、成渝古道、安岳石窟、大足石刻六个篇章,精选37处代表性石窟,书写50多位乡村文管员的故事。这本书并没有照本宣科地介绍石窟本身,而是在记录巴蜀石窟的原始风貌之外,还介绍每一处石窟所在的历史地理,与石窟有关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石窟周边的人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石窟文物保护和修复……这本书文笔朴素却不土气,关怀深切可抒情克制,让诸多石窟在原生态的土壤中“发声”,于细微处见守护人的崇高精神,为所有人打开了一扇了解巴蜀石窟的大门。
你会了解到题材丰富多样、“藏龙卧虎”的各种石窟合川道教。有“天下奇观”“国宝中的国宝”美名的大足宝顶山千手观音,有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全身卧佛,有被誉为“全国第一”的盛唐彩雕;你会看到释迦牟尼佛、华严三圣、飞天、天龙八部等佛教经典题材,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道教题材,孔子及其弟子等儒家题材,甚至儒释道三教同窟,以及牛王、马神、鸡神、供养人等世俗化题材。
鸡神、牛神、马神、羊神 袁蓉荪 摄
你将跟随作者的视角,去发掘那些要么远离尘世喧嚣,要么充满人间烟火气、与百姓生活融为一体的石窟合川道教。它们有的濒临万丈深渊,有的位于江河险滩,有的置身空山古寺,有的藏于稻香深处,有的位于闹市当中,甚至就在农家厨房。其貌不扬的石窟背后往往有精彩的文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比如疑似安禄山留下的题刻、南宋末年与蒙古战事的古战场、张献忠入川焚烧石窟的痕迹、营造学社梁思成留下的题记……
你将看到石窟文物曾经遭受过令人无比惋惜的破坏合川道教。有的造像缺了头和手、五官被毁,有的石窟只留下轮廓不见了造像躯体,有的石窟受烟熏火燎而留下黑乎乎的印迹,有的石窟浓妆艳抹表情别扭……许多石窟置身野外,千百年来物理性的风化侵蚀在所难免;而最直接、最残忍的伤害更多来自人为,不法分子贪图私利,公然盗窃文物造像,那些触目惊心的凿痕、割痕,就是让人无比痛心的印迹。许多保护级别不够的文物得到的投入有限,它们应当如何存续?这都是值得更多人来关注的问题。
查看水宁寺唐代造像的文管员
收获时节的安岳卧佛院
扛着锄头走过唐代石窟群
(以上图片均收入本书合川道教,袁容荪摄)
你将看到质朴的乡村文管员、虔诚的文物工作者守护石窟的感人事迹合川道教。你会看到空谷大山中淳朴的石窟守护者,他们是在石窟边长大的村民,仅因为一句承诺,几十年如一日尽心尽力守护石窟,哪怕收入微薄、孤独寂寞。他们当中全家齐心、父子相传、夫妇齐心、兄弟相托的事迹不胜枚举。你也会看到,国家的文物保护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专业的文物工作者致力于修复和保护文物,乡村文管员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普通乡民、乡村文管员、文物工作者在日复一日的守护当中,已然把石头上的世界作为先民遗产和信念寄托留存了下来……
阅读这本书,我们会为巴蜀石窟的价值而震撼,会为巴蜀乡土的闲适而莞尔,会为石窟守护者的奉献而感动,会为石窟文物遭受的破坏而痛心……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藏在乡野的石窟: 它们应该在孕育它们的土壤中,最生动地“发声”;只有眼光向下,深入乡土内里和文物保护的基层,才能触碰到蕴藏在石窟的中华文明之本真合川道教。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巴蜀石窟:藏在乡野的中华文明》
袁蓉荪 著
定价:178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丨2022.10
内容简介
☆巴蜀石窟合川道教,中国石窟的另一种可能,颠覆你对石窟的以往想象
☆《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袁蓉荪16载寻访集萃合川道教,唤醒沉睡乡野的文物,打捞遗落民间的石窟历史
☆37处代表性石窟合川道教,612幅精美图片,1部反映巴蜀石窟全貌的集萃
☆质朴与原汁原味的图文记录合川道教,致敬巴蜀石窟的守护人
☆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主任阿来合川道教,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联袂推荐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介绍巴蜀石窟这一中华文明载体的纪实作品合川道教。本书讲述中国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石窟,分“川北蜀道”“嘉陵江畔”“川西坝子”“成渝古道”“安岳石窟”“大足石刻”六个篇章,按照石窟艺术自中原传播到巴蜀的路径,选择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37处代表性石窟文物,基于作者16载寻访拍摄的经历,收录612幅图片,介绍石窟的悠久历史、艺术价值、人文轶事,石窟所在地的历史地理、乡土风貌,尤其聚焦与石窟为邻的乡土居民,记录50余位乡村文管员守护石窟的感人事迹,彰显巴蜀石窟作为中华文明载体的重要价值,以及围绕石窟文物保护所体现出的传承、守护等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品质。
