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宫

宿州城隍庙 传承六百年,城隍庙请财神,拜什么城隍爷比较灵,城隍殿请太岁护身符咒.

admin    2021-01-18    1012
宿州城隍庙 传承六百年,城隍庙请财神,拜什么城隍爷比较灵,城隍殿请太岁护身符咒.

仲夏夜的宿州老城,尽显古色。


城隍庙旧址北,环城路两侧的灯藏匿在梧桐树下,整片区域光线昏暗。


扩建后的地藏庙大殿,飞檐翘角,月光笼罩,檀香阵阵。


护城河悄无声息地流淌着,路上行人、车辆渐少,仅剩数家龙虾馆和古玩店开门迎客,小餐馆冒着热气,古玩店的老板睡意阑珊。


盘桓在城隍庙附近的巷子都很窄,也很安静,那是一个城市童年的模样。自南向北,由西而东,城隍庙巷、白虎巷、青龙巷、庙西街、庙东街、大寺巷、书院巷、竹竿巷、九道湾、武道庙街,星罗棋布。单看巷名,便觉诗意。


居住在此的“老宿州”,很晚入眠。他们拿起蒲扇,坐在街头巷尾,聊古今,话人生,谈城隍变迁。


宿州城隍庙 传承六百年,城隍庙请财神,拜什么城隍爷比较灵,城隍殿请太岁护身符咒.

城隍庙商业街区。


自明代始,每一座中国的城,都拥有自己的守护神灵——城隍爷。这神灵的原形或是城市英雄或是远古神祇。


城,高墙也,隍,护城壕也。封建时期,人们建造城隍庙宇,期望打通人神沟通渠道,借助“神灵力量”,护佑家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数百年间,宿州城隍庙的规格建制不断变化。烽火春秋,城隍庙经历两次大规模拆迁,昔日庙宇不在。然而,一座庙与一座城,渊源颇深。


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


如今,宿州城隍庙化身一处符号,一段城市守护的印记。


老城地标中,古城墙展现宿州历史之厚重,木牌坊连接旧衙门,大河南街承载繁华,老槐树视为文化之根,城隍庙更像一颗护城之心。


宿州酷暑难耐,室外气温突破40摄氏度。


早晨7点,47岁的朱平在城隍庙巷(今文化街)北头摆起冷饮摊。所谓“女承母业”,20年前,朱平的母亲刘美荣经营此项生意,那时,摊点对面是城隍庙商场的门楼,门楼两侧的石狮庄严气派,行人往来如织。

宿州城隍庙 传承六百年,城隍庙请财神,拜什么城隍爷比较灵,城隍殿请太岁护身符咒.

城隍庙巷(今文化街)北头,朱平经营着她的冷饮摊。


上午8点,57岁的刘希惠居住在城隍庙巷二楼西侧,她穿过天桥,到达东侧另一栋房屋。两侧通道堆积废旧物品,只能侧身行走。1997年左右,城隍庙巷商业街建成,刘希惠分到两套住房,东侧一套用于服装加工。


下午5点,53岁的崔武忙得不可开交,他的烟酒店开在庙西街上,生意兴隆,顾客多为城隍庙老友。崔武做事精炼果敢,当其聊起幼年往事,说到人民剧院、曲艺厅、四眼井,顿时口若悬河。


下午6点,62岁的陈翠萍站在武道庙街,指着庙正街与武道庙街交叉口,回忆位于此处的“一步两桥”。陈翠萍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她来到城隍庙粮站工作,随后在此定居。旧时城隍庙以北地势低洼,有河沟穿过,沟上设有两座石砖堆砌的小桥,成人一步便可跨过。


晚7点,70岁的胡万良拎着晚餐的食材,穿过狭窄的竹竿巷。他满头白发,步履蹒跚。据他回忆,竹竿巷向西连接大寺巷,如今,大寺巷已埋在地下……


从宿州城隍庙的一天,可以窥到万千世界。茫茫人海,每人皆有守护之事,或是一份职业,或是一份愿望,或是一份信仰,或是一座城的记忆与荣光。



- 少年 -

功施社稷  代天理物

时代:明清 

主要建筑:城隍庙大殿 城隍神周西园坐像 东西廊坊


“顾名思义,城隍庙内供奉城隍神。”胡万良生于大寺巷,幼年时期,他常去宿州城隍庙大殿,那时,大殿仍立有城隍神坐像。


城隍,起源于远古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


古代筑城者认为,与人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灵存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随后,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神系,称其为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亡魂,主掌阴间司法。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皆建城隍庙。


宿州城隍庙 传承六百年,城隍庙请财神,拜什么城隍爷比较灵,城隍殿请太岁护身符咒.

