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箓与咒语的初步探讨:符箓
道德经
道教符箓与咒语的初步探讨
符箓与咒语,是道教特有的主要法术符箓。在道教的文献中,有关符咒记述多不胜举。道教中把书符念咒作法之则,称为“符法”、“道法”。或简称“法”。
道教法术的内容非常庞杂,包括符箓、咒术、手印(指诀)、禹步(天罡)、禁法、雷法、隐形法、分身法、占卜、风角、星算、三棋、九宫、八卦、龟策、望气、占梦、推命、看相、堪舆风水、术数、奇门遁甲、乘桥、扶乩、降鸾等符箓。在这些法术中,尤以符箓、咒语为要,故社会上称修持法术的道士为符箓派。可见,对符咒的研究,是打开道教法术奥秘的一把钥匙。本文专此而论。
一、符箓的由来与演变
符箓之源,出于古时巫师符箓。它在我国远古时代即已有其传说了。《龙兔河图》云:“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黄帝出车决曰:蚩尤无道。帝讨之,梦西王母遣人以符授之,帝悟立坛而请,有玄龟衔符从水中出,置之坛中,盖自是始传符箓。”
也就是说,早在黄帝时期便有了立坛、求神、授符等巫咒风俗符箓。据《周礼•地官》记载,当时已将写有籀篆文的竹片或木片叫做“符节”,用作进出门关的凭证。这与后世道教将符用作交通鬼神的工具一样,符不过是符节衍化之形态。至战国时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导致天人感应思想的发展。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谓邹衍深观阴阳消息,认为上天垂象,圣人则之,“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符箓。”所谓“符应”,即天降的祥瑞异象与人事的感应。这种符应观念的产生,也给道教符咒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符箓的形成,似在秦汉之际符箓。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即收有我国早期的符箓。《续汉书•礼仪志》云:“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刘昭注:“桃印,本汉朝以止恶气,今世端午以彩缯篆符。”《淮南子•诠言》许慎注说:“鬼畏桃,今人以桃梗径寸许,长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攘灾之辞。”这种写上祈攘之辞的桃板,书有篆符的彩缯,它们既可止恶得福,又能驱邪避鬼,毫无疑问,这就是最原始的符箓。
道教兴起之初,便学会了这种巫术,并且把符与谶纬家的图谶合二为一符箓。俞正燮《癸已存稿》云:“符,汉时有印文书名,道家袭之。”是说符于汉代在社会上流行起来,被道士袭用为法术。早期道教就是利用符咒之术传道创教,为人治病解厄。据《后汉书》载,张陵学道四川鹤鸣山中,“造作符书”,《汉天师世家》记述张陵创立道教的过程,谓其初居四川阳平山,“感太上授以经箓之法”。又归洛阳北邙山修炼,“有白虎衔符至座隅”。暨访西仙源,“得制命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于壁鲁洞”。
这里所说的“经篆”、“符”、“秘文”,即为早期道教所传的符箓巫术符箓。文献《三国志•张鲁传》云:“鲁据汉中独立,行五斗米道。以符水治病,致米一斗,疾苦立愈,奉者甚众。”又讲述张角太平道行持:“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疗病。”此后符箓之术遂成为道教的主要方术,流传近二千年,而被社会广泛接受。
