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圣地茅山经历过怎样的发展和变迁?:茅山
许多的小说、影视剧在涉及玄秘的“法术”时,往往会冠以“茅山”的名号,久而久之,“茅山术”成为了具备驱鬼、画符、念咒等门类的全能法术茅山。而现实中的茅山虽然没有那些神仙法术,但仍然是座道家名山,被称为“上清宗坛”,那么,作为道教圣地的茅山经历过怎样的发展和变迁呢?
看看茅山的风景,便会知道为什么许多追求清心的修道之人会选择在此处修炼了茅山。它位于今天江苏省常州市以西、镇江市以西南之处,面积达到五十多平方公里,可谓广大。其山峰连绵蜿蜒、重峦叠嶂,山上植被茂密,常年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其自然风光如此美丽,自然引得无数道家子弟“竞折腰”茅山。根据南朝时著名医学家和炼丹家陶弘景的《真诰》所述:“昔高辛时有仙人展上公者,于伏龙地植李,弥满其地。后有郭四朝,又于其处种五果。”也就是说,早在五千多年前,五帝之一的帝喾统治天下时,就有一位名叫“展上公”的仙人在句曲山伏龙地,也就是今天的茅山镇玉晨村处修炼。
而“茅山”这一名称的由来,则见于《梁书》,书中解释道:“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此掌山,固谓之茅山茅山。”汉朝时,咸阳有姓茅的三兄弟得道后来到此处,所以此处改名茅山。东晋时期,著名道学家之孙,有“天师”之称的葛洪在茅山的抱朴峰修炼。
葛洪的医学成就非常高,甚至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表示,她关于青蒿素的灵感就是来自于葛洪茅山。但在道教领域,他更为知名的是其道学思想和著作《抱朴子》。这本奇书阐释了道家哲学,建立起神仙的理论体系。后来葛洪前往广东罗浮山修道,并在那里创建了南派茅山。
与南派茅山对应的,当然就是北派茅山茅山。一说是东晋时的杨羲、许谧两位大师编成了《上清大洞真经》,从而开创了“茅山上清派”,一说是宗师陶弘景建立了茅山派。他将茅山作为“本山”,奉前文中得道的三位茅姓仙人为祖师。
唐代的皇帝自称是老子李耳之后,大力推崇道教,茅山发展也到了顶峰,据称当时山上修道者众多,达到了“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的巨大规模茅山。宋朝时,统治者也借道教神化自己来巩固统治。宋徽宗赵佶非常崇信道教,便让道箓院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
在宋代,道士能够和皇帝进行书信往来,皇帝为了表示对道教的虔信,便封赏茅山道士,修建宫殿庙宇,并亲自为其题字,最著名的便是淳祐九年(1249),宋理宗为茅山御笔亲题的“上清宗坛”四个大字茅山。在唐宋时期,茅山的发展是非常顺利和迅速的。
后来,北方的全真教等各教派南传,逐渐和茅山派合流,许多其他门派的道教大师也来到茅山修道茅山。原本的茅山派渐渐演化并归于全真派之下的分宗。到了近代,先是国民政府对道教进行打压限制,后是日本侵略者对茅山进行残忍劫掠,茅山道教差点就毁于这些灾难。
建国后,茅山在宗教信仰自由,及发扬传统文化的浪潮下重现生机,逐渐恢复了曾经的辉煌茅山。虽然如今修道者比曾经少了许多,但我们仍能经常在看到奇门遁甲、画符念咒的场景里看到它的名字。茅山对于中国道教的发展,不管是作用还是影响都十分巨大,尽管屡遭灾难,但仍然延绵相续,源远流长。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