明代城隍神画像。


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朝廷下诏,加封京都及天下城隍,并严格划以都、府、州、县四级,城隍下辖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阴吏。


“每一座城,都有一位单属于这座城市的城隍神,不过,城隍神的传说多由后人附会而来。宿州城隍神名叫周西园,记载他的文字很少,集中在《光绪·宿州志》卷三十六中。称此人为韩村增生,名全翰,一生廉正,年七十六岁终。”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鄢化志释疑,“增生”类似于明代科举考试的补招生。


鄢化志翻阅宿州古籍,认为宿州城隍信仰由来已久,汉唐时期便已兴盛,有史记载的城隍庙建于明朝。


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宿州始建城隍庙。后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至1457年,宿州知州黎用显建成此庙。


在宿州,若一处建筑群固定地理位置,后世翻建、复修不出其右。


明朝建设的城隍庙在州治东,城池内北部偏东,临街坐北朝南,有正殿,后殿各五间,穿堂三间,中仪门五间,左右神司各十七间,庙祝房六间。


明清时代,宿州每逢传统节日,城隍庙热闹非凡。入夜后,庙宇灯火璀璨,舞龙舞狮者神采奕奕,行人往来于仪门两侧,父母带着幼儿,走进大殿,双手合十,求仙拜佛。城隍神塑像立于大殿中央,俯视城池,香火鼎盛。


明朝建成的城隍庙毁于清末大火。


公元1912年,社会各界集资重建宿州城隍庙,建筑规模是周边州县(亳、泗、濠、颍)最为华丽壮观之庙宇。


宿州城隍庙 传承六百年,城隍庙请财神,拜什么城隍爷比较灵,城隍殿请太岁护身符咒.

明清时期的城隍庙。周映雪 绘


建成后,庙宇规模及格局为三路三进庭院,以中路为轴线,青石板铺设,左右两翼对称,中主建筑即“大雄宝殿”,气势雄伟。


其临街是一排三个门洞的石牌坊,坊前两侧石狮子和旗杆对称而立。牌坊往里是琉璃瓦顶的拱门楼,三个门洞,门两旁各有一匹泥塑的高头大马及手牵缰绳的马童。通往后边的甬道两旁有(西)三皇殿、灶君殿,(东)老君殿、鲁班殿。


进山门后可见戏楼。戏楼琉璃瓦顶,飞檐斗拱,檐牙高啄、雕梁画栋,石柱上有“福禄寿喜”浮雕。戏楼北边是金碧辉煌的大殿。殿内塑慈善威严的城隍神周全翰正面坐像,两侧塑有牛头、马面和手持铁链的黑白无常。


正殿有一把算盘与一面镜子。算盘,传为阴世计算人间善恶报应用。镜子,又叫“孽镜”亦称“业镜”,指冥界照映众生善恶的镜子。门柱楹联:“算盘即在眼前,莫到犯了罪来,方和加减;孽镜正悬头上,但要过得意去,也肯慈悲。”


大殿后院是寝宫,东西两侧各有前后两个小院,共四个道院。东西两廊还各有一排南北走向的房舍,供着造型精美的泥塑神像。


公元1931年,拆除后部西侧的两个道院,改建彰善舞台(人民剧院前身)。公元1938年,侵华日军轰炸宿城,城隍庙大部分建筑被毁。


现年96岁的梅焕亭,自小在宿城长大,虽上年纪,思维不乱,他曾亲眼目睹城隍庙的繁华。


梅焕亭叙述,解放前,城隍庙主要供市民求仙拜佛,祈福一座城池平安无灾。立城隍神,使人有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庙内亦有民俗活动,场地类似于北京的“天桥”。



