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宫

滴血的大朝代:1368-1398的政治困局与人性解读(4):防小人符有用吗

admin    2022-10-12    134

5.被“绞肉机”粉碎的相权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防小人符有用吗。中国人形容过年的隆重,除去“万象更新”之外还有一个词:普天同庆。所谓“庆”表面上看是一种仪式,其实一招一式走到最后,都归结为很实惠的感官感受:一个是吃,一个是玩。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两样都是平日里无缘消受的。最好的东西都集中在这几天里吃,而且是借助了“年”的名义,堂而皇之。

这一天,朱元璋的心情也是格外好,他坐在奉天殿内正接受群臣朝贺,然后是大宴群臣防小人符有用吗。而那些高级官员的太太团们则到坤宁宫拜见马皇后,然后一起进餐。胡惟庸夫妇自然排在群臣和命妇之首,可是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胡惟庸显得心事重重。

也就在不久前,京都的街面上发生了一桩令人震惊的交通事故防小人符有用吗。起因是胡惟庸之子骑马逛市场,马突然受到惊吓在街上一路狂奔。风驰电掣中,那些来不及避让的行人被撞得东倒西歪。胡公子的骑术本就不高明,在马上几番颠簸就失去了平衡,一头撞在前面的车子上,就一命呜呼。

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一起交通事故,就因为死者是胡惟庸的儿子,才引起舆论哗然防小人符有用吗。由于找不到马受惊的原因,胡府随从就将车子的主人强行带离现场,然后一通棍棒将无辜的车主人活活给打死了。这些年来,不知处理过多少棘手的政治、经济事务的胡惟庸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应对。他之所以不敢高调处理此事,是因为他已经预感到朱元璋有可能会从这件事上寻找突破口,重新整合权力布局。

非常时期,他不得不那么做防小人符有用吗

打破所谓的权力平衡

随着元朝势力一路向北败退,天下大局这时候已经趋于稳定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认为削夺中书省宰相职权的时机已经到来,该到动手的时候了。当然促使着朱元璋手起刀落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形势逼人紧。新朝建制,那些手握重权的开国功臣们也开始尝试着将自己的权力触角伸向不该去的地方,这是最让洪武皇帝无法忍受的。

朱元璋决定出手,而且准备出重拳防小人符有用吗。他将目标直接指向相权,要借此机会将那些分散在丞相手中的各项权力夺回到手中,对帝国的权力系统进行重新布局。这时候,废除中书省已经箭在弦上。

夺回相权,意味着要动一动那些功高盖主的开国功勋,这是一件让朱元璋很头痛的事,也是每一个开国君主都会遇到的最大难题防小人符有用吗。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后,也将裁抑相权作为王朝的长治久安之策。宰相见皇帝时从坐着改为站着的规矩,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宰相站起来了,可是相权却俯伏在地上,这就是帝王心机所在。那些在帝国第一轮权力分配中捞到实惠的大臣,想要让他们吐出已经吃到嘴里的食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擅自废除行使了千年的政权制度和官僚制度,不符合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要求防小人符有用吗。如果朱元璋想要坐稳自己的大明江山,就不能跳出伦理政治的游戏规则随心所欲。可对于朱元璋来说,不容易的事并不代表做不到。

朱元璋在内心已经做出了一个假设防小人符有用吗,如果这些大臣犯下了国法难容的重罪,那么他这个皇帝不就可以对当下的权力配置重新做出调整吗?

洪武十年(1377年)六月,朱元璋出席了一次廷臣们召开的御前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当着胡惟庸为首的帝国领导班子成员的面说了这样一番话:历史上,那些政治清明的王朝有一个共同特征防小人符有用吗。那就是上下相通,耳目相连;凡是昏暗的朝廷,都是上下隔绝,聪明内蔽。国家能否大治,其实和这点有很大的关系。他经常担心下情不能上达,让他这个当皇帝的无法知晓治政的得失,所以从今以后要广开言路,以求直言。

展开全文

在新任中书左丞相胡惟庸看来,朱元璋这样的政治腔调不过是在为自己捞取一个开国皇帝应有的政治形象而已防小人符有用吗。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朱元璋专门设立了一个官署来处理所有的行政要件,这就是通政司。

朱元璋第一次命令御史们开始巡行全国各地,以此促进下情上达防小人符有用吗。通政使司的横空出世向世人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朱元璋准备在大明的权力躯体上来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或许是要命的手术。

说到这场大手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通政使司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机构?朱元璋为什么要在这上面花心思?通政使司的主要职能就是每天将朝臣们的奏章进行收纳整理然后呈报于皇帝,然后再转交相关职能部门来分别予以处理防小人符有用吗

在建国初期,大明的很多制度都是参考元制而来防小人符有用吗。对朱元璋来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大臣们所呈报的奏章要先经过中书省,其中三分之二的奏章由中书省直接处理,然后按照宰相批注的意见分别发往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及大都督府和御史台等各相关职能部门。如果奏章涉及军政大事,宰相当不了家,那么就要转呈朱元璋这个皇帝来做最后的拍板。

当时的情况是帝国官员的所有奏章都不能插上翅膀飞过中书省这一级,直接摆在朱元璋的案头防小人符有用吗。在丞相们看来,帝国官员的奏章是需要分门别类,区别对待的。哪些内容能够让朱元璋过目,哪些内容不需要让他看见,这并不取决于朱元璋本人的好恶,而是由中书省来决定,也就是由丞相来决定。

作为丞相来说,这是他最乐于享受的一项政治福利;可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也是他在权力运行中最不能容忍之事,这等于在无形之中架空了他的皇权防小人符有用吗

通政使司的成立,是朱元璋破解权力困境所挥出的一记重拳防小人符有用吗。胡惟庸内心有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感,这意味着他以后所迈出的每一步都会异常艰难,都处于朱元璋的监控之下。

通政使司的成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夺权的部门,夺的不是别人的权力,而是宰相的权力防小人符有用吗。制度虽然发生了变化,可是多年来形成的权力程序还在旧有的轨道上运行。帝国的权力系统中虽然出现了一个通政使司,可是宰相制度并没有马上消失。通政使司收上来的奏章还是要送达中书省,由丞相胡惟庸做最后的决断。

朱元璋要想知道朝臣们的奏章都写了些什么内容,最终还得依靠检校们收集的情报防小人符有用吗。检校在无形之中就成了朱元璋安插于中书省的内线,除了监视中书省那些权力大鳄们,就是替朱元璋掌握朝臣们所上书的奏章内容,免得他这个皇帝当成了冤大头。

通政使司在最初成立的时间里并没有在权力系统内担当更多的职责,不过是充当了一个权力偏房的角色,只是作为中书省的秘书处存在于帝国的权力体系中防小人符有用吗

朱元璋当然不能容忍这种状况长期存在,他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的一次廷务会议上,曾经当着六部官员的面说:“皇帝深居宫中,能够知晓万里之外的事,这主要是因为兼听广览,了解民情防小人符有用吗。胡元之世,政令都出自中书省,大小事务都要先关报中书,然后才奏闻给皇帝,元朝又多昏君,才导致民情不通,以至于天下大乱。我要引以为鉴。”

在朱元璋看来,自己要随时掌握天下实情,随时掌握帝国官员的思想动态,就要撇开中书省防小人符有用吗。既然自己已经找到了治国安邦的密码,那么就不会再有丝毫的动摇。朱元璋下诏,诸司今后奏事不要再报经中书省,直接向我这个皇帝奏报就可以了。

朱元璋这种集权的做法,让一个人坐不住了,这个人就是胡惟庸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这么做对胡惟庸手中握着的相权来说,无疑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它从根本上动摇了丞相专权的根基。在此之前,胡惟庸利用手中的相权排除异己,打击政敌,靠的就是旧制中“奏事不许隔越中书”这一条款。

这项制度赋予了丞相极大的权力自由度,他可以任意扣压奏章,欺下瞒上防小人符有用吗。而那些六部长官就是想在朱元璋面前告丞相的御状也不可能,因为他们无权与皇帝直接取得联系。如今颁布实施的新政打破了这一局面,六部官员可以绕过中书省,直接与朱元璋接上头。这样一来,独相胡惟庸的危机感顿生,他的丞相权力正在被朱元璋一步一步地架空。

开国之初,朱元璋对自己的外廷势力还没有完全腾出手来加以梳理,只是在王朝体制的建立上照搬元朝时期的那一套,在中央仍然设立中书省作为辅佐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防小人符有用吗

中书省的权力结构设置是左、右丞相(后改名丞相),秩正一品;左、右丞,秩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其属官有左、右司郎中,员外郎等官员防小人符有用吗

在当时,中书省的权力极大,总领百官,工作事务涉及方方面面,就连帝国的一切命令及章奏也需要中书省呈转颁发,不然就视为违法和无效防小人符有用吗。除了人事任免权、决策权、行政权、监察权、财政权等大小不等的权力,中书省还同时掌管军权、军务。也就是说,靠着中书省一个权力机构的运转,皇帝也就可以不用上朝了。

在这种权力背景下,朱元璋坐在那里,不像是一个皇帝,倒像是一个震慑人的牌位防小人符有用吗。丞相的权力极大,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连后来盛极一时的六部长官也下辖于中书省,成为其属吏。从洪武元年起,中书右丞相徐达就一直是军中的最高指挥官,直到十七年后他死于北京城。

从秦朝创立丞相制度起,排除一些历史时期出现的波折,丞相的权力时大时小防小人符有用吗。丞相制度天生就有缺陷:那就是皇帝和丞相的权力分配问题难以平衡。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因为在王朝制度下,皇帝永远是至高无上的独裁统治,官家集团只能有一位董事长,那就是皇帝,其他人(包括丞相)都是他的打工仔。

历史上先后曾经有过两次皇权与相权的博弈:第一次是汉武帝时防小人符有用吗。汉武帝刘彻一改过去“非有功不封侯”“非封侯不拜相”的权力递增法则,让仅有儒生资格的公孙弘为相。如此一来,宰相在皇帝面前不仅再无居功之傲,反而对皇帝知恩图报。第二次是隋唐之时,丞相之职被分为尚书省、中书省与门下省三大部分,它们各司其职又互相制约。

丞相的特殊性就在于,他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防小人符有用吗。这里涉及一个尺度的把握,如果皇帝太强势,丞相就有可能会经常被换来换去,而且有可能是换一个杀一个。如果皇帝太软弱了,那么皇权就有可能会被相权架空,皇帝就成了政治舞台上的提线木偶。一旦这种局面形成的话,皇帝所能做的只是根据丞相的建议发发圣旨,其他也就不用再操心了。时人可以不知道皇帝是朱元璋,可一定会知道当今的丞相是谁,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现在让胡惟庸独相专权,无疑是朱元璋对自己政治底线的一次试探防小人符有用吗。他这么做就像是一对貌合神离者用假象掩饰他们危机四伏的婚姻,那几乎是一场华丽的冒险。当然,朱元璋的隐忍也是有底线的,那就是胡惟庸的权力触角不可四处延伸,不然的话,他这个皇帝真就成了打酱油的。

朱元璋出身草根阶层,虽然当了皇帝,可还是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防小人符有用吗。在学习前朝明君圣主们治国经验的同时,也以一个草根阶层的立场来观察自己的帝国和臣子。这时的朱元璋会不自主地想起前朝那些实权派大臣,他们在掌权时说一不二,风头甚至盖过了皇位上坐着的那个人。丞相因为权力过大就有可能干预到皇帝的意愿,甚至威胁到皇权。比如东汉末年,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这应该是朱元璋内心深处最大的忧虑,这种忧虑促使着他将会对本朝的权力结构做出重大的改革与调整防小人符有用吗

有人会问防小人符有用吗,既然朱元璋后来废除丞相,为什么当初还要设置丞相?其实朱元璋当初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至少在他心里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形势的需要防小人符有用吗。朱明王朝刚刚建制,百废待兴,需要尽快结束连年的战争阴霾,安抚四海的生灵,巩固新的政权。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不是嘴巴说说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而建立一套制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光需要大量的时间,更需要实践的检验。既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只有先拿旧的体制应付着。

二是国家的需要防小人符有用吗。洪武初期,纷乱的天下还没有刀入鞘、马下鞍,对元朝残余势力的战争仍在大规模进行当中。同时对新收复地区的统治也正在进行当中,一切才刚刚开始。对于一个百废待兴的政权,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人才,治国的人才。这时候设立中书省,授大臣以重权,可以说是新帝国发展的需要。对于朱元璋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能使招揽的人才尽快融入自己的角色当中,并且能够灵活处理各种政务,应对复杂局面。同时这种做法也摆明了朱元璋对大臣们的一种姿态,大家都是从刀光剑影中一路拼杀过来,我们同当患难,同享富贵。作为建国皇帝,这种姿态一定是要有的,无论是出于真心也好,虚意也罢。这样容易形成上下齐心、君臣携手共成伟业的良好局面。

三是个人的需要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当皇帝的时间不长,随着帝国疆域的急剧扩张,原有的统治经验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在一段时间内,朱元璋还没有能力单独有效地处理国家事务。在这种情况下,他所需要的是一个治国的帮手。更何况,在帝国的创业阶段,那些文武大臣们都曾经立下赫赫功勋。朱元璋所要做的,就是根据他们每个人的功勋、才具和特点授以高官显职以平衡权力集团之间的利益。在新政权建立的初期,官僚集团的权势过重,中央权力分散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必经阶段。

从胡惟庸位极人臣之日起,朱元璋所张开的那张权力大网已经到了逐步收紧的时刻防小人符有用吗。在巩固政权时,朱元璋更多地表现人性冷酷的一面,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也杀了一些该杀和不该杀的人。有人私下议论,说他对生命、对人的生存权利、人的自尊采取的是贱视和蔑视的态度。

朱元璋当然不能认同这种观点,他们不是自己,又怎知他内心深藏的那份忧惧不安防小人符有用吗。正是这种不安,让他在很多时候表现出一种喜怒无常的状态,变得怀疑一切。在他这个皇帝看来,体制内的“忠臣良民”太少,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写着“欲望”二字,他们在寻找一切机会蚕食自己所开创的基业。正因为如此,他才要从肉体上将他们逐一消灭。

杀人对朱元璋来说是一件很随意的事,兴之所至,流血千尺防小人符有用吗。这种残忍的性格与他早期的游民经历不无关系,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后,精神感知会变得麻木迟钝,对他人所遭受的苦难会缺少常人应有的感觉,甚至不觉得这是一种痛苦。

一场明暗两面的牌局

在一个君王看来,所谓谁和谁有乡缘,谁是谁的后台并不是最主要的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好像早就看透了这盘棋局,现在的他才是独一无二的执棋者。他也明白,他们会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算计着自己。这么做真的有用吗?只要他这个皇帝单独召见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示以慰藉,许以利益,他们苦心经营了多年的抱团情谊就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这时候,他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拉手拍肩的小动作,都会让面前之人受宠若惊,伏地不起。毕竟利益才是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你心中的欲望之火不熄,就不愁你不投怀送抱,因为他才是利益的主宰。