作者简介
袁蓉荪,四川成都人,副研究馆员,《中国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文化专家库专家,中国摄影家协会、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摄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合川道教。十多年来在巴蜀和全国各地寻访拍摄石窟造像,几乎走遍中国大江南北的石窟,专注石窟造像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研究与传播,多次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举办以巴蜀石窟为主题的“空谷妙相”个人摄影展,受邀“一席”做巴蜀石窟演讲,石窟专题作品及专访发表于《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中国国家地理》《摄影世界》《南方人物周刊》《中华遗产》《文明》等刊物,出版《佛窟中国》《空谷妙相——时光里的中国佛窟》《空山——静寂中的巴蜀佛窟》等图书画册。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蜀道遗珠:石窟造像中原来
巴中西龛寺:隋唐石窟旁的人间烟火
巴中沙溪:异地搬迁的唐代石窟群
巴中水宁寺:米仓道上“全国第一”的盛唐彩雕
宣汉浪洋寺:荔枝古道上的唐宋梵音
梓潼卧龙山:刻满历史故事的唐代千佛岩
营山太蓬山:万丈深渊上的冒险盲拍
第二章 嘉陵江畔:顺江而下的石窟遗存
广安冲相寺:古镇烟火滋养的隋唐造像
武胜石佛寺:没有头的宋代接引佛
潼南千佛崖:挖掘机意外挖出唐代造像群
合川二佛寺:险滩边的蜀中第二石佛
第三章 川西坝子:南方丝路的山野妙相
蒲江飞仙阁:丝路古道边的盛唐飞仙
丹棱龙鹄山:唐代女道士的险峰妙笔
丹棱郑山、刘嘴:遗落深山的唐代古寺
名山看灯山:纸板画的佛头
洪雅阿吒山:空山古寺中的女尼文管员
洪雅苟王寨:在古寨天险陪伴石像的一家人
夹江牛仙寺:桑田茶园中的唐代造像群
仁寿石院寺、杀人槽:鲜为人知的唐代造像龛
仁寿牛角寨:乐山大佛的蓝本
仁寿坛神岩:物是人非的唐代道教石窟
第四章 成渝古道:巴蜀走廊的造像之风
龙泉驿大佛寺:守护“天落石”五十多年的民兵连长
遂宁梵慧寺:遗落山林的神秘大佛
内江般若寺:松柏古寨与无头十八罗汉之谜
内江东林寺:脚手架里的唐代千手观音
资中秦家岩:见证南宋历史的山野大佛
乐至睏佛寺:兄弟接力守护的唐代卧佛
第五章 安岳石窟:承上启下的“中国石刻之乡”
安岳千佛寨:生活在唐代石窟里的老夫妇
安岳卧佛院:稻香深处冠绝全国的盛唐卧佛
安岳华严洞:睡在宋代石窟里二十多年的文管员
安岳茗山寺:隐在深山的绝美宋代造像群
安岳孔雀洞:曾经栖息在农家厨房的宋代孔雀明王
安岳塔坡大佛:夫妇相传守护的华严三圣像
第六章 大足石刻:中国石窟的辉煌篇章
大足尖山子:大足石刻的开山鼻祖
大足千佛岩:雕刻在“石桌子”的罕见明代石窟群
大足石篆山:儒释道三教造像汇集共处
大足石门山:至今未破的国宝盗窃案
大足宝顶山:世界文化遗产的绝壁重光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
上海光启书局有限
上海《理财周刊》社有限
以专业学术打造品牌
以社会责任引领阅读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文章
- 连续更新2013最好看的恐怖经历!:广东道教法事符咒灵符
- 五一小长假独骑电车往返二百里远去平山县直攀林山参石窟并念佛有感:平山县超度
- 为什么中国的电影越来越不好看:为什么中国不发扬道教
- 周大福、周生生都有哪些硬金款式,漂亮好看?时尚减龄又不贵:道教最厉害的护身咒
- 十二星座中最好看,有颜值,有能力,三观最正的星座是哪个?:十二符咒的能力
- 大理国的朝贡及其影响:合川道教
- 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的两个中国人,令西方人闻风丧胆,不战而降:合川道教
- 一座迷人的夜之城一重庆的洪崖洞,带你五天四夜游遍重庆:合川道教
- Power Up Plan|川北蜀道线正式贯通:合川道教
- 长江水里到底藏着多少神秘传说?在重庆,无头巨佛也不算多魔幻:合川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