- 壮年 -

唱念做打  曲艺江湖

时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主要建筑:人民剧院 曲艺厅


有城隍庙处,必有戏楼。古人在大殿前搭台唱戏,敬奉城隍神。


新中国成立后,宿州城隍庙成为戏班、曲艺大家活动的舞台。戏里戏外,百态人生,名角辈出。


“带小孩的赶快进场喽——今天请来外地京戏名角徐泽民,有关公的武戏,站票一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张啸安担任剧院“班主”。何秀兰负责人民剧院票务工作,大戏开场前,她摆好场次告知,吆喝着行人听戏。


人民剧院建于城隍庙西北隅,南北走向,草顶加盖,设长条木凳为座,座前有木条桌,上有铁圈挂钩,可放茶杯。开演前观众可取索茶杯,落座饮茶看戏,服务员不时来续水,演出散场前收取茶资。


何秀兰所言非虚。徐泽民登台亮相,技惊四座,他一捋髯口,竖起大刀,目光凝聚,关公神形兼备,台下一片叫好。孩子们围站在舞台四周,聚精会神。


幼年时,崔武与陈翠萍都到人民剧院听过戏。“人民剧院的围墙不高,小孩子都从外墙翻过去,我小时候看戏,也不用交钱。”崔武笑道,人民剧院可谓“老宿州”文化娱乐首选目的地。剧场多为京剧演出,优秀的剧团可连唱数周。剧院也放映电影,此乃后话。


一时间,人民剧院戏曲名家不计其数。


梅派知名京剧演员王苓秋、曹婉秋、新艳秋和童芷苓多次登台表演。特别是王苓秋的《红娘》、《玉堂春》影响巨大,当时有顺口溜:“王苓秋一走,病倒十九;回头看一看,起来一大半。”可见痴迷的程度。


1963年,安徽省财政拨款上万元,改建人民剧院,建筑改为砖木结构,可容纳观众千人,其中楼座90余人。剧院白天放电影,晚上演戏,豫剧、坠子戏等各剧种剧团在此演出。


宿州城隍庙戏班名角、曲艺大家各领风骚,拼凑语言艺术的江湖。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城隍庙北侧空地上热闹非凡,淮北大鼓、柳琴、丝弦和道情等曲艺形式汇聚,随后成立曲艺社,搭建简易的曲艺厅,结束露天说书的历史。


和人民剧院演出不同,曲艺厅先聚听众,听众依据喜好,酌情付钱。这种演出方式考验表演者个人魅力。 


“未从开书问一问,问一问在座的老少宾朋。问问您爱听文来爱听武,爱听奸来爱听清。爱听文的包公案,爱听武的杨家兵。爱听奸咱唱铡国舅,爱听清来咱唱十四王爷海罡风。”说书艺人中,分“读书派”和“表演派”,王宪斌取两派之所长,独领风骚。


他身着长衫,醒木一拍,鼓点一敲,出口成章,声音洪亮,书中故事情节交代清楚,历史人物活灵活现,是非善恶分明。


“现年50岁以上的‘老宿州’,多是听王宪斌的评书故事长大的。”崔武与陈翠萍回忆道,讲到故事精彩处,王宪斌加以肢体动作,引得听众鼓掌叫好。


听过王宪斌评书《济公传》的孩子,童年多将神通广大的济公视为效仿对象,立志抑恶扬善。听过王宪斌评书《岳飞传》的孩子,童年多将岳飞视为忠义英雄,一身豪气。


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曲艺厅附近设立城隍庙菜市场,随后,曲艺厅拆除。


宿州城隍庙 传承六百年,城隍庙请财神,拜什么城隍爷比较灵,城隍殿请太岁护身符咒.