风乍起,吹皱的不是春水,而是人性深处的一腔欲望防小人符有用吗。朝臣们第一次向胡惟庸发起攻击的时间是洪武九年八月。这时候,胡惟庸已经把那些在官场上的利益盟友提拔到了高级职位上,并且以各种理由和借口将他认为的反对者们赶出了帝国的权力要塞部门。

胡惟庸大肆排除异己的做法令体制内的官员们感到恐慌的同时,更多的是愤怒防小人符有用吗

御史韩宜可在朝堂之上当着朱元璋和满朝文武的面攻击胡惟庸及他的两个盟友,言辞激烈防小人符有用吗。他说,胡惟庸等人悖逆于皇上,僭越了皇权,应该将这帮人全部收监或者斩首。此言一出,朝堂上下一片哗然。这也是朱元璋最愿意看到的一幕。在这场弈局上狭路相逢的他和胡惟庸并没有意识到,拨弄别人命运如儿戏的他们,又何尝不是历史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他们也同样是被历史裹挟着,半推半就着走到了这一刻。

朱元璋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时候,并不愿意打草惊蛇防小人符有用吗。这次事件虽然没有撼动胡惟庸,却引起了他与诸臣的警醒。朱元璋已经察觉到了胡惟庸在权力运行中的失控状态,尤其是当他听说胡惟庸有夺权的野心和阴谋后。他知道,不能再这么继续等待下去,他需要采取措施。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当着六部官员的面训话后,原来中书省辖下的六部就此获得了越过中书省直接向朱元璋汇报工作的权力,这为洪武年中后期的朝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防小人符有用吗

一个体制里,一对一的单线管理是最简单的,放到本朝就成了皇帝——中书省——六部防小人符有用吗。按制度来说,六部在中书省的管辖范围,六部的尚书们应该对胡惟庸负责。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六部可以直接向他呈报防小人符有用吗。这样的话,在六部尚书的管理和使用上,就形成了一种双线模式。在君臣齐心、意见统一的时候还能够保持政务畅通,如果皇权与相权发生冲突,事情就会变得比较麻烦。

尚书任何事情都不能瞒着朱元璋,毕竟他这个皇帝才是真正的帝国一把手;可是他又不能不上报中书省,朱元璋批阅过的条子是绕不过中书省这一关的,最后还得交由中书省来发布防小人符有用吗。如此一来,帝国的权力运行就变成了多头管理,这可苦了那些奔波于皇帝和宰相之间的六部官员。如此繁复的权力程序让他们疲于奔命,往往会造成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朱元璋也看到了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他早就有心在帝国官场掀起一场革命,可一直苦于找不到突破口防小人符有用吗

朱元璋的这场革命终于在洪武十二年正式启动防小人符有用吗。这一年的九月,位于今天越南东南部地区的占城国来使进贡。按照帝国的外交程序,中书省应该在接到这种外交大事的第一时间上报皇帝。可实际情况却是,朱元璋并非按照正常程序从中书省或是礼部那里得到的消息。

消息是出宫办事的宦官带回来的,由于无人接待,占城国使者连宫门都没有摸到防小人符有用吗。由于语言不通,这些外邦使者只好流落街头。这件事让朱元璋勃然大怒,我堂堂大明居然如此对待番邦小国的外交使者,传将出去将有辱大国名声。他当即传唤中书省的两个大佬胡惟庸和汪广洋,责问他们占城国来使事关国体,竟敢隐瞒不报。胡惟庸和汪广洋在这件事上的表现大相径庭,一个急于推卸责任,一个茫然无措。

其实早在洪武九年,汪广洋就发动了对李善长的弹劾防小人符有用吗。这是汪广洋人生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此可见汪广洋最初还是想在大明体制内有所作为的,不然他不会公然挑衅前丞相李善长的权威。虽然以失败告终,可勇气可嘉。

弹劾虽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可是汪广洋在面对李善长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大无畏精神,还是博得了朱元璋的赏识防小人符有用吗。可令人遗憾的是汪广洋并不是一个越挫越勇的人,弹劾李善长的失败对他的打击是致命的。事后他被朱元璋重新调整到中书省,可他的心性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是逆境造就了人,困境磨炼了人防小人符有用吗。这时候的汪广洋已经无意再去困境里磨炼,也无意参与到这场权力斗争的游戏中。多年的宦海生涯,最初的政治理想已经离他渐行渐远。

或许从汪广洋进入中书省的那一刻起,他就怀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那就是朱元璋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包括对他的使用防小人符有用吗。既然他当初能够站出来挑战李善长,那么以后也就有可能再站出来挑战胡惟庸。而朱元璋所看中的,正是他身上所具备的“勇气”二字。

汪广洋的存在于朱元璋而言也同样是一枚棋子,朱元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他来盘活中书省这个局,借以削夺相权防小人符有用吗。这个发现让汪广洋感到莫名的惶恐与失落,他开始变得躁动不安,很多时候只能靠酒精的麻醉才能够让自己安定下来。

汪广洋对于中书省二把手的这份工作已经失去了耐心和勇气,任由胡惟庸在其中为所欲为防小人符有用吗。对于占城国来使这样重大的外交事件,汪广洋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在朱元璋问起他时,也不知道如何作答,只是跪在那里支支吾吾,磕头如捣蒜。胡惟庸辩解说这种事情一向都是由礼部负责,都是礼部惹的祸,与中书省没有任何关系。

面对胡惟庸的狡辩,朱元璋找来礼部官员和两位宰相当面对质,礼部官员面对帝国两大宰相毫无惧色防小人符有用吗。说这件事已经给中书省打过报告,没有上奏于朱元璋,完全是中书省的责任。

中书省与礼部居然敢当着朱元璋的面踢皮球,这让他非常恼火防小人符有用吗。手下这帮官员敢拿他这个皇帝不当回事,当面推诿扯皮,毫无担当精神。此事惹得朱元璋勃然大怒,他下令将礼部负责接待外使的相关人员全部下狱,同时让检校暗中调查谁才是这件事的责任人。

这是一场明暗两面的牌局,在明面上,两位宰相和礼部官员只是被暴怒之下的朱元璋骂了一通,毫发未伤;而在历史的暗面上,朱元璋已经在酝酿一场帝国的暴风雨防小人符有用吗

在那段时间里,南京城中书省那昏暗的烛光下,胡惟庸和汪广洋怀揣着各自的心思坐立不安防小人符有用吗。这种不安是前所未有的,他们从朱元璋前日暴怒的表情里已经感觉到,或许这一次不同往日,他们从皇帝不耐烦的表情里读出的是杀气。

调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汪广洋成了占城使者事件的第一责任人防小人符有用吗。也就在这期间,中丞涂节也向朱元璋上奏,他说,刘伯温患病后因服用胡惟庸安排的医生所开药方,肚中长硬块不治而亡,显然为胡惟庸整蛊致死,而作为胡惟庸同僚的汪广洋应该知情。

涂节这句话来得正是时候,朱元璋正准备将胡惟庸和汪广洋双双拿下防小人符有用吗。于是,宣汪广洋当面对质。汪广洋当然不会承认,他说,自己虽然与胡惟庸是同僚,可是他根本不知道对方想要害谁,更不会做欺君瞒上之事。

朱元璋心里虽然也为他暗暗叫屈,可这时候又不能有妇人之仁防小人符有用吗。胡惟庸投毒害死刘伯温本来就是一件“莫须有”的事。既然要给汪广洋定下一条欺君之罪,只有在这方面打开缺口。朱元璋不由又想起两件事:一是汪广洋任江西参政时曾经包庇作奸犯科的朱文正;二是与杨宪同任左、右丞相时,对杨宪的罪行知情而不举报。

三罪合一,朱元璋下令将汪广洋正式拘捕,罪名是“不能效忠为国,坐视兴废”,也就是说他不能为皇帝分忧,不能为大明王朝效忠,凡事不作为防小人符有用吗。本来朱元璋将其安排在中书省的位置上,也是作为掣肘胡惟庸的一颗棋子在使用。结果汪广洋却当起了装聋作哑的甩手掌柜,将好端端的一步活棋走成了死棋。既然是死棋,作为棋子的汪广洋也就只能将自己逼向死胡同。

朱元璋再度将汪广洋贬往广南地区,并囚禁了其他附有连带责任的官员,包括胡惟庸在内防小人符有用吗。对于汪广洋,朱元璋最不能容忍的地方就在于他辜负了自己的期望。当船行至安徽黄山地区太平县时,朱元璋又追加了一道圣旨,将其赐毒而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汪广洋都没有搞清楚,是什么原因使得朱元璋对他痛下杀手。能够在太平县这个不太平的地方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对于汪广洋来说,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个地方是他仕途的起点。

元至正十五年,汪广洋还是元朝的一名进士,并没有被授予实职,只是客居太平县,每日过着诗酒风月的恬淡生活,静静地等待着人生机遇的降临防小人符有用吗。而就在这一年,朱元璋的军队渡过长江防线,攻下采石矶,进驻太平。求贤若渴的朱元璋,闻汪广洋才名,便于帅帐之中召见了他。初次见面,二人也是相谈甚欢,从此汪广洋走上了权力的不归之路。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谨小慎微的汪广洋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朱元璋消除相权的祭旗人。

人固有一死,可死于何时、何处、何事是人所不自知的,尤其那些混迹于官场之人防小人符有用吗。老天爷早就将剧本写好了,只等着有人对号入座。就在汪广洋被赐死之后,帝国高层又横生枝节,起因是汪广洋的侍妾陈氏从死之事掀起的波澜。

按照当时的规定,一个政府官员死了,如果有未生育子女的妻妾从死,应该是贞洁行为,作为皇帝就应该为这样的贞洁女子来个死后追封防小人符有用吗。当陈氏从死的消息传至南京,朱元璋正准备追封她时,突然有人告诉他,陈氏的身份是没入官籍的一个受处分官员的女儿。

这让朱元璋大为震怒,当面质问礼部官员:“没官的妇女只能赏给功臣,文官怎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其中必有蹊跷防小人符有用吗。”一直以来,朱元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那些朝廷官员在背地里瞒着他干下不法之事。之所以设立特务机构,就是要让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无处不在。那些官员胆敢有一件事瞒着他这个当皇帝的,将来就有可能会出现十件、百件,直到控无可控。

朱元璋要求司法部门和检校尽快将这件事一查到底,绝不能姑息养奸防小人符有用吗。那些明眼的官员这时候已经看出来,他们的皇帝是要借题发挥把这篇文章做大。至于大到什么程度,恐怕也只有他一个人最清楚。

皇帝彻查文臣,作为文臣领袖的胡惟庸又怎能逃脱干系防小人符有用吗。在朱元璋看来,胡惟庸的权力触角已经伸展得无处不在,再任其发展下去,完全有可能将他这个皇帝的权力架空。

相权到了非除不可的地步,胡惟庸到了非除不可的地步防小人符有用吗。要实现这两点,需要一个说服天下人心的理由。也就在这时,又是涂节跳了出来。

涂节是御史中丞,负有监察百官的责任防小人符有用吗。由他出面告发胡惟庸,是再合适不过。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涂节还是胡惟庸的死党,而且在胡惟庸的权力集团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胡惟庸一直视他为亲信。官场之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由这样一个人来攻击胡惟庸,是再好不过的事。

那段日子里,胡惟庸经常将自己关在自己的后花园里,每日就着月光下酒防小人符有用吗。酒酣人半醉之时,他会让府上的歌妓献上一曲。美人如水,歌声悠扬清婉,像是对自己内心苦闷的诉说。他真希望眼前的一切是一场梦境,永远不要醒来。

他从未有过恐慌,也从未觉得自己的世界会如此不堪一击防小人符有用吗。他曾经过于迷信自己的实力,这种实力给他带来一种虚妄的安全感。独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这种安全感开始有所摇晃,而且晃得越来越厉害,甚至让他产生了恐高者的眩晕。

嘉靖时代著名史家陈建撰作的《皇明通纪》中记载,洪武十三年春节期间,整个帝国沉浸于浓浓的新年气氛中,而南京城的上空却笼罩着一层阴霾防小人符有用吗。胡惟庸忽然对外宣称,自己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这是天降祥瑞的预兆,为了显示自己不敢独享祥瑞的端正态度,胡惟庸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此等稀罕之事。

天下之大,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全国各地每天都会有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防小人符有用吗。而在那时,无法解释的事都会与天王老子扯上关系。既然皇帝是天子,上天捣鼓出来的新鲜事物,天子焉有不捧场之理?

当朱元璋走到西华门时,突然有个太监闯到他的车马前,紧紧拉住了缰绳防小人符有用吗。太监没有说话,却急得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有人认识,这是宫里的太监云奇,小小的太监胆敢阻拦圣驾,缓过神来的卫士将太监按倒在地就是一通乱棒,差点儿没将他活活打死在朱元璋的面前。

可无论怎么打,云奇一直用手指着丞相胡惟庸府邸的方向防小人符有用吗。这反常的举动自然引起朱元璋的高度警觉,他感觉事情来得太过于突然,其中必有隐情。他当即让车队原路返回,然后登上宫城向丞相府邸方向远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居然发现胡惟庸的丞相府邸,隐约埋伏着大量的士兵,刀枪林立。

虽然这一突发事件的疑点颇多,可无论过程怎样,胡惟庸谋反案却成了板上钉钉之事防小人符有用吗。因为这时候,御史中丞涂节突然站出来告发胡惟庸,罪名是“涉嫌毒杀刘基,意欲谋反”。虽然毒杀刘基并无真凭实据,真相还有待进一步求证。可是对于此时的朱元璋来说,需要的并不是反复求索的真相,而是一个消灭真相的理由。涂节是一个很会揣摩别人心思的聪明人,他从朱元璋一次又一次的无名邪火中读出了一些很实在的内容,那就是胡惟庸已经失宠。

朱元璋需要一个理由,而涂节需要的是一个机会,于是胡惟庸就成为这场交易的筹码防小人符有用吗

涂节报告:胡惟庸拉拢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令其在外收集军马,意图谋反防小人符有用吗。此外,他还勾结自己(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人,令陈宁坐中书省阅天下兵马籍。

朱元璋接到涂节的报告后,批转司法部门连夜突审防小人符有用吗。次日天还没亮,文武百官就在奉天门外等候皇帝的召唤。昨夜他们突然接到宫里传出的诏令,要求今日早朝提前一个时辰,皇帝有极为重要的事情宣布。

宫门缓缓打开,门轴吱吱呀呀的摩擦声尖锐地划过晨光熹微的天空防小人符有用吗。心有惴惴的官员神情整肃地鱼贯而入。宫城像是一片深不可测的海洋,暗潮汹涌,有各种不测的风险等待着来到这里的每个人。王朝交替的腥风血雨都蹚过来了,却被眼前的权力幻象迷失了前路。