严格地讲,符和箓是不同的符箓。符,亦称“云篆”、“符字”、“八显”、“玉字诀”、“皇文帝书”、“天书”、“龙章”、“凤文”、“玉蝶金书”等。是一些笔画屈曲、似字非字、图文相合的合壁物。道教声称符是天神所降,精气所成,有治病、镇邪、驱鬼、召神的神效。《太平经》卷一百八曰:“戒除疾病而大开道者,取诀于丹书吞字也。”《抱朴子•登涉》称,将符丹书于桃木板,钉板于门或梁柱上,鬼魅不敢近;佩戴符箓入山,可以辟百鬼猛兽。《云笈七签》卷七曰:“一切万物莫不以精气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精气行乎其中。万物既有,亦以精气行乎其中也。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精气者也。以道之精气,布于简墨,会物之精气,以却邪伪,辅助正真,召会群灵,制御生死,保持劫运,安镇五方。然此符本于结空,太真仰写天文,分置方位,区别图象符书之异。符者,通取云物星辰之势。书者,别析音句铨量之旨。图者,取灵变之状。然符中有书,参似图象,书中有图,形声并用。故有八体六文,更相发显。”
箓,又称“法箓”符箓。通常指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法术的牒文,内容主要有神真的名讳、形貌、符咒等。道教认为箓文是由先天灵气演衍而成,《正一修真略仪》曰:“神符宝箓,其出自然,故于元始赤明浩劫之初,浑茫之际,空中自结飞玄妙气,成龙篆之章,乃元始神尊化灵应气然也”。故修行者必须受篆,其重要意义正如《洞玄灵宝课中法》曰:“箓者戒录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入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篆,然始费真。”道士内炼与施法时,主要依靠驱使箓文中的神真,方能炼化成真,拔度生灵,救济困厄,所以必须熟习箓文内容,才能成为道教法师。
从东汉到南北朝时,对法箓的崇拜盛行社会,史载皇帝受箓之事历代相传不绝符箓。隋唐以来,道士与民众仍推崇符箓咒术,他们相信奉行法箓,就能得到神祇的保护,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扰,符箓成为道士法师辅正驱邪、治病救人、助国禳灾的主要手段。因此,在道门内视为瑰宝,不是亲信弟子,不能传授;没有得一定法箓地位的道士,也不能授与。
为此,制定了严格的授受规则、礼仪程序符箓。《隋书•经籍志》曰:“其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箓》,次受《三洞箓》,次受《洞玄箓》,次受《上清箓》。箓皆素书,纪珩天曹打属佐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唐张万福《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曰:“凡人初入法门,先受诸戒,以妨患止罪。次佩符箓,制断妖精,保中神气。次受五千文,诠明道德,生化源起。次受三皇,渐登下乘,缘粗入妙。次受灵宝,进升中乘,转神入慧。次受洞真,炼设归元,还源反一,证于常道。”
道教以符箓为沟通人神之间关系的信息渠道,认为符箓是意念与精气的载体,是天地变化、气运流转的记录卡,因此具有召神劾鬼、镇邪扶正、炼化成真的神奇作用符箓。符箓的种类非姑多,各有各的用场,各有各的结构。《抱朴子•遐览》中所载符图名谓甚多,有自来符、金光符、太玄符、黄帝符、延命神符、九天发兵符、大捍厄符、消灾符、通天符、禹娇符、八卦符、胜符、采女符、六甲通灵符、治百病符、厌怪符等大符,其他小符夕不具载。并曰:“郑君言符出于老君,皆天文也。 龙通于神明,符皆神明所授。”从符箓的名称,大致可以推知其所具有的作用。
入宋以后,符咒之术得到了新的发展符箓。道教中人将内竹与符咒相结合,以丹道为本,以符咒为用,“静则金丹,动则霹雳”,从而形成了以雷为力量源泉,以役使雷神诸神为特征的雷法。道教中人用于征服恶鬼邪神,视之为效力强大的法术。据载能天人感应,用之能呼风唤雨,放电召雷,能降魔驱邪,治病救人,具有非凡的功能。大量符咒、雷法名作的出现,如《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灵宝无度人上经大法》、《上清灵宝大法》、《三天玉堂大法》、《道法会元》、《紫书大法》、《清微元降大法》等,即为符咒、雷法大丛书。从而符咒之术大盛于世,历元明清而经久不衰,至今在台湾的道士,仍然非常重视这类法术。
本文原创自“符咒算命网”,转载请注明出处符箓。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