- 暮年 -

商铺云集  庙宇不存

时代: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主要建筑:城隍庙商场 文化街 百货大楼 夜间门市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宿城开发建设城隍庙商场,拆除人民剧院。


“同志,劳驾您,给我拿包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宿城入夜后,坐落在城隍庙巷西北角的夜间门市部正常营业,这是整座城市唯一的夜间商店。


门市部一间门面,通常一位售货员值班,风雨无阻。货架上的物品却很齐全,主营烟酒百货。物资匮乏时代,夜间商店在黑夜中亮起了一盏灯,给一座城市带来温暖。


百货大楼紧靠夜间门市部,大楼仅两层,已是周边最高建筑。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宿州城隍庙的“城市守护”功能削弱,其商业中心地位增强。


1987年前后,宿州城隍庙进行拆迁重建,原先城隍庙大殿、戏楼等庙宇不存,改建古典式城隍庙商场。


商场紧靠胜利路,门楼坐北朝南,建筑黑砖白墙,整体风格沿袭古风。商场内,小吃店、服装店一字排开,整齐有序。


越过城隍庙商场,继续向北走,便可到达城隍庙菜市场。从清晨到傍晚,菜市场人声鼎沸,卖鱼的、卖肉的摊点吆喝声不断。然而,菜市场常积水,阴雨天气,泥泞难行。


宿州城隍庙 传承六百年,城隍庙请财神,拜什么城隍爷比较灵,城隍殿请太岁护身符咒.

坐落在城隍庙北侧的地藏庙。


地藏庙位于城隍庙菜市场西北角,继续向西,有一条曲折的小巷,名叫九道湾。


宿州人古朴直肠,老城街道直来直往。九道湾是一个例外,它曲折回旋,连接宿城北大门——拱辰门。


“正对着菜市场,有一口四眼井。井四周被绳子磨出痕迹,这口苦井养活了城隍庙人。”崔武对挑水一事记忆犹新。他说,1982年以后,一户蔡姓人家通了自来水,随后公开售卖,售价一桶一分钱。


“城隍庙商场古色古香,市民游玩,常在门楼前拍照留影,成为一个时代宿州人的集体记忆。”朱平和刘美荣回忆,城隍庙商场建成后,1992年,城隍庙巷开发商业街。


开发后的城隍庙巷称为文化街,长75米、宽6米,南接中山街,北靠胜利路,东西两侧3层建筑。其中,一层为普通店铺,二三层为住宅或书画装裱店。


自北向南,走在文化街上,各类店铺门牌引入眼帘,有纹身店、奶茶店、面皮店、美容店、台球馆、服装店、宾馆……


一条老街,容纳社会各行各业。


二十余年间,文化街规格未变。街内房屋切割成各个小块,住宅和商业街区相混,格局和上海的亭子间、香港的劏(音“趟”)房类似。各楼层交错相连,房屋看似狭窄,别有洞天。


“在此工作十年,我深刻感受文化街的建筑特色。”丁杰的书画装裱店开在文化街西侧2楼,穿过店铺,可见四周围拢的楼层,遮雨棚搭在一二层楼中间,住户门前晾有衣物,店铺门前堆有存货。各楼层电话线、网线交错,整个区域紊乱复杂。


丁杰和刘希惠同样感叹,文化街的兴衰和城隍庙密切相关。


1997年前后,城隍庙商场再次进行改造,拆除原古典式建筑,改建现代商业区。


昔日古色建筑不存,文化街也开始没落,顾客骤减,商品销量不温不火。“城市化进程中,一座古老的建筑和一门行业一样,会逐渐被时代淹没。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守。”刘希惠不再进行服装加工,但她的缝纫技艺得以保存。


宿州城隍庙 传承六百年,城隍庙请财神,拜什么城隍爷比较灵,城隍殿请太岁护身符咒.

城隍庙北的护城河夜晚灯火通明。



守望新生

1997年前后,宿州城隍庙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拆迁,在庙宇旧址上,新建多栋6层商品住宅。一二层为门面,其余为住房。


如今,行走在城隍庙商业街区,还能感受到城隍庙最初的建筑架构。三条南北向的街道沟通胜利路和武道庙街,和原庙东街、庙正街、庙西街位置相仿。


正街入口立有牌楼,牌楼上写“城隍庙”三个大字。经风吹日晒,牌楼水泥板大量脱落,裸露出里面的木板,凸显沧桑。


商业区分为三部分,现代气息与宿州老味相融。电子商场靠近胜利路,鞋业批发的店铺位于中心区域,饭店和鱼档衔接武道庙街。不少饭店直接以“老地方”命名,主打“情怀牌”。


宿州城隍庙 传承六百年,城隍庙请财神,拜什么城隍爷比较灵,城隍殿请太岁护身符咒.