满朝文武默然而立,等着朱元璋发话防小人符有用吗。没人敢抬眼望向满脸怒色的洪武皇帝,生怕因此惹来要人命的祸端。他们用眼神的余光偷偷瞟一眼进进出出的锦衣卫,然后迅疾地收回。当立于龙案旁边的太监将刑部呈递上来的关于胡惟庸的各种罪状用抑扬顿挫的音调诵读出来时,不少人的脸色慢慢变得惨白,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透湿衣背。

朱元璋依旧一动不动地扫视着群臣,直到锦衣卫呈递上最后一封供状,出自胡惟庸、陈宁之口防小人符有用吗。字字句句让人心生恐惧,有些被提到名字的官员已经站在那里瑟瑟发抖。

朱元璋看着面前战战兢兢的文武百官,他的嘴角终于露出令人难以捉摸的笑意,其中夹带着一份骄傲、一丝狠毒与无奈防小人符有用吗。审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胡惟庸谋反案坐实,不可不杀。与此同时,御使中丞涂节和御史大夫陈宁作为胡党嫡系也难辞其咎,一并处死。这样的结局颇具戏剧效果,二人若在刑场相遇,不知会作何感慨。

6.谁是相权的守坟人

南京城早已贴出了告示,看热闹的人群将刑场围得密密麻麻的,胡惟庸、陈宁被夷三族,家中大大小小都被捆绑了起来防小人符有用吗。昨日威风八面的相国,如今却落得这般惨淡的下场,让人唏嘘不已。

数千辆马车缓缓驶过,这应该算是大明立国以来最大的场面了,昨天还是朝廷的官员,今天却是一袭囚衣防小人符有用吗。走在最前面的马车是胡惟庸的马车,直到此时此刻,他仍旧不敢相信,朱元璋能有这样大的魄力,这样大的手笔,可身后数千人的场面,让他不得不信。今日的他断然没有半分活下来的希望,身后的陈宁早已瘫软在囚笼里,嘴里一直在反复念叨着什么,像是在诅咒谁。

新年伊始,帝国的权力中枢一下子就被剔除了三个文官大臣防小人符有用吗。一个丞相、一个御史大夫和一个御史中丞。尤其是丞相胡惟庸的突然倒台,使得帝国上下为之震动。胡惟庸死后发布的文告里,给他定下的罪名是“擅权枉法”。

“擅权枉法”是个含糊不清的罪名,就好像一个筐,任何逾越法律的行为都可以往里装防小人符有用吗。从打压同僚到私扣奏章,从收受贿赂到专权独断,就连沉湎于声色犬马之类的流氓罪名都包含在内。

胡惟庸被杀之后,帝国的皇权运行模式突然转换为一架令人恐怖的“绞肉机”防小人符有用吗。由胡惟庸案引发的连锁反应就像帝国的天空刮过了一场龙卷风,这一切不由让人想起朱元璋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刘伯温在这里时,满朝都是党,只是他一个不从。”

“满朝都是党!”这句话为胡惟庸案的后期处理定下了一个基调,胡惟庸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以他为首的一个庞大的权力集团在兴风作浪防小人符有用吗。相比在朝廷中人脉广泛的胡惟庸,这时候的朱元璋反倒成了独坐于深宫禁院中的孤家寡人。像胡惟庸这样的权相,他的交往范围从朝廷文官蔓延至开国功勋和军队将领。当他被定性为“谋反罪”后,那些与他有来往之人就应该是同案犯。

毕竟“谋反”不是闹着玩的小事情,牵涉面之广,参与的人员之多,付出的成本之高,都是其他行业无法比较的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之所以通过各种方式将胡惟庸谋反案坐实,就是为了能够将更多的官员牵扯进来。

就在帝国官员惊魂未定时,朱元璋又接连颁下了两道圣旨:一是废除中书省;二是废除大都督府防小人符有用吗。两道圣旨等于是将帝国的权力运行作了重新布局,那些仍旧处于极度震骇状态下的官员这才如梦方醒。原来他们的皇帝早就酝酿好了这一切,颁布的这两道诏令绝非十天就能够完成的。

中书省作为帝国的最高行政机关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新的权力运行机制应运而生防小人符有用吗。自汉代以来丞相一直是官僚机构中的最高职位,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时候的朱元璋将整个中书省的官员编制几乎全部废除,只保留了纯粹记录官性质的中书舍人一个职位。原本属于中书省的权力也全部收归皇帝一人所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的地位上升,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王朝政务的决策者和实行者之间再无任何阻碍。

朱元璋借着清洗胡惟庸势力的机会,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将权力分摊给原来由丞相管领的六部和监察机关,大幅度提升了监察机构在权力系统内的地位防小人符有用吗。在官家复式权力结构中,丞相作为官僚系统最顶端的那尊大神,在权力演变的过程中,一直与皇权进行着此消彼长的博弈。朱元璋索性将其连根拔除,为自己的继任者们“拨刺”。

在对权力集团上层进行大手术的时候,朱元璋出台了一系列安民抚民的政策,力图不触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民众的利益,使得这次权力机构的大整顿,权力的大转移、大重组得以和平实现防小人符有用吗

这项权力整顿运动虽然让官僚系统内部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可朱元璋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毕竟手握军政大权的相权集团还是被他的皇权生生斩落马下防小人符有用吗。不光文官权力机构做出了大幅度调整,军事机构也同样做出调整。大都督府则被分割成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这五军都督府掌管军旅之事,隶属于兵部,曾经和中书省分庭抗礼的大都督府编制也就此消失。

废黜了丞相和大都督这文武两个最高职务,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六,分别给了六部;把大都督的权力一分为五,分别成立五军都督府,并且从制度上让各个部门相互牵制,谁也不能单独对皇权构成威胁防小人符有用吗

为了让这项制度在大明朝延续下去,朱元璋发出诏令:“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致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重防小人符有用吗。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为了给自己的子孙扫清执政障碍,他告诫那些官员:今后朱明王朝的继任者,都不准提设立丞相之事,帝国的大小官员也不能请立丞相,不然就是死罪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在这里提前打了一个预防针,为的就是要向世人展示自己改革的决心和魄力,以及对个别妄言者的警告。经过整顿之后的政治舞台俨然成了朱元璋一个人的独角戏,皇权的高度集中,官僚集团的分权制衡这时候已经完全实现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权就这样被朱元璋弄得支离破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和监察机关七大部门瓜分了帝国的权力蛋糕防小人符有用吗。各部门只需要对他这个皇帝负责,受他的直接领导和监督就可以了。它们之间既能独立行使职权,又能相互掣肘。

监察机关将六部纳入它的监察范围,而六部的给事中(言官)也可以反过来对监察机关的官员进行弹劾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在他的王朝里,权力可以呈现相生相克的状态,没有一权独大。这样做既可以达到分流相权的目的,同时又凸显了官僚体系内的监督机制。

洪武十三年的春节,注定是大明王朝建制以来最为特殊的日子防小人符有用吗。人心惶惶的正月过后,朱元璋才算真正开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运作。现在的大明,没有了中书省的宰相掣手掣脚,他的皇权达到了百无禁忌的巅峰状态,这让他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愉悦,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无比亢奋的状态。

权力带来的衍生物就是应尽的义务,就算是做了皇帝也不例外,除非这个皇帝破罐子破摔防小人符有用吗。没过多久,这至高无上的权力所带来的副作用开始在朱元璋身上显现出来。一个有为的君主,他的底线就是保障帝国的基本运行。这百无禁忌的权力,带给他的不光是权力上的高度集中,更是繁重的工作压力。

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三到四个时辰的睡眠时间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和意识清醒,可是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以后,一天的睡眠时间估计还不足两个小时防小人符有用吗

雪片般飘来的奏折成为洪武皇帝案头上永远做不完的家庭作业,长长短短的句读消耗着朱元璋的日日夜夜防小人符有用吗。有人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在废除丞相制度以后,每天送到他面前的奏章将近有二百封,里面大大小小约有五百件事需要皇帝亲自拍板才能施行。那些帝国文官都是写文章的好手,一篇奏章能让他们写得洋洋洒洒,文四骈六。往往几万言的注水文下来,真正能够切入正题的只有几百字。

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份长达一万七千字的奏章,朱元璋令人当场诵读防小人符有用吗。结果读到六千多字的时候,还没有进入正题。这让他极为愤怒,将茹太素在朝堂上杖责一顿。第二天,再令人诵之,当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时才进入主题。

朱元璋不由叹道:“为君难,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于情事防小人符有用吗。文辞太多,便至荧听,太素所陈,五百余言可尽耳。”一道五百字就能够说清问题的奏折,结果却注水成了万言,当时像茹太素那样动辄上万言的奏章是很正常的。

如果我们按照一封奏章五千字计算,二百封就是百万字防小人符有用吗。一个人每天的阅读量达到上百万字,这的确是一件让人崩溃的事。朱元璋不仅要看奏折,还得动脑子去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压力,就算他有着超强的精力也无法一肩扛防小人符有用吗。从医学上来分析,精力透支容易导致精神的高度紧张,引发情绪病,他本来就不是一团和气的人,长期置于这种工作状态下,脾气变得更加暴躁易怒。

有明一代,中国皇权专制就此达到历史的最高峰值防小人符有用吗。这种情况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君臣关系的极度恶化。皇帝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一天百万字的奏章批阅量,于是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今天看不完就拖到明天再看,而明天又有新的奏章呈递上来,周而复始。官员们得不到朱元璋的回复就不敢擅自开展工作,这样就会使得帝国的运行效率大打折扣,官员就会落下一个行政不作为的恶名,会遭到朱元璋的严厉惩罚……如此恶性循环,皇帝和朝臣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胡惟庸虽然死了,可是李善长依然活在这个世界上防小人符有用吗。帝国权力中枢的大部分官员还是李善长在任时的老部下,他们面对胡惟庸已死,皇帝对他们日益不满的现实,只能回到李善长的羽翼之下,以寻求庇护。

这种寻求庇护的做法在朱元璋看来,也就成了官员们结党营私和图谋不轨的行为防小人符有用吗。他明白,自己要想实现皇帝权力的最大化,就要想办法分化官僚集团,各个击破,千万不能再让他们形成抱团势力。

李善长的存在让那些文官功臣集团心有所属,这也是朱元璋最为不安的地方防小人符有用吗。淮西集团虽然因胡惟庸之死受到了重创,可是只要他们的带头大哥李善长还活在这个世上,淮西勋贵集团就不会消失于大明的权力体系。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外廷的很多部门都由这个集团的人把持。即使在洪武十四年成立的大理寺和都察院,它们和刑部一起并称三法司,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形成了大明朝廷正常的司法程序。可三法司的人也多是文官集团的人,这种局面让朱元璋实在放心不下。

不相信大臣,朱元璋还能相信谁呢?这时候的他只相信一种人——检校防小人符有用吗

检校从建制之初就为朱元璋一手掌控,为他夺权、弹压官员立下过汗马功劳防小人符有用吗。检校只是职务名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官僚机构。虽然检校有侦察权,却不能扣押人犯和判罪量刑。要想让检校发挥更大的作用,就需要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力。如果将检校并入外廷文官系统的三法司,只会让他们拘束于国家法律和程序,无法做到任意妄为。

朱元璋要找到清洗大臣的理由也不难,“谋反”两个字足矣防小人符有用吗。而谋反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既然是谋反,就需要同党,他们都是胡惟庸的同党。胡惟庸已被处死,而死人是不会开口说话的。虽然朝堂上仍有不少淮西集团的官员,可面对栽赃于死人这件事,他们也是有口莫辩。

朱元璋要的就是死无对证,这让他们无法为自己洗脱罪名防小人符有用吗。也就意味着,他们都可能是胡惟庸的同党,一个也不能少。胡惟庸被处死后,胡惟庸案远没有结束,对于胡惟庸的罪状一直都在搜集取证,不断有新的发现。早已尘埃落定的胡惟庸案再生波澜,犯罪性质也从当初暧昧不清的“擅权枉法”变成十恶不赦之首的“图谋造反”。

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到洪武二十三年,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因胡惟庸案牵扯进去的功臣有一公、二十侯,其中连坐、死罪、黥面、流放的有数万人之多,朝中文臣几乎为之一空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实在不能容忍一个有可能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政治制度存在,数万条人命不是胡惟庸的陪葬,而是为这项制度陪葬。

洪武二十三年春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季节防小人符有用吗。虐杀的阴云在天空几度徘徊和犹疑,最终还是决然地降落到李善长的身上。

十年前,胡惟庸案发防小人符有用吗。李善长虽然和他是同乡,且李善长弟弟李存义的儿子娶的是胡惟庸的侄女,因此结下姻亲关系。胡惟庸仕途得意,主要靠李善长的引荐,可在胡案初始阶段,李善长并没有陷入其中。

在这期间,御史台缺行政长官,皇帝还一度将已经退休的李善长拉回来,暂时主持御史台事务防小人符有用吗。洪武十八年,胡惟庸谋反案已经尘埃落定多年。这时候,突然有人跑出来,揭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实为胡党”。念及李善长的功劳,朱元璋并没有继续追究李存义父子责任。如果这时候李善长的政治触角足够敏锐,他应该能够感受得到来自四方的危机。

李善长在朱元璋的权力体系中,一直占据着淮西集团的首领地位防小人符有用吗。李氏家族势力很大,必然也积怨甚多,在他的旧日同事中,肯定有因利益分配问题,对他恨得牙根儿直痒的。可是以李善长的特殊身份和他在朝野积累的深厚背景,除非朱元璋突然将风向扭转,若不然,放眼朝堂之上谁又能拿他怎样呢?

这一年元月,李善长在定远老家的老房子的墙体突然倒塌,惊吓了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防小人符有用吗。或许他只想在此安度余生,并没打算惊扰乡里。不知道他的哪根筋出了问题,居然在这时候想到了自己昔日的战友汤和。于是,他给汤和写一封信,希望他能够借自己三百名士兵帮助修缮房屋。

李善长与汤和的退休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汤和是一撸到底,完全退出政坛防小人符有用吗。李善长则不同,他即使从朝堂上消失了,其影响力依然存在。就在汤和考虑是否借兵给李善长的同时,他写了一封信向朱元璋告知此事。有人说汤和这么做有告密的嫌疑,这个人太过无情,可是对于权力斗争而言,无情之人往往会要了别人的命,而有情之人却有可能会要了自己的命。

汤和目睹了身边战友被朱元璋一个个收拾掉,可他从不发牢骚,也不怨天尤人,在他面前永远是一副恭顺的样子防小人符有用吗。在朱元璋众多的高级将领中,汤和是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的。立国初期,朱元璋对那些掌握军权的老臣并不完全放心,可他又不想像赵匡胤那样来个“杯酒释兵权”。就在朱元璋犹豫不决的时候,汤和第一个主动站出来向他表明态度。识时务的汤和说:“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一句话,他愿意交出兵权,回归故土,安享晚年。

或许这么多年的权力斗争,让汤和明白了一个道理,身为帝王的朱元璋不会将自己豢养的所有猎犬一网打尽,最后肯定会留下一条两条,用来看家护院、装点门面防小人符有用吗。当李善长需要他的帮助时,他变得异常敏感。

汤和太了解朱元璋这个人了,虽然他远离权力中心,可并不能说明他就身处绝对安全的地带防小人符有用吗。如果没有猜错,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的掌控之中。不光是他,每一个在职或者致仕官员的基本生活状态,都无法走出朱元璋的视线之外。汤和的乡居生活和刘基很接近,不同的是刘基用力过猛,反倒让朱元璋怀疑了。汤和表现得更为恬淡,每日吃酒下棋,游山玩水,含饴弄孙,从不结交地方官和乡绅,给人一副只贪图享受,别的事一概不管不问的印象。

汤和果然没有猜错,他借给李善长的三百名士兵使朱元璋很容易就联想到前段时间刺杀太子的那数百名刺客防小人符有用吗。按照朱元璋以往的脾性,根本不会在这件事上多做周旋,肯定会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里下旨捉拿李善长归案。不过这一次他欺骗了所有人的直觉,他并没有揪着这件事不放。

刺杀太子的罪名虽然很重,可是并不符合朱元璋心中的权力布局防小人符有用吗。他决定再忍一忍,再等一等,他相信李善长还会干出更加愚蠢的事情。他已经容忍了十多年,也不在乎再多等几个月的时间。李善长这时候就像是一个走在布满了陷阱道路上的盲人,他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已经在鬼门关转了一圈。他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绕过第一个陷阱后,第二个陷阱又在前方等着他。

这一年的三月,李善长的一个转弯抹角的亲戚丁斌犯事被判流放,丁夫人在李善长面前痛哭一番,动之以情,讲述丁斌如何对李善长心存孝敬防小人符有用吗。或许是人老之后,耳朵根就会变软,丁夫人的痛哭让李善长拉不下这个面子,他第二天就给朱元璋上了一道求情的折子,恳求朱元璋能够看在他的面子上,给丁斌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只可惜朱元璋的耳朵根却不软,他从这封信中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既然李善长想为丁斌求情,那么就以这个丁斌为突破口防小人符有用吗

朱元璋密令左都御史詹徽追查丁斌这个案子,在交代任务时,他并没有将此事挑明防小人符有用吗。可是詹徽却在皇帝的只言片语中捕捉到了极为准确的信息,于是连夜拷问丁斌。李善长一心替丁斌脱罪,可他万万没有料到,丁斌会反过来咬他一口。在詹徽的诱导下,丁斌供出了李善长之弟李存义与胡惟庸共同谋反的细节。

詹徽是一个很会办事的人,他之所以选择李存义为突破口是因为此人既是李善长的弟弟,又是胡惟庸的亲家,是沟通李、胡二人的天然桥梁防小人符有用吗。在继续追查李存义后,他终于供出了足以置李善长于死地的供词:胡惟庸多次请求他找李善长共举大事,李善长都没有松口。胡惟庸亲自登门来说,李善长喟然长叹:“我已老,汝等自为之。”

如果李存义的说法成立,那么李善长造反未遂也触及了朱元璋的底线防小人符有用吗。詹徽随即展开大规模的罪名罗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李善长的家奴纷纷起来告状,绘声绘色地编织了一个又一个造反的故事。直到此时,文武百官方才如梦初醒。或许是怕李善长案牵连到自己,大小官员纷纷口诛笔伐。千夫所指,他也只能求生无门。

洪武二十三年四月,清明的雨水纷纷扬扬地落在应天府的大街小巷防小人符有用吗。大自然受到春雨的滋润,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这天上午,在大理寺狱外,刑部尚书、侍郎、大理寺卿、左右少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等官员跪在泥水里,恭迎朱元璋驾临大理寺。

为了迎接皇帝的到来,大理寺的监狱已经特地收拾过了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会见李善长的地方并不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牢狱中,而是一间经过特殊处理的牢房。牢房里收拾得很干净,墙壁刷得刺眼的白,粗大的木栅栏将牢房一分为二。牢房外放着一把檀木宽椅,两旁站着十几名宫廷侍卫,个个精神抖擞,就像是一尊尊雕塑。

牢房内只有一张简陋的床,一只脱了漆的马桶防小人符有用吗。床头坐着一个七八十岁须发皆白的老人,他的目光略显呆滞,此人正是刚刚落马的大明开国第一任相国李善长。

这位被朱元璋视为堪与汉初萧何比肩的大明第一功臣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往事对他来说只是一场春梦,甘心或不甘心对他已经没有多大意义防小人符有用吗。如果生命可以重新来过,是重新辅佐一位开国君王,还是在青灯茅庐中读书终老?这个问题困扰了李善长整整二十年时间,时至今日,他已经不需要再去寻求答案。

朱元璋在几名贴身侍卫的严密保护下出现了,他犀利的目光越过木栅栏,落在苍老而疲惫的李善长脸上防小人符有用吗。李善长眼中的混浊消失不见了,闪烁着奇异的光泽,就仿佛人临死前的回光返照一般。两人就这样默默地对望着,忘记了君臣之礼。数十年的恩怨纠葛,仿佛这一刻同时回到了两人的回忆之中。

第二年开春,李善长因参与胡惟庸谋反案,赐死,夷其三族,赦其长子驸马李祺及临安公主所出嫡二子李芳、李茂死罪,贬为庶民防小人符有用吗。大理寺监狱多了几分阴寒之意,有人背后议论朱元璋做得太过绝情,可是他们不是朱元璋,又怎知一个君王内心的百般纠结与苦楚。

朱元璋依然能够记得与李善长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那是元至正十四年,正值青春奋发之年的朱元璋见到了当时刚过四十的李善长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问他,天下英雄豪杰无数,为何独独选择追随自己。

李善长的回答是,天下豪杰虽多,可得天下者非将军莫属防小人符有用吗

朱元璋问他有什么可以指教自己防小人符有用吗。李善长说出了那番让朱元璋内心澎湃激荡的言辞,他说:“昔汉高祖以亭长起家,兵不过百人,将不过三五,终披荆斩棘开创大汉四百年江山,何也?惟善用人耳,今将军比高祖强盛多矣,我观天下大势,元失其鹿,汉人归心,正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之良机,望将军胸怀万里而豁达大度,纳天下英才而知人善任,宽恕仁和而不嗜杀人,救天下民众于水火。”

朱元璋当时就许诺对方防小人符有用吗,等到将来霸业有成,必回报当日之言!

不知道李善长受死之际,是否会想到朱元璋的当年之言防小人符有用吗。也许他会后悔当日的选择,不管怎么说,命运之神在这里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如果说朱元璋走的是当年刘邦之路,那么被他称作“朕之萧何”的李善长却没有萧何的好命。朱元璋从不否认李善长是大明开国的第一功臣,他娴于辞令、明习故事,处理政务裁决如流;他调兵转饷而无乏,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开铁冶、定鱼税……

李善长太能干了,以至于让人感觉大明朝可以一日无君,可不可以一日无李善长防小人符有用吗。功高盖主,向来是人臣之大忌。朱元璋封他为国公之首,赐他铁券,免其二死。因为他的功劳簿记得满满当当,皇帝的作用就消失于无形了。有官员对朱元璋处死七十六岁的李善长很不能理解,对一个已经走到人生尽头的老者,为何还要穷追不舍。

殊不知,在朱元璋的权力运行世界里,臣属不能走得太近,需要和他保持一段距离防小人符有用吗。唯有如此,才能让他有安全感。当然这也是君主的通病。皇帝也是人,他在杀心盈怀的时候,难免会想起当年的峥嵘岁月,想起了李善长的种种功劳和苦劳。他还要做更多的现实考量,毕竟杀开国第一文臣、宰相,常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朱元璋的发迹史,李善长是最清楚不过的防小人符有用吗。在朱元璋所搭建的权力结构中,李善长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淮西集团首领的李善长,故旧戚党遍布朝堂各个角落,势力可谓盘根错节。他就这样成为王朝体制内的一个权力标杆,他的存在就是对朱元璋的最大威胁。

一个人可以居高位,可不可以越位防小人符有用吗。如果你的手伸得太长了,离君王太近,鼾声太响,吵得主子难以安睡无忧,你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就在李善长死后的第二年,郎中王国用冒死向朱元璋呈上翰林学士解缙起草的《论韩国公冤事状》防小人符有用吗。其中大意是:李善长和陛下是一条心的,勋臣第一。生是国公,死后会封王,儿子娶了公主,亲戚做了大官,位极人臣。在成败尚未可知的情况下,李善长没有冒险造反的必要。有人说他想辅佐胡惟庸造反,更是大错。试想,一个人爱自己的儿子肯定甚于爱自己的侄子。李善长与胡惟庸是侄儿结亲,与陛下则是亲子亲女结亲。即使他能帮助胡惟庸谋反成功,所得到的和今天的地位差不多,难道胡惟庸会给他一个二皇帝当不成?以李善长七十多岁的高龄,他绝不可能这么做。

朱元璋看完王国用的这封上书,无话可说防小人符有用吗。他并没有借此去找解缙的麻烦,其实他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么认为的。李善长遭到灭族,固然有朱元璋的个人原因,可也和他参不透帝王心思有很大的关系。王国用所说“出万死以取天下,勋臣第一”,这是李善长生前的荣耀,也是置他于死地的刀锋。

想当年李斯与儿子一起被绑缚至刑场,李斯发出了“牵犬东门岂可得乎”的人生感叹防小人符有用吗。不知道李善长会不会有着同样的临终慨叹。

7.滚雪球式的清算方式

权力的基本表情大多处于狰狞状态,春风化雨也只是偶然的事故防小人符有用吗。在极权社会,权力者之间心照不宣地信奉着守恒定律。无论怎样折腾,一个帝国的权力总量是守恒不变的,皇帝的权力增大,也就意味着臣子的权力减小。

皇帝的权力是不受制约的,手中握有再多的权力也是无罪的防小人符有用吗。可臣子不行,功高盖主往往会要了自己的命,也无法得到世人的同情。这种生来就不平等的博弈,输赢早就注定了。

朱元璋的身体里遗传着草莽江湖的基因,而坐上金銮殿的他却被要求按照儒家的标准自我约束防小人符有用吗。这就使得他的治国历程,更像是一场性格突变、精神分裂的过程。一方面要活在那些儒生士子的期待里,建立国家的信仰;另一方面,他刚刚建立的信仰却在权力的大游戏场中一点点地瓦解。在惨烈的生存竞争面前,他选择放下儒生们递给他的圣人书,捡起了地上的屠刀。

李善长和胡惟庸的死并没有让朱元璋停下夺权的脚步,朱元璋派出检校,四处收集所谓的谋反证据,把胡惟庸的案子一审再审,将新账旧账拿出来反复清算防小人符有用吗。在这种滚雪球似的清算方式下,死了的胡惟庸依然还在受折腾,罪名也在不断的升级当中。

朱元璋以此为由头,对官吏队伍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清洗防小人符有用吗。除了他自己,谁也没有料到这样的一场清洗方式会通过如此暴烈的手段去推进。朱元璋在杀伐决断上永远是一名快刀手,只要感到不快或者不安时,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这盘棋从一开始就完全落入了朱元璋个人的掌控之中,不出手则已,出手则会要人的命防小人符有用吗

白光一闪,行刑者手起刀落,斩落一颗又一颗头颅防小人符有用吗。为了向天下人辨明自己激烈行为的正确性,朱元璋想出了各种办法。胡惟庸党案以后,他拟了一份《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蓝玉案发生以后,他又拿出了一份《逆臣录》。在朱元璋所开列的那份《逆臣录》中,共有十六名开国功臣“有幸”被录入其中,其中有一公、十三侯、二伯。

杀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给这些案件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了结,同时他也向帝国的官僚集团和民间社会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这些大案要案都是他这个开国皇帝亲自定夺的,将来谁也不许为他们翻案。

在皇权的世界里,死亡有它固有的逻辑性防小人符有用吗。一个死亡,往往会衍生出另外一个死亡。死亡不是一次性消费,而是一串数之不尽的链条。起点一旦打开,它就会引发凶猛的连锁反应,难以自控。

到了洪武年后期,活跃于大明政坛的那些勋贵家族,已经屈指可数防小人符有用吗。只剩下徐达、李文忠、汤和、耿炳文、吴良、沐英、俞通渊、吴复、郭英等几家。其中,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郭英是朱元璋宠爱的郭妃之兄。

经过上上下下的一番折腾,帝国的开国功臣已经所剩无几防小人符有用吗。虽然还有幸存于世的,一个个也都远离了权力的核心地带,喝茶、下棋、晒太阳去了。那些被清洗的功臣,如果他们不是贪恋富贵权力,及时功成身退,结局或许会有所不同。可是面对权力的蛊惑,谁又真能做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汤和、邓愈、沐英六人没有因罪获刑,死后都被封王防小人符有用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徐、常、李、邓四人全部死于胡蓝大案之前,沐英镇守云南,天高皇帝远。严格说来,只有汤和躲过了一场接一场的血腥清洗,实在是不容易。要知道汤和同颍国公傅友德是儿女亲家,傅友德遭到清洗,而他却活得安然无恙,真是洪武年最大的奇迹。

胡惟庸的罪名每升级一次,朱元璋的打击面就可以扩张一次防小人符有用吗。由最初的“擅权枉法”发展到私通日本、蒙古,再到串通李善长等人谋反。牵连的人员也由与胡惟庸血缘相近的亲族、同乡,延伸至故旧、僚属以及其他关系的人。凡是能够牵扯上一星半点儿关系的,皆被连坐株族,前前后后因为这个案子,杀掉的人有三万之多。

大明的分权制衡体系就这样在血腥屠戮中建立起来了,那些潜在威胁朱明王朝统治的功臣们就这样被一个个剔除,可事情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防小人符有用吗。虽然相权这时候被生生剥离出了权力系统,可由于血腥杀戮,使得官僚体系中的辅政系统损毁严重,最后到了形同虚设的地步。

这就造成了一个怎样的局面呢?就是说在那个复式立体化的官僚体系中,政治机构变成了花瓶式的摆设,看上去很美,其实中看不中用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根本不承认臣下有“权”,他认为臣子掌印,所守者只是诸司职掌。即便如此,他仍加油将所有看起来集中、连贯的职权打散,使之碎片化,不同系统的官员互相掺和,共同参与一件政事的流水作业,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好比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合称“三法司”,共掌刑政。

对于一件案子,刑部审,大理寺驳,刑科考核,都察院又起什么作用呢?无非是其所属十三道监察御史有权再加督察防小人符有用吗。然而都察院却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刑事部门,所有外差御史都由都察院派出,可在地方上,巡按御史与都御史的职权长期掰扯不清。所有臣下行使的职权,就像是一个盆里的螃蟹,紧紧地钳束在一起。

这种相互钳制的局面,使得官员们事无巨细都要跑到皇帝面前请示汇报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没有拍板的事,谁也不敢定夺。这就好像在一个几十口人的封建大家庭里,大事让一家之长拿主意。如果一个人饿了喝碗牛肉汤,渴了泡壶龙井也要请示汇报,一次两次算是尊重长辈,天天如此,谁也受不了。一个家庭尚且有轻重缓急,运转一个偌大繁杂的帝国系统又岂是一个人能够忙得过来的活儿?