北环城路夜景。


诚然,城市中,一处古建筑群消失,身为市民,应知其历史。


宿州人视城隍庙为“长辈”。早年间,长辈呵护晚辈,助其平安成长。待长辈上了年纪,腿脚不便,容颜苍老,晚辈反过来帮扶长辈,并以此为傲。


刘美荣80岁了,她再也没有精力看摊,空闲时间,常来城隍庙巷街头,回味曾经奋斗工作的地方。女儿朱平主动担责,以此摊点谋生,养活两个上学的孩子。


刘希惠的孩子考上大学,她自豪地说,孩子生于城隍庙巷,走出巷子,身上具备了宿州的文化气息。


崔武最爱和城隍庙邻居们聊天,聊天时,他感到时光倒流,皱纹散开,青春归来。家长里短、婚丧嫁娶,这些话题构筑起城隍市井文化的精髓。


陈翠萍从城隍庙粮站退休,母亲和婆婆身体安康。2017年,她将婆婆接到家中,共享天伦。


胡万良老有所乐,常逛菜市场,尝试新鲜事物,领悟晚年生活……


筑一庙,守一人,守一户,守一巷,守一城。


纵使城隍庙宇不在,城隍文化早已经融入衣食住行中。宿州人将这份文化力量凝结,守望新生,渗进血液,世代传承。


城隍庙周边老街小巷


城隍庙巷:城隍庙巷位于宿州市百货大楼东侧,南接中山街,北靠胜利路,长75米、宽6米,如今是一条有名的商业步行街。城隍庙巷因城隍庙而出名。


地藏庙巷:地藏庙巷位于东方宾馆东侧,城隍庙西边,从地藏庙门到胜利中路的一条南北巷。全长160米、宽6米。因巷北端有地藏庙而得名。地藏庙正在修复扩建,是目前宿城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庙。


大寺巷:大寺巷位于城隍庙东侧,原宿州市工会所在地西侧,南靠胜利路,北接武道庙街,是一条南北小巷。长200米、宽15米。因古代里面有座庙,叫“圣果寺”而出名,现已开发不存。


竹竿巷:竹竿巷位于城隍庙东,东连书院巷,西接大寺巷的一条东西巷。长130米、宽2.5米。竹竿巷顾名思义是过去的竹竿行,因巷内卖竹竿而得名。另一种说法为该巷西头大、东头小,又直又窄,酷似竹竿。


武道庙街:地藏庙巷至药店巷,长500米、宽5至7米。因武道庙而出名。


书院巷:书院巷南连胜利中路,北接环城北路。长370米、宽7.5米。所谓书院巷,相传巷内有圣人书院,有圣人在这里教书育人,是古代道人传道、学子求学的地方,也曾举办过乡试。又一说是因巷内原是秦姓“培阁院”书院,故名书院巷。该巷曾一度改名为“青年巷”,1982恢复原名。


青龙巷、白虎巷:青龙巷位于宿州一小东侧,白虎巷位于宿州一小西侧。南接中山街,北连胜利中路。白虎巷接近城隍庙巷,现已开发不存。

宿州城隍庙 传承六百年,城隍庙请财神,拜什么城隍爷比较灵,城隍殿请太岁护身符咒.

本文链接:https://35gh.com/post/%E5%AE%BF%E5%B7%9E%E5%9F%8E%E9%9A%8D%E5%BA%99%20%E4%BC%A0%E6%89%BF%E5%85%AD%E7%99%BE%E5%B9%B4%2C%E5%9F%8E%E9%9A%8D%E5%BA%99%E8%AF%B7%E8%B4%A2%E7%A5%9E%2C%E6%8B%9C%E4%BB%80%E4%B9%88%E5%9F%8E%E9%9A%8D%E7%88%B7%E6%AF%94%E8%BE%83%E7%81%B5%2C%E5%9F%8E%E9%9A%8D%E6%AE%BF%E8%AF%B7%E5%A4%AA%E5%B2%81%E6%8A%A4%E8%BA%AB%E7%AC%A6%E5%92%9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