朱元璋虽然是一个拼命三郎式的皇帝,可毕竟是肉身凡胎而不是神灵精怪防小人符有用吗。面对庞大的官僚机器,面对没完没了的复杂政务。长此以往,难免会让人陷入身心俱疲的境地。

洪武年间实施的这项整顿运动可以说是一千多年王朝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这项以强化皇权为目的的变革在此之前是从未有过的防小人符有用吗。与皇权较劲了一千五百多年的相权就这样在朱元璋的手里化为无形,也由此开启了大明王朝新的权力格局。

废除宰相制度让朱元璋的工作量翻了几倍,虽然他有些力不从心,可从没想过重新恢复宰相制度防小人符有用吗。在权力的世界里,除了自己,他还能相信谁?前朝的经验教训摆在那里,他不能不有所警醒。每次皇权与相权博弈之后,当皇权取得主动,皇帝为了分流相权,往往会让自己的权力系统生出新的枝节,也就是新的辅政机构,这样往往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在每一次循环过程中,因为出现了新的权力危机,才会引发类似于宦官干政、皇亲国戚篡权这样的恶事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曾经做过统计,前朝出现的那些宦官专权事件大多是因为开国君主为了加强皇权引发了祸端。自己美滋滋得了现实利益,报应却落在后辈中的无能者身上。不是被宦官专权,就是引发朝纲混乱,权力易主。

朱元璋对废相后所面临的困境还是认识不足,他不愿意在历史的铁律面前乖乖就范防小人符有用吗。他要走出一条新路,一条足以成就个人品牌效应的道路。既然要推倒一切重新来过,那就索性闹他一个天翻地覆。

废除丞相制度,是朱元璋对帝国政治结构进行的一项重大改组防小人符有用吗。由六部和监察机关分食相权这块大蛋糕,由他来总领全局。为了将这种制度进行下去,朱元璋道出其中真谛:“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今我朝罢丞相,……大权一归朝廷,立法至为详善。”且诏谕后代有敢建议立宰相者,灭九族,并将这一酷烈条款载入《皇明祖训》。

这种权力系统的设置与前朝的官僚体系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透明,透明是为了方便他这个皇帝对庞大繁杂的权力结构一览无遗防小人符有用吗。所有的权力都被朱元璋划拉到口袋里,即所谓“大权一归朝廷”。

朱元璋这么做就是逼着自己的子孙们不要偷懒,对待自己的家天下要亲力亲为防小人符有用吗。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百年之后,这项制度在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被演变得面目全非。大明官家制度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乱象,都与之相关。朱元璋的权力整顿,让人顿生矫枉过正之感,也为明王朝的后世之乱埋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对于此时的朱元璋来说,皇权给他带来最深刻的体会有两点:一是手中皇权的确够大;二是皇帝的工作负担也的确够重防小人符有用吗。比如说,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在这八天时间里,全国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各种文书报告送到朱元璋的案头,其中涉及各类事项三千三百九十一件。计算下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文件字数约二十万字,处理事务四百二十三件。这样的工作量,即便他不眠不休,一个小时也要阅读八千字以上,同时要在二十多件朝政事务上做出决断。

这种工作量放到今天,就连那些大学刚毕业的青年人也会感到畏惧,何况朱元璋这时候已经是一个快接近六十岁的老人防小人符有用吗。就算皇帝生来个个都是龙筋虎体,就算他对自己的职业有着无限的狂热,处身于那样一个岗位上也是形同苦役。在一个满负荷工作状态下,朱元璋试图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可以解决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又能够使皇权不旁落,谈何容易。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是最让自己放心的人。

在废除丞相制度之后,朱元璋先是设立了四辅官,称为春、夏、秋、冬四辅官防小人符有用吗。后来又设置了华盖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和东阁等大学士,可这些人的工作能力与先前被杀的那几位丞相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另外由朱元璋一手打造出来的恐怖专政氛围,也让这些人战战兢兢无心恋位,他们怕的是一觉醒来就稀里糊涂地赴了黄泉。

在朱元璋看来,在帝国的权力系统中制造出来的这些大案、要案并不是一个常态化的模式防小人符有用吗。很多时候,造成那么大的动静也只是权宜之计。宁愿当下由自己来当这个罪人,也要为子孙拔掉权力躯干上的一根根刺。身为开国之君,他希望帝国的车轮能够纳入正常法治的轨道,不偏不倚地走到最后。

无可否认的是朱元璋推行的这场来势汹汹的权力整顿,的确为他的王国带来了吏治清明,权力监督也较以往更加到位防小人符有用吗。可是如何设置皇帝辅政机构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作为开国之君,他只有无奈地把这个难题留给自己的后世子孙。而在这一期间,帝国的政治结构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嬗变过程。

失眠是一个人常有的事防小人符有用吗。像朱元璋这样的皇帝也会失眠,并且梦境不断,其中有噩梦也有美梦。洪武年中期以后,朱元璋的睡眠成了很大问题,他经常会从梦中惊醒。皇帝的美梦,是臣子的噩梦;皇帝的噩梦,更是臣子的万劫不复。就在胡惟庸死后的第十二个年头,朱元璋又一次将自己的目光锁定在了蓝玉身上。明初武将的带头人是徐达、常遇春,而洪武三年之后,经常统兵在外,剿灭北元势力的是徐达、李文忠、邓愈、汤和、冯胜等人。洪武十八年,等到徐达、李文忠死后,克靖沙漠的是冯胜、傅友德、蓝玉三人。

将军老去,马蹄声远,蓝玉成为朱元璋在洪武年所依仗的最重要的军事将领防小人符有用吗。蓝玉也是安徽定远人,他本是常遇春帐下的一员悍将。蓝玉最初是以年轻英俊的形象,进入朱元璋的视野。在朱元璋见到蓝玉之前,已经记不清常遇春多少次在他面前推荐这位青年才俊。

常遇春推荐蓝玉的理由,不光是因为蓝玉有着高超的军事才能,还因为他们之间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防小人符有用吗。蓝玉的姐姐嫁给了常遇春,而常遇春的女儿又被册立为皇太子妃,所以蓝玉又成为太子妻舅。如此一来,在蓝玉的权力链中,东宫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另外蓝玉还是蜀王朱椿的岳父,他的女儿被册封为蜀王妃。

西征四川、北征蒙元,屡立战功,蓝玉被封为永昌侯防小人符有用吗。他本人既是勋臣又是皇亲,同时又是淮西集团的军事首领,得到荣耀和恩宠无人可比。

洪武二十年(1387年),征虏大将军冯胜率左副将军傅友德、右副将军蓝玉,统领二十万大军围剿元朝残余势力,获得完胜防小人符有用吗。也就在此时,有人向朱元璋告密,冯胜向元朝丞相纳哈出的妻子勒索金银珠宝,还强娶纳哈出的女儿。

朱元璋随之剥夺冯胜的大将军职务,任蓝玉为大将军防小人符有用吗。蓝玉只是一介赳赳武夫,显然对附于其身的恩宠估计不足,经常会无端地暴露出一个功臣的骄纵姿态。更为要命的是,他身为太子朱标的亲戚,极为关心东宫的权力之争。

他曾经提醒朱标要提防燕王朱棣防小人符有用吗。他说:“我曾经私下找人望燕地之气,发现燕地有天子气象。”朱标并没有将蓝玉的这句话放在心上,也只是淡淡地说:“燕王在我面前还是很恭敬的,并没有出格行为。”

现世安稳,岁月才能静好防小人符有用吗。自古以来,最难当的莫过于太子。如果再摊上一个强势的父皇和野心膨胀的兄弟,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朝堂上下谁不惦记着你,简直就是众矢之的。此时的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身后的嫡位之争会成为中国历史最惊心动魄的一幕。

蓝玉当时还专门叮嘱太子朱标不要将自己说的话传扬出去,可朱标还是将他的话原原本本说给朱棣听防小人符有用吗。等到太子朱标死后,燕王朱棣在入朝奏事的时候就在朱元璋面前暗示蓝玉有不臣之心:“在朝诸公,有人纵恣不法,如不处置,将来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权力的惊悚效果,蓝玉显然是估计不足防小人符有用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丝毫没有收敛自己的言行,凡事率性而为。朱元璋曾经在颁发给蓝玉的铁券中,将他的不法之事也写了进去,警告他要保持清醒,安守人臣本分。可是他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

等到太子朱标病死,皇长孙朱允炆懦弱,朱元璋对功臣们的存在愈发紧张不安防小人符有用吗。在他看来,这些手握重权的功臣成了朱明王朝最大的威胁,尤其像蓝玉这种性格张狂之人。他在开国皇帝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时,都不知收敛,倘若有一天自己死了,还有谁能控制得了他?

不可否认,蓝玉在战场上是难得的将帅之才防小人符有用吗。可是离开战场的蓝玉就像变成了另一个人,其表现只能用情商为零来形容。对于这种人,想要抓他的把柄是件容易的事。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捕鱼儿海的东北边,面对销声匿迹的北元最高统治者脱古思帖木儿和他的军队防小人符有用吗。蓝玉带着十五万大军在风沙萧索的大漠中征战数月,战胜强敌。朱元璋后来给他定的罪名里有一条“擅自升降将校,进止自专”。也就是说,身陷漠北极寒之地的蓝玉,在没有等来朱元璋的圣明决断时,就在战场上随时补充将校军官。

如果身为主将的蓝玉没有在战场上自作决断,而是静待朱元璋的旨意,战事会不会出现颠覆性的变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防小人符有用吗。事后有人说,蓝玉没有经过洪武皇帝的允许,在军队中大肆起用自己的亲信官员,安插自己的人。动什么别动军队,这是一个军事统帅的大忌。

蓝玉的第二条罪名是“擅闯关门,滥杀守将”防小人符有用吗。蓝玉闯的这道关叫作喜峰口,是明长城蓟镇的重要关隘,雄踞于滦河河谷,左右皆高山对拱,地势十分险要。取得大捷的蓝玉终于可以班师回朝,当他的军队抵达喜峰关口时,天色已晚。

这支精锐忠诚、饥寒交迫、伤兵满营的军队,在漫天风沙中等待通关的命令防小人符有用吗。随着时间的流逝,守城军士限于制度迟迟没有打开城门。或许是对入关程序的制度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又或者是长久的等待让蓝玉失去了耐心。他在这时突然做出一个疯狂的举动,下令军队攻击自家的关卡,破城而入,杀死守城士兵。

如果说蓝玉冲关是对风沙中站立良久的十万有功的扫北将士有个交代,那么事后他真的不应该将此作为光荣事迹四处张扬,并且表现得颇为自得防小人符有用吗

蓝玉的第三条罪是“私元主妃”防小人符有用吗。既然安上了罪名,那么蓝玉也就成了丧失道德底线的坏种。他违背了朱元璋所颁布的民族政策,强行占有元妃,导致蒙元的妃子自杀以明志。当然也有人对蓝玉“私元主妃”之事做出更美好的解读,“私”究竟是男女私情,还是强行占有?如果是私情,一个孤苦伶仃、被自己男人于危难之时无情抛弃的身为俘虏的柔弱女子,一个历经艰难、壮志终酬、前途如花似锦的踏上胜利归途的风华战将。他们在漫天飞雪的艰苦行军途中,在情欲、爱欲、生存欲、征服欲等多种欲望的驱使下,生发出一出超越法统之外而在情理之中的悲情戏码,也会是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

蓝玉的第四条罪是“蓄庄奴、假子数千人,横行霸道,胡作非为”防小人符有用吗。在穿越无数惊心动魄之后,蓝玉抵达了权力的高点。权力犹如一个华丽的陷阱,这个狂放不羁的将领也陷在了里面。他豢养了数以千计的庄奴,成为这个王朝新的恶霸地主。他纵容家奴侵占民田,当御史对其家奴的不法行为进行质问时,他竟然骂骂咧咧地驱逐御史。

蓝玉不出意外地走进了朱元璋为那些文臣武将划出的禁地,各种传言应运而生防小人符有用吗。说朱元璋本来打算将其封为梁国公,可是为了警告他,特意将“梁”字换作“凉”。言下之意,你蓝玉这么做,让我这个皇帝的心都凉透了。

当他随征西将军傅友德从四川归来时,本以为会得到更高的封赏,没想到朱元璋这时候却将他晾在一边防小人符有用吗。你不是自认有大功吗?我偏偏不让你得到相应的奖赏。以朱元璋对蓝玉的了解,这种不好的感觉,一定会让他坐卧不宁,暗怀对自己的不满,久之必将做出不理性的行为。

在权力者内部有一条长长的生物链,它们环环相扣,相克相生,依靠的是一种自然的力量在维持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这时候已在前方布设了一张巨大的捕兽罗网,只待对方自投其间。

所有繁花似锦的表象背后,又何尝不是通向死亡的深渊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册立皇太孙朱允炆时,蓝玉以为自己最起码可以捞到一个太子师的要职,没想到朱元璋最后只给了他一个太子太傅的职位。与此同时,洪武皇帝却让冯胜、傅有德二人做了太子太师。如果换作其他人,或许蓝玉不会有过激言行,毕竟太子太傅也是一品官职。可是朱元璋偏偏让这两个人做了太子太师,论资质和战功,自己并不在他们之下。为什么朱元璋要厚此薄彼?蓝玉心里多少会有被现实捉弄的感觉。他经常在一些场合发出怨愤之声——难道我蓝玉做不得太子太师吗?

蓝玉的激愤之语在朱元璋听来,是极为刺耳的防小人符有用吗。再综合平日里的表现,朱元璋的厌恶之情愈发强烈。自此以后,蓝玉上朝所奏之事,没有一件在朱元璋这里能够通过的。有一次,他见朱元璋乘龙辇远远地经过宫门,他居然用手指着龙辇所在的方向告诉身边人——那个乘舆的人已经开始怀疑我了!

如此狂妄的话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又怎能不引火烧身?性格决定命运,蓝玉所说所做的一切就像是在故意考验朱元璋的耐心和容忍度防小人符有用吗。既然如此急不可待,朱元璋也就只好再次亮出自己的刀锋。

处处提防,凶险都会不期而至防小人符有用吗。何况像蓝玉这样,主动伸手向命运要惩罚的。

洪武二十五年五月,随着太子朱标突然暴亡,蓝玉也走到了命运的关键之处防小人符有用吗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八日,早朝时,锦衣卫指挥蒋某突然控告蓝玉“谋反”,说他勾结景川侯曹震等公侯,企图趁皇帝到郊外举行“籍田”仪式时,发动兵变防小人符有用吗。很多事情看起来复杂,做起来就简单多了。朱元璋顺势将蓝玉拿下,亲自审问,然后再交由刑部锻炼成狱。

蓝玉在受审时对他的叛逆罪供认不讳,同时在他的招供过程中,又把许多侯爵以及吏部尚书詹徽牵扯了进来防小人符有用吗。詹徽曾经主持审理过李善长的案子,现在又奉旨受理蓝玉一案。几天的审讯并没有让蓝玉完全屈服,他的目光里依然残留着征战沙场时的傲慢和凶狠,嘴角流出的血让他看上去狰狞可怖。

审讯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所有的罪名已经敲定,需要的只是犯人的一个手印防小人符有用吗。詹徽对着一套轻车熟路,主子需要什么,要将多少人牵扯进这个案子,他心知肚明。

不过詹徽还是有些压力的,这一次朱元璋让皇太孙朱允炆和他一起审讯防小人符有用吗。蓝玉还是一副宁折不弯的姿态,詹徽情急之下怒吼:“速吐实话,不得株连他人!”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受尽酷刑的铁血将军还以同样的怒吼:“詹徽就是臣的同党!”

一句话伴着鲜红的血喷出了口,让在场所有的人都感到震惊防小人符有用吗。詹徽就这样莫名其妙成为“蓝党”。这难免会让人想起涂节当年告发胡惟庸谋反,而涂节本人也牵连受死。由此可见,在权力斗争中,施暴者与被害人的身份很多时候是可以转换的,没有真正的赢家。

经过突击审讯,朱元璋从蓝玉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防小人符有用吗。据蓝党供述,蓝玉对朱元璋是非常不满的,这种不满又使他陷入惴惴不安的状态。这些年来,“胡党”之事不可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得到缓和,而且大有绵延不休之势。

眼看着公侯一家家被废,蓝玉的内心生出了强烈的危机感防小人符有用吗。尤其是他的亲家靖宁侯叶升的落马,让他看到了自己将要到来的下场。正因为如此,蓝玉常在自己的亲信面前哀叹:“只怕(陛下)早晚也容我不过,不如趁早下手做一场。”本就对朱元璋心怀不满,又感觉自己将要大难临头的蓝玉,准备豁出去大干一场,于是约同诸将,打算趁朱元璋出都城耕籍田之日行谋反之事。

洪武二十六年三月,蓝玉被公开肢解防小人符有用吗。京城的老百姓早就已经习惯了杀人的场面,如果长时间不见,他们也会觉得索然无味。施虐与受虐,在这里达成完美的统一。起伏自有定数,任你强权倾世,临了也逃不过刀斧送行。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不败的荣华,即使有,也不属于那些与君主掰腕子的臣子。

权力带来的风险,也只有权力能够庇护防小人符有用吗。身为军事统帅的蓝玉部属众多,自然受株连的人也不在少数。前前后后有一万五千多人被定为“蓝党”,成为他的陪葬之人。在处理完蓝玉谋逆之事后,朱元璋亲自拟诏布告天下。

他在诏书中说:“蓝贼为乱,谋泄,族诛者万五千人防小人符有用吗。自今胡党、蓝党概赦不问。”也就是说,胡惟庸谋反案将随着蓝玉案的了结而了结,今后他将不再做这方面的文章。一路走来,他见识过太多生命个体的消失,对于生命的存在价值的认知,让他越来越感觉迟钝和麻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风卷残云,没有惊喜,也没有感动。

朱元璋所掀起的这场权力“连环三击”前前后后持续了十多年,被裹挟进去,遭到诛杀的文武功臣各色人等有五万人之多防小人符有用吗。在这场血腥的角逐中,身为帝王的他需要成为最后的赢家,容不得半点儿闪失。朱元璋比谁都清楚,他这么不管不顾地走下去,虽然能够起到为子孙“拔刺”的效果,可是天意民心却难以交代过去。

朱元璋巧妙地借助了朝臣之间的矛盾,将诬陷栽赃运用到极致防小人符有用吗。其中有些人的确属于罪大恶极,自取灭亡,可更多的人受死的理由实在是过于牵强。他先后以谋反、通倭等种种理由将胡惟庸、蓝玉、李善长等几大权力集团的大小首领收拾殆尽,只杀得刀锋卷口,血流成河。每天入睡之前,他都要在心里默念佛经,一是安抚自己狂躁的内心,二是超度那些逝去的灵魂。

在历史的进程中,命运之神从芸芸众生中将朱元璋挑选出来,是何等的荒谬而荣耀防小人符有用吗。人生于他而言,更像是一场残酷的比赛。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所要做的,就是比其他人更全面、更强大,因为最终的胜利者只能有一个。而上天这一次眷顾之人是他朱元璋。

洪武二十六年深秋时节,在山西、河南地区练兵的傅友德、王弼和冯胜三人被朱元璋同时召回,这几个人的功劳和声望不在蓝玉之下防小人符有用吗。也就在六年前,冯胜以征虏大将军的头衔,率左副将军傅友德、右副将军蓝玉,统领二十万大军围剿元朝残余势力,获得完胜。

朱元璋在这时候突然将三人召回京城,他们心中应该有不祥的预感防小人符有用吗。对于权力者而言,死亡是至关重要的事。他们会在屈辱和死亡降临到头上的时候,想到自己毕生积攒的政治家底。临行前,定远侯王弼对傅友德说:“圣上年事已高,喜怒无常,我们几个恐怕很难再活下去了,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上春秋高,行旦夕尽我辈,宜自图)。”

没有一种博弈,能够超越君主和大臣们之间的赌博防小人符有用吗。权力场是一座盛大的赌场,在这些华丽的宫殿内部,轮盘赌每天都在上演。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大宴文武百官。在这次宴会上,他当着百官的面声色俱厉地指责傅友德教子无方。两个儿子身为殿前亲军,平日不安守本分,经常滋事生非。朱元璋在这里借题发挥,也是向傅友德发出一种警示。

傅友德默然无语,几杯闷酒下肚之后,他突然腾地一下从席位上站了起来防小人符有用吗。还没等朱元璋继续问话,他转身离席而去。没过多长时间,他手里提着两个儿子的人头回来了。这种血淋淋的场面让朱元璋大为震骇,他质问傅友德,你还有没有人性?如此残忍之事都能干得出来!

傅友德一副完全豁出去的架势,他将两颗人头直接扔到朱元璋的面前,然后仰天大笑,声震殿宇防小人符有用吗。他瞪着两只血红的眼睛,咬牙切齿道:“你不就是想要我们父子的项上人头吗?”说完话,他突然从腰间拔出佩剑自刎,鲜血染红了大殿。在大西南纵横驰骋所向无敌的一代名将,在朱元璋面前以这样一种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他这个皇帝的颜面尽失。

权力博弈的世界里,一个人的死亡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下令将傅家男女老少全部发配到辽东、云南,只将傅友德长子傅忠与已故寿春公主之子(朱元璋的外孙)留在京城。在钟鸣鼎食、行礼如仪的背后,隐藏的是更加凶险的杀戮。无论是谁,只要踏足这片禁地,就等于默认了它的游戏规则。其实傅友德不算是朱元璋的嫡系,他是七年前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那场龙湾大战后投奔过来的。他的一生极为坎坷,有人将他与楚汉争霸时期的韩信相比,说他的遭遇还不如当年的韩信。

傅友德的先祖是安徽宿州人,后迁徙到了安徽最北端的砀山;红巾军起事后,他先是跟从刘福通的部将李喜喜进入四川防小人符有用吗。李失败后,傅友德又归降了割据四川的明玉珍,可是并没有得到明玉珍的重用,一气之下又改投陈友谅。

今天是盟友,明天就可能成为敌人防小人符有用吗。陈友谅也信不过傅友德,对他不予重用,最后傅友德与另一猛将丁普郎等人又一起改投到朱元璋帐下。“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傅友德也是早早地预见到了陈氏难成大事。

傅友德归顺朱元璋之后,二人有过一次促膝长谈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非常赏识傅友德的军事才华,于是将其留在身边,不过仍属于考察阶段。就在朱家军围困武昌的时候,城东南有一座高冠山,居于那里可以俯瞰城中。有一部分汉兵驻守在那里,他们居高临下,对朱家军构成很大的威胁。

前来督师的朱元璋于是问诸将谁能帮自己夺下高冠山,傅友德挺身而出防小人符有用吗。傅友德领着几百号人,一鼓作气拿下了那个山头。不过就在登山作战的过程中,他的面部中了一箭,箭镞直出其脑后;还有一箭射中了他的肋骨,可是他毫不为意,三军将士无不叹服其勇。

此战也给在一旁细细观战的朱元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事后他查验傅友德的伤口,惊叹不已防小人符有用吗。傅友德多谋恤众,虽然平日沉默寡言,可其骁勇不在常遇春之下,每战必身先士卒。可以说,傅友德身上兼具徐达之谋、常遇春之勇。

傅友德还算是一个守规矩的将领,有一回朱元璋赐宴,命其手下参军叶国珍陪饮,还专门选了十几个貌美如花的歌妓一旁助兴防小人符有用吗。同大多数开国皇帝一样,朱元璋对官员的生活作风问题也是非常关注,尤其严禁官员狎妓。他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试探傅友德。结果是叶国珍酒醉兴起,令歌妓穿上华丽的衣服混坐;而傅友德既不敢贪杯又不敢越礼,这让朱元璋很是满意。事后,朱元璋将叶国珍与歌妓们一起锁在了马房里,狠狠地惩戒了他一番,并残忍地将歌妓们的鼻尖割去。

朱元璋坐在朝堂上,望着满殿满堂的官员,他心里一定会想,这帮唯唯诺诺的官员,实际上对自己恨之入骨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始终忘不了刘基给他讲解《易经》时,反反复复强调的那句话“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他觉得这句话是为君主量身定制的,听一遍就再也忘不掉。一直以来,朱元璋重用武将有两大标准:一要有才能、够忠诚;二要有淮西籍贯,与他有同乡之情。傅友德还算幸运的,他是朱元璋比较信任的股肱之臣。他的家乡在淮河以北,与朱元璋的家乡(淮河之南)同属于淮河流域。

傅友德率领左副将军蓝玉、右副将军沐英平定云南,进封颍国公,岁禄三千石,赐予免死铁券防小人符有用吗。他的儿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儿,女儿又做了朱元璋的孙媳妇,可以说是贵极人臣。朱元璋曾经在他的《平西蜀文》中盛赞“友德功为诸将第一”。

可是傅友德这样一位上了战场不惜力、不惜命的勇将最后也免不了成为朱元璋巩固皇权的牺牲品防小人符有用吗。所有的政治资本不仅在一瞬间输得精光,赔上了自己的一条命,也同时赔上了整个家族的性命。

“蓝玉案”预示着在朱元璋的权力世界里,君权与将权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防小人符有用吗。蓝玉死后,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功臣宿将并没有能够逃出生天。汤和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主动向朱元璋表态:“臣犬马齿长,不堪再接受驱策,愿得归故乡,求得一块安放棺材之地,以待骸骨。”

不得不承认,在洪武年的那些开国功臣中,最会做人的当数汤和防小人符有用吗。虽然说这些人的命运大多时候掌握在朱元璋的手中,可又何尝不是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上。汤和的做法让朱元璋很是满意,于是赏赐了他一大笔钱,并在凤阳为他营造了一座气派非凡的府第。主动放弃兵权的汤和,得以寿终正寝。

而冯胜、傅友德却没有汤和的智慧,对于朱元璋“不欲诸将久典兵”的心思揣摩不透防小人符有用吗。冯胜和他的兄长冯国用一起跟随朱元璋起兵,也是有名的宿将,位列八大勋臣,地位仅次于徐达、常遇春这些人。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蓝玉案”发生一年后防小人符有用吗。有人向皇帝控告冯胜私藏兵器,朱元璋将他召入京城,赐以酒食。或许是他早有预感,临行前大摆宴席将家中女眷全部毒杀。这时候的文臣武将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不待朱元璋张弓搭箭就一头从高空栽落下来。

在朱元璋所颁发的那张“免死铁券”中曾经明确宣告:“除谋逆不宥,尔免二死,子免一死防小人符有用吗。”按照“免死铁券”所言,只要冯胜不是谋反,就可以豁免两次死罪。也就是说,朱元璋只能用不露痕迹的方式将冯胜杀死。冯胜来之前已经知道结局早已注定,所以才会将府上的女眷毒杀。对他来说,这是一场不得不赴的鸿门宴。朱元璋和他在酒宴上回忆过往,畅叙友情,二人在谈笑风生之间结束一切。待到他返回家中,如同沉睡般死去。冯胜死后,他的儿子们都不得继承他生前所拥有的特权。

定远侯王弼也是因为那句“上春秋高,行且旦夕尽我辈,宜自图”被朱元璋赐死防小人符有用吗。王弼人称“双刀王”,有着万夫莫当之勇,就连常遇春那种眼里没几个人的猛将都要敬畏他三分。他的女儿虽然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楚王朱桢,可也难逃一死。

朱元璋在开国初年分封了六位公爵,徐达、常茂(常遇春的儿子)、邓愈、冯胜、李文忠、李善长防小人符有用吗。这其中,如果徐达坐实是被暗杀了的话,那么这六个人除了邓愈早死之外,其他人就都没有逃过洪武年的权力清洗。其中尤以冯胜的死最为蹊跷,冯胜既不是因为陷于胡、蓝党狱,也不是因为骄横不法,可以说是为杀而杀的特例。

对朱元璋来说,死亡难度系数最大的要数中山王徐达防小人符有用吗。徐达是武将之首,对于他的最后安置使朱元璋一直处于忧心焦虑的状态。朱元璋非常尊重徐达,在他称帝之后,私下与其交流仍称呼其为兄长,可见在朱元璋心目中位置之特殊。

徐达虽然拥有显赫的战功,可是此人生性低调,处世谨小慎微防小人符有用吗。胡惟庸一度想要和他拉近关系,强强联手,徐达却避之唯恐不及。朱元璋对此人始终抱有极高的信任度,给他的赏赐在诸位功臣中也是最为优厚的。徐达的三个女儿全部嫁给了朱元璋的几个儿子,长女嫁给燕王朱棣,另外两女分别嫁给代王朱桂、安王朱楹为妃。长子徐辉祖封魏国公、袭爵,幼子徐增寿因为给朱棣通风报信死于建文帝之手,被追封定国公。一门二公,有明一代也就徐达一门。

《九朝谈纂》中有这样一个记载防小人符有用吗。徐达有两位正夫人,一位是张夫人,一位是谢夫人,就是朱元璋做主嫁给徐达的谢再兴之女。张夫人会武功,经常随丈夫出入战场,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人,性格就比较直爽,说话不走脑子。有一次,马皇后宴请那些文武功臣们的妻子。席间,马皇后动情地说:“大家都是吃过苦的人,哪里能想到会有如今的好日子。”众女眷纷纷附和,说了不少逢迎拍马屁的喜庆话。可就在这时,首席武将功臣徐达的这位张氏夫人冷不丁接了一句:“大家吃同样的苦过来的,如今我家可不如你家。”

这句话很快就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防小人符有用吗。不久,他在宫中设宴招待重要臣僚,特地来到徐达面前敬酒。朱元璋拍着徐达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牝鸡司晨,家之不祥。我这杯酒是特意来祝贺你可以免去灭族之祸的。”徐达搞不清状况,不知朱元璋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等他回到家,才发现自己的张氏夫人已经被皇帝派人杀了。

徐达死于洪武十八年,外界有人猜测说,徐达之死也与朱元璋有直接关系防小人符有用吗。传言有鼻子有眼,说朱元璋在徐达患病不能吃蒸物的情况下,故意赐蒸鹅于他,导致疽发身死。可这种可能性不大,朱元璋晚年确实杀了不少有功之臣,可哪一次不是公开治罪,昭告天下?胡惟庸案如此,李善长案如此,蓝玉案也是如此。

即使徐达谨言慎行没有什么把柄可抓,朱元璋也可以采取更加秘密、更加稳妥的办法防小人符有用吗。为什么所有办法都不用,却偏偏要采用这种极有可能完全没有效力的蒸鹅?食鹅致死说只是民间说法,从来就没有医学文献的证明。

再看看胡惟庸、李善长、蓝玉这些人,哪个不是被朱元璋抄了满门,株连九族防小人符有用吗。徐达则不然,除次子徐添福早卒之外,其余三个儿子都被朱元璋封了官职,特别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徐膺绪还是手握军权的指挥使。

吴晗先生曾经就朱元璋诛杀功臣做出评述:“这一批并肩作战、骁悍不驯的将军们,这一群出身豪室的文臣,有地方势力,有社会声望,主意多,要是自己一咽气,忠厚柔仁的皇太子怎么对付得了?到太子死后,太孙不可年轻,还比他父亲更不中用,成天和腐儒们读古书,讲三王的道理,断不是制驭枭雄的角色防小人符有用吗。他要替儿孙斩除荆棘,要保证自己死后安心,便有目的地大动杀手,犯法的杀,不犯法的也杀,无理的杀,有理的也杀。”

朱元璋在他所写的《逆臣录序》中分析功臣建功立业时说道,将军立功是因为上有“君命”,下有“战将与士卒之力”防小人符有用吗。这何尝不是在敲打那些功臣,你们之所以成就功业,与个人奋斗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是因为上有像他这样识人用人的领导者,下有将士们的出生入死,更重要的是天命护佑。而你们中的有些人只知道一味地贪功,经常做“违君命,逆天心”的事,长此以往是要遭到报应的。

对于洪武年间的京城百姓来说,那些连年不断的死亡事件就像是一道道难解的谜防小人符有用吗。他们所看到的只是鲜血的喷涌,人在死亡前发出的凄厉惨叫。他们看不见这一次次事件的酝酿过程,看不见死亡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他们面前。

三、乱世当用重典

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为帝王的朱元璋已经没有登基之初的新鲜感防小人符有用吗。随着文臣武将的黯然退场,很多时候,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演员被孤零零地抛在舞台的中心,除他之外,其他人都是挑剔的观众。

该清除的功臣已经清除,似乎该消停了防小人符有用吗。可是旧的敌人消灭了,新的敌人又会出现。对于洪武年间的朱元璋来说,敌人存在的价值要远远大于盟友。是敌人,赋予他这个皇帝永不疲倦的进取心。如果说大明皇权是他这个胜利者的纪念碑,那么又何尝不是那些失败者的墓地?他踩着敌人的尸体埋葬了一个旧时代,他也要踩着敌人的尸体开创一个新时代。

在朱元璋看来,可凡与这财富与贪腐沾边的人,都有一万个死亡的理由防小人符有用吗。他也从未将他们的意志看得高于一切,他知道这个社会的根基不是这一部分人。

1.为财富原罪埋单的人

洪武六年(1373年)前后的某一天,刚刚登上帝位不久的朱元璋接见了江南首富沈万三,在这次会面中,国家之主与财富之王有过一次非常精彩的对话防小人符有用吗

能够得到帝国新主人的召见,沈万三的内心自然有着极大的满足和得意防小人符有用吗。这时候的沈万三,还无法预见十年后自己的人生结局。在他的观念里,一个拥有财富的男人和一个拥有权力的男人,就算不是平等的,最起码也是难分彼此的利益伙伴。

帝国首富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所拥有的财富有一天会被帝国的血盆大口吞噬,而自己也就此沦陷于万劫不复的泥沼防小人符有用吗。中国有句老话“富贵险中求”,也就是说商人是一群风险偏好者,他们的富贵往往伴随着风险。在古代的商业环境中,商人们险中求来的并不是大富贵,只是赚些活命之资罢了,大的富贵只能在权力系统中寻求。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影响力最大的商人,民间流传一句谚语:“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防小人符有用吗。”沈万三原名沈富,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南浔镇的沈家漾,后迁居苏州昆山的周庄。他最初投身商海的时候,与很多商人一样,对于政治,他采取的是一种既不远离也不亲近的态度,只是一门心思地研究“市场调节”。

相邻吴江县的巨富陆老先生一句话点醒了沉睡中的沈万三:“经商之兴衰与国家之兴衰紧密相连……那些元人,只怕是兔子尾巴长不了防小人符有用吗。烽烟四起之际,战争既为经商设置关卡重重,又平添了许多机遇,是英雄还是枭雄,这就看你如何把握了。”

综合各种史料来看,沈万三之所以能够成为帝国巨富,是因为他很好地利用了“官商互动”规则或者说是官商博弈之术防小人符有用吗。沈万三的成功之道很简单,归结起来无非是机遇、时势和个人的投资眼光,三者缺一不可。

沈万三的第一招,利用粮食生产与土地兼并攫取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防小人符有用吗。史料记载“躬稼起家”继而“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致“资巨方万,田产遍于天下”,有资料显示,沈家拥有苏州府三分之二的田亩。在财富的累积与权力的递增之路上除了个人加油之外,机遇也同样重要,尤其在动荡的乱世里博取生存之资。

沈万三在发展的路上还继承了一位巨富的财产,据杨循吉《苏谈》记载,吴江富商陆道源富甲江左,晚年意兴阑珊,决心出家为僧,就将自己名下的所有资产交由沈万三打理防小人符有用吗

沈万三的第二招,依托时势积累财富防小人符有用吗。战争是商人快速崛起的一条捷径,沈万三的财富王国也是建立在战争的废墟上。元朝末年,各地农民军风起云涌。沈万三抓住机会,将苏南的粮食和丝绸非法贩运到苏北地区,提供给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然后再依靠张士诚的武装保护将其提供的私盐倒卖出去。

沈万三发的是战争财,两头赚的都是销路有保证的暴利商品防小人符有用吗。几单生意做下来,沈万三摇身一变成为百万富翁。他以低价买下大半个苏州的商业,投入的数百万两银子很快就翻了几番。起因是,张士诚要攻打苏州,苏州城内人心惶惶,所有生意人都想尽快变现以躲避战祸。沈万三和张士诚很熟,凭着他对张的了解,他相信张士诚来苏州不是路过来劫掠的,而是要以苏州为根据地,与他人一争天下。他认为,张士诚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苏州,他进城后一定不会烧杀抢掠,而是尽快恢复秩序,发展经济。根据这一判断,沈万山在同行们争先恐后将商铺和存货出手之际,用自己手头的五百万两银子,加上变卖和抵押所有财产得来的资金,吃进了这些商铺和存货。结果,他赌对了。凭此一战,沈万三一跃成为千万级富商,成为天下首富。

沈万三的第三招,借助皇家权力管道实现自己的财富累积防小人符有用吗。在元朝政府明令禁海的不利条件下,沈万三居然可以打着皇家的龙旗,开着十几条船扬帆出海,到东南亚大肆走私。他是怎样做到的呢?原来,张士诚曾经降元,元政府令他从南方向北京运送粮食,于是张士诚则将这件事交予沈万三具体操办。沈万三知道,政府长期禁海,出海贸易必定是一场暴利之旅。于是,沈万三在朝廷的船里,一半装上粮食,另一半装上自己的私货,皇船打着龙旗,大摇大摆,一路畅通无阻。出了长江,沈万三便兵分两路,装皇粮的北上复命,而承载私货的船则扬帆南下直接开往东南亚去发财。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他货物,卖到东南亚,都是数十数百倍的暴利。沈万三船队随行人员中,有人带了一些成本只有五两银子一筐的橘子,漂洋过海到了南洋居然可以卖到几两银子一个,一筐橘子卖到了一千两银子。从南洋辗转回来,沈万三的财富滚雪球似的达到十几亿两银子,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首富。

沈万三的财富之路,每一次都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对政治机遇的准确把握防小人符有用吗。有勇气和造反者张士诚合伙做走私生意,对形势的准确判断是其关键所在。这样的生意,做早了风险性太高,随时都会有掉脑袋的可能性,而做晚了就有可能丧失机会。

沈万三敢在张士诚打苏州前倾其所有,买下大半个苏州商业,靠的是他的政治敏锐性防小人符有用吗。他在社会的恶风大浪中,准确判断了形势的走向。至于走私南洋大发洋财,则更是直接利用了政府资源,特别是皇船和出海通行证这样的政策资源。财富和政治资源给沈万三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可是最后也让他输得很惨。

江南士民反抗元朝时,获得当地众多汉族富商地主的支持防小人符有用吗。对于这些豪族巨富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场财富的轮盘赌。沈万三先是资助张士诚,帮助他购粮扩军。后来,沈万三又投靠了更有势力的朱元璋。朱元璋广泛吸纳这些富商进入权力系统,甚至与他们称兄道弟,沈万三就是最重要的金主之一。民间有传说,他与朱元璋曾经结拜为异姓兄弟。

南京城原有十三道城门,南门又被称作聚宝门,据说这段城墙是由沈万三所筑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定鼎南京之初,国库空虚,就让沈万三出资筑东南诸城。为了讨得新主子的欢心,沈万三不惜花重金买宠。结果皇家出资建造的西北城还没有建造成形,沈万三的东南城就已经提前竣工了。筑城还不够表达自己的忠心,沈万三又献出白金两千锭、黄金两百斤,建了南京的廊庑、酒楼等。帝国上下对沈万三此举无不称颂有加,可是他的这一做法大大触痛了一个人的敏感神经,这个人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这个出身于草根的皇帝,似乎与权贵有着天生的敌意。

明末《云焦馆纪谈》说得更加具体,朱元璋和沈万三约好同时开工,结果被沈万三抢先三天完工防小人符有用吗。在庆功会上,朱元璋举着酒杯对沈万三说:“古有白衣天子一说,号称素封,你就是个白衣天子。”这句话表面上听着像是夸奖沈万三,可话里已经隐隐透出了杀机,大明江山又岂能容许两个天子并存于世?

有一天,君臣闲聊,春风满面的沈万三突发奇想,愿意拿出一笔钱来犒劳帝国军队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听后,脸色变得异常难看,冷冷地说道:“朕有兵马百万,你犒劳得过来吗?”沈万三拍着胸脯说道:“我每人犒劳一两黄金如何?”

沈万三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浮现出一种志得意满的表情防小人符有用吗。自己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犒劳帝国军队,既可取悦皇帝,又可以炫耀财富。可是他并没注意到朱元璋变幻莫测的脸色下藏着深重的忧虑。

《明史·后妃传》中记录了此次对话之后,朱元璋与皇后马秀英的一段对话:朱元璋忍着怒气说:“一个匹夫要犒劳三军,他这是想要犯上作乱呀,朕一定要杀了他防小人符有用吗。”马皇后劝说道:“这种不祥之民,老天自会杀他,何须陛下动手。”

在“家天下”的皇权年代,家国一体,这天下的一切都是我皇家的,一个不自量力的商人居然要犒劳皇家军队,真是活得不耐烦了防小人符有用吗。而马皇后告诉朱元璋,江山还需要稳固,现在还远没有到杀了沈万三的时候。

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开国之初基本上都会呈现出貌似宏大宽松的气象,任由工商自由,恢复民间元气,朱元璋的时代也同样不例外防小人符有用吗。洪武初年,朱元璋提出了一个大规模的减税计划,减轻民众负担,同时明令不得扰商,官府不能以节庆为名,低价强买民物。可是等到政权稍有稳定,朱元璋对工商的态度立即发生微妙的变化。

每次王朝更迭,旧词翻新阙的建政者都会吸取前朝败亡的经验教训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对元朝不足百年就迅速败亡的历史现实也同样做出总结:“元氏阍弱,威福下移,驯至于乱。”也就是说,蒙元帝国之所以走到中央集权涣散的境地,是因为民间的势力过于强大,才导致了天下祸乱。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在听到沈万三要犒劳三军后会勃然大怒的主要原因,一个商人居然想要犒劳三军,这让自己这个皇帝的脸该往哪里搁?

与中国历史上其他皇帝的出身不同,朱元璋从底层打拼上来,吃了太多的苦,更见识过太多的社会黑暗面,这或许成为他日后改造社会的强大决心所在防小人符有用吗。来自民间草根阶层的朱元璋对商人有着天生的敌意。他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仇富、最歧视商人的皇帝,没有之一。

朱元璋不仅没有赋予商人某种特权,甚至通过一些不合常理的制度来限制和束缚他们的自由防小人符有用吗。比如在生活方面,他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四种衣料,而商人却只能穿绢、布两种料子的衣服。可是朱元璋并有考虑到,无利可图的农民即使有权利穿高档服装,也根本穿不起;而商人能够穿得起,却没有穿的权利,他们也只好将绫罗绸缎烂在自家的箱底。不仅如此,商人在科举和仕途上,也受到了种种限制。

在朱元璋的潜意识里,只有那些实实在在生产粮食和棉花的劳动才算是真正的劳动,而那些商人们整天只知道耍些坑蒙拐骗的卑劣手段去牟取暴利,却从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生产任何产品防小人符有用吗。他们依靠财富过着挥霍无度的生活,他们是社会的寄生虫,是造成社会分配不公的根本所在,是社会稳压器上最危险的隐患。

朱元璋的逻辑来自小农的利益计算方式,简单而现实,他认为:沈万三既然有养活军队的庞大财力,那么他就有发动叛乱的可能性,即使没有叛乱的现实行为,也应该将其列为打击的对象或者平灭的乱民防小人符有用吗

如果我们把朱元璋的帝国战略分为左、右手,那么他在运用左手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右手则用来打击富商和地主防小人符有用吗。虽然他并不想建立一个完全均贫富的新世界,可是也不希望自己所建立的帝国出现贫富两极分化。那样的话,就意味着大量的农民将会被财富者赶出土地,农民则会转变为对社会波动具有狂热追求的流民。曾经颠沛于江湖之上的朱元璋就是一个流民,对那样一个吸血噬骨的社会,他再熟悉不过了。

洪武初年,朱元璋下令将江南十四万户民众迁到他的老家安徽凤阳,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地方的富商地主防小人符有用吗。史料记载,三吴地区的豪族大姓在离开故土后就成了离水之鱼,辛辛苦苦攒起来的资产也流失殆尽。在数年之内,这些离乡背井之人或死或迁,能活下来就算祖上积德。他们留恋曾经的富足生活,常常扮成乞丐回乡扫墓探亲,沿途唱着他们自编的凤阳花鼓:“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定都南京之后,朱元璋又先后两次,将天下近七万户富商迁居到南京,这几乎是对商人阶层又一次伤筋动骨的打击防小人符有用吗。明初名臣方孝孺对此做出评论:“大家富民多以逾制失道亡其宗。”对于商人阶层采取“先用之,后弃之”的使用策略,朱元璋并不是历史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人。这种对待商人的态度,可以说是所有造反成功者的共通之处。朱元璋有一段话讲得非常明白,他说:“以前汉高祖刘邦把天下富商都迁到关中,我一开始还觉得不可取,可是现在想来,京师是天下的根本,才知道需要要这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当剪灭豪族成为帝国的财富战略之后,沈万三也就此走到了命运的终点防小人符有用吗。在此之前,他已经从朱元璋的一系列铁血政策嗅到了扑面而来的风险气息。为免树大招风,沈万三主动将自己偌大的家族资产分割为四户。沈家有人被举荐到京师为官,沈万三总会找各种理由推辞:“臣等田地家财都是上位保全底,又蒙赐俸,难以消受,敢辞。”

沈万三希望用财富为当权者分忧解难,也借此利用皇权为自己的财富之路保驾护航防小人符有用吗。可是他哪里晓得,这种做法不可没有博得君王的欢心,反而适得其反。

“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财富散发出来的光芒是朱元璋这个帝国的当权者无法容忍的,任何时候,垄断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是权力的垄断,还是财富的垄断,高利润往往会伴随着高风险防小人符有用吗。最终,沈万三被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充军云南,成为朱元璋抑商政策的第一个牺牲品。

2.空印案的试探底线

那些流浪的岁月,经历过的苦难,是朱元璋对原有社会体制充满敌意的主要原因防小人符有用吗。父母兄弟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全部死亡殆尽,那种人世间难以描述的惨痛,非常人所能理解。所以,即使事情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每每想起父母的惨死,朱元璋仍忍不住想要去寻找出一个凶手。

这个凶手,朱元璋在许多次与臣僚们的谈话里都提到过防小人符有用吗。他曾经不止一次地总结元朝灭亡的原因,并且不止一次地重复过那两个字:贪腐。

贪官是一群寄生于皇权肌体上的软体动物,一群脑满肠肥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当然不想破坏现有的秩序和游戏规则,也不会忧国忧民持不同政见防小人符有用吗。他们虽然品行不端,蝇营狗苟,却总觉得自己在不断地得到,利润可观,一切都很滋润。即使原先有一点志向和抱负,也会因手头已经攫取的利益而患得患失。

一个把利益看得太重的人是不敢承担风险的,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和气魄,他们的大脑已经萎缩到只够算计好处和倾轧同僚防小人符有用吗。作为寄生物种,他们一般不具有独立性,只具备依附功能。他们寄生于主子无所不能的权位中,有时甚至寄生于主子的痛苦中谋取利益。他们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获得利益。

自洪武年以来,官员贪污案件不断发生,这让一心打造清明世界的朱元璋大失所望,也因此激活了他性格深处的暴虐基因防小人符有用吗。到洪武十九年(1386年),全国十三个省从府到县的官员很少能够做到满任,大部分都被杀掉了。据统计,因贪污受贿被杀死的官员有几万人。可见在洪武年当官并不是值得幸运的事,一个官员能平平安安地活到退休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如果朱元璋想要自己的大明王朝传之久远,需要要建立起一支高效廉洁,最主要的是听他的话,不给他添乱的官僚队伍防小人符有用吗。立国初期,朱元璋并没有想到要用滴血的屠刀为一个继往开来的清明世界开道。他首先想到的是完善帝国的官僚制度,比如他制定了大量的官员考核办法。

朱元璋制定的考核制度分为两种:一个叫作考查,一个叫作考满防小人符有用吗。考查就是对于天下所有的官员进行考查,不限于哪一个官员的具体的任期。考满就是就一个官员而言,在他任职三年、六年、九年的阶段,进行考查。考满三年叫作初考,六年叫作再考,九年叫作通考,通考就是把这九年任职期间的表现都考查下来。

考查的等级根据工作表现,根据官员所承担任务的繁重程度,定称职、平常、不称职防小人符有用吗。九年通考的结果将决定一个官员的升迁,四品以上的官员到朱元璋面前,由皇帝裁决,这个官员是怎么用;四品以下由吏部来处理,这叫考满。

考查又称为大计,分为京察和外察,京察又称为“通天下之官员而计之”防小人符有用吗。就是把天下所有的官员统统地进行一次考查,一般是六年进行一次。以亥、巳之年进行。在亥、巳年之外也进行的考查叫作“润考”,就是临时增加的考查。朱元璋定下的这项考查制度非常严厉,它贯穿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始终。

制度是死的,可人是活的防小人符有用吗。作为一国之主,朱元璋对官员极端不信任,他曾说过:“朕自即位以来,法古命官,布列华夷。岂期擢用之时,并效忠贞,任用既久,俱系奸贪。”为此,他用严刑峻法治贪,铁血肃贪。直到晚年,他还在哀叹:“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朱元璋真是搞不明白,这些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抱着“朝闻道,夕可死”人生信条,耗尽半生,才挤进体制内,本以为就此可以光宗耀祖。结果这边刚刚走马上任,那边就成了刀下之鬼,做了大明体制的祭品。朱元璋对官员腐败零容忍,不再以六十两银子作为底线,而是触腐者必死。

杀完一批,又上来一批,刀锋所向,非可没有止住大明官场的腐败,体制内的官员反倒越来越少防小人符有用吗。其实科举这玩意儿与才华不可画上等号,很多时候那些有幸敲开仕进之门的读书人,凭借的不过是一种组合技能:死记硬背的知识、迎合主流的立意、规范端丽的文本,再加上恰到好处的临场发挥,同时运气的成分也很重要。进入体制之后,他们想得最深的、琢磨得最多的还是升官的终南捷径与发财的门路。很多时候他们将这两大主题合二为一,互为因果。

朱元璋常叹:“我处乱世,不得不用重典防小人符有用吗。”“国初至今,将二十载,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天下初定,民顽吏弊,虽朝有十人弃市,暮有百人而仍为之。”

洪武十八年后,朱元璋先后颁布《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分别记录了二百三十六条案例,惩治贪官污吏的案例多达一百五十条,其中凌迟、枭首、夷族的有上千例,弃市以下的上万防小人符有用吗。如此震慑贪腐,效果又如何呢?该年同批发榜派官三百六十四人,一年后,杀六人。戴死罪、徒流罪办事者三百五十八人。也就是说,这三百六十四人,无一例外皆是贪。何谓戴死罪、徒流罪,很多犯罪的人被带到衙门,他们在升堂时发现了一幕滑稽剧,那些提审他们的官员除了穿着官服和他们没有什么区别,也戴着镣铐,有人在旁边监控。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被清洗的官员太多,已经到了十位九空的地步防小人符有用吗。如果将这些人全部清洗,官府就没有干活的人了。于是朱元璋创造性地发明了戴死罪、徒流罪制度,该项制度完全没有顾及官员的面子。那些被判了死刑或者要遭到流放的官员,被送到各个衙门去处理公务。等处理完公务,该杀的杀,该徒刑、流放的还是会照样执行。很多时候,他们的命运有可能还不如堂下那些受审的犯人。

朱元璋虽然用尽了各种酷辣手段肃贪,可是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防小人符有用吗。一个王朝开国阶段,通常是政治清明、官吏廉洁,可是洪武年间会出现官员塌方式的腐败,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深究其因,除了人性的贪婪,还有制度层面的原因。

有人说,是因为洪武年的官员薪水过低,才让体制内的人去飞蛾扑火防小人符有用吗。其实真正的原因无非是两点:一是任何完密的官僚机构及其运行监督机制,都不可能完美无缺,社会生活运行过程中,总会暴露出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贪欲与侥幸心理是人的本性,这是任何手段都无法根治的;二是与朱元璋执政手法和他当国期间的急躁性格有着很大关系,他的肃贪手法过于酷烈,急于想在最短的时间实现自己最高的治国理想。

发生于洪武九年的空印案就很能说明问题,也有史料说,此案发生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防小人符有用吗。客观地说,这件案子在惩贪方面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不过是朱元璋猜疑个性的又一次滥用。

案件的缘由是这样的:明朝规定,各地每年都要派人到户部报告地方上缴的钱粮账目,需要府合省,省合部,一层层传递上去,一直到部里审核完毕,才算手续完备防小人符有用吗。数字有出入还须重核,这一年的地方财政计划才能完成。如果对不上,即使只是一个小数字,账目需要重核,账册也需要重新填造,更让人为难的是所有重修账册需要要盖上原衙门的印章才算有效。

各省离京师距离各有不同,远的七八千里,近的也要三四千里防小人符有用吗。这项制度如果放在今天并不是一件难事,飞机和高速铁路让千里之外也变得近在咫尺,可在当时却是一项令人忧心的难题。云贵地区的官员要想进一趟京城,就是骑上最快的马也要在路上颠簸一两个月。当相关官员风尘仆仆赶到京城敲开户部大门,进去一核对,发现钱粮账目有错。然后折返回去,修订完账册,盖上官印,这样来回折腾两次。也就是说,为了账册上的一颗印,往返一趟往往需要花上一年的时间。

这种来回折腾在当时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钱粮在运输过程中会有损耗,这就导致发运时的数字与户部接收时的数字是不相符的防小人符有用吗。可在路上到底损耗多少,官吏们事先并不知晓,只有到了户部才能知道其中的差额,所以官吏们习惯用空印文书在京城就地填写实际的钱粮数字。

深受其累的官员很快就发现,这件事是有空子可钻的防小人符有用吗。来回奔波千里也不过是为了盖一个印,因为纸和笔都是现成的,账册错了改就是了,可是官印不能随身带着玩。官印带走几个月,官府发文就没办法盖章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些赴京核对账目的官员很快就找到突破口,他们带上事先预备好的盖过印信的空白文册。如果再遇上需要重新核对钱粮,修订账册的情况,就不需要再奔回地方官署所在地,躲在驿馆里,几个时辰就可以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带空印文书进京成了体制内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沿袭多年,户部官员也是默认这一做法的防小人符有用吗。朝廷上下人尽皆知,只有朱元璋还蒙在鼓里。偏巧的是,在洪武九年一次检查户部钱谷账册的例行公事中,朱元璋发现了这一做法。这帮胆大妄为的官员竟然在天子脚下用这种投机取巧的手段糊弄自己。

震怒之下的朱元璋成立专案组专门负责对此事的调查,务必水落石出防小人符有用吗

按说朝堂内外都知道的事,想要一个调查结果并是多难的事防小人符有用吗。就是那些负责参与调查的官员,他们也应该很清楚这件事的真实度。可是经过一番调查,非可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就连知道情况的官员也没有向外吐露一个字。问话的官员也知道,回答的官员也知道,只有朱元璋不知道其中详情。

就在此时,一个人勇敢地站了出来,此人并不是在职官员,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生员防小人符有用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只能算是一个老百姓。这个人叫郑士利,他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靠山,只是凭借自己的勇气,只是为了向朱元璋说出事情的真相。

按照史料记载,当朱元璋发现了盖印空白文册的事时,第一反应是“盛怒”防小人符有用吗。之所以会“盛怒”,是因为朱元璋“以为欺罔”,也就是他认为那些官员欺君罔上,拿他这个皇帝当傻子。朱元璋偶然知道了这个情形后,认定自己发现了一个官员相互勾结、舞弊欺诈的泼天大案。

于是,缺少财务知识的朱元璋大发雷霆之怒,他不仅严厉禁止使用空印,甚至将所有在空印表册上留名的官员一律处死防小人符有用吗。有史料证明,空印案中有数以百计的官员被处死。

空印案发生的时候,以胡惟庸为首的朝廷官员谁也不敢站出来进言防小人符有用吗。他们太了解朱元璋的性情了,顶风强谏的话,搞不好就会把自己也搭进去。

同年十月,帝国的天空出现异象,为了平息沸腾的流言,洪武皇帝下诏,要天下士人上书朝廷,对朝政提出批评建议防小人符有用吗。时任山西平遥儒学训导的叶伯巨起草了《奉诏陈言疏》,全文近三千字,以大量例证直言不讳地指出朱元璋“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速”的三大过失,其中也提到了空印案。

叶伯巨说,历代开国之君,没有一个不是以仁德笼络民心,绝不因为滥施刑罚而丧失民心,国运之长短,就全在君王施的是仁政还是苛政防小人符有用吗。他以古今作对比,说古代的读书人都以中进士做官为荣,以罢官为耻,当今的士子呢,都以选不上官暗自庆幸,受了廷杖鞭打也只当寻常之辱,这难道是正常的吗?凤阳是皇陵所在,龙兴之地,让大批罪人迁徙居住,怨嗟愁苦之声充斥园邑,这难道也是对祖宗的恭敬吗?

朱元璋看了十分恼怒,特别是对分封藩王的意见尤其不满,气得大叫:“小子间吾骨肉,速速逮来,我要亲手将他射死!”遂派官兵星夜奔驰到平遥,将其押解到南京,关进刑部监狱,最终被活活饿死在大牢里防小人符有用吗

对于朱元璋的做法,除了叶伯巨敢于直谏防小人符有用吗。当时宁海(浙江)的平民郑士利的谏言更加直接有效,郑士利是因为他的兄长郑士元而被牵涉进这个案子的。郑士元当时是湖广按察使佥事,也因此案而被投进大狱。

郑士元不是主印者,待其杖后出狱,郑士利才敢上书言空印之冤防小人符有用吗。因为朱元璋曾经说过,会严厉惩治那些假公言私者。在这种情况下,郑士利只有等到兄长的案子结了才站出来上书。一介平民向皇帝直接叫板,他说皇上不知空印是惯例,不能因空印而杀无罪者。

郑士利对于空印案的申辩与批评有以下几点:一是官方文书要有效,需要盖有完整的印章,而钱粮文书盖的是骑缝印,是不能用来为非作歹的;二是钱粮之数,需要县、府、省到户部,一级一级向上核准,只有最后到户部才能知道一个准确的数字,如果“待策书既成而后用印”,那么就需要返回省府重新填写,势必要耽误时间,所以“先印而后书”只是权宜之计,不足以怪罪;三是朝廷此前一直没有明确禁止空印的立法,现在杀空印者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四是官吏们都是经过数十年才得以造就的人才,就这么轻易杀掉太过草率防小人符有用吗

郑士利在这里所做的分析,只是还原了事情的本来面目,可以说是有理有据,并没有过度渲染防小人符有用吗。他指出了空印案存在的诸多不合理、不合法之处,而朱元璋对此的反应是“大怒”。他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甚至怀疑郑士利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另有主谋。

郑士利是一个敢于直言的聪明人,他已经估计到朱元璋可能羞于认错防小人符有用吗。然后笔锋一转,为朱元璋开脱道:其实皇上也是为了百姓好,您是怕贪官污吏借机挪用这些空印纸,用来危害老百姓(恐奸吏得挟空印纸,为文移以虐民)。

郑士利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朱元璋并不是一个糊涂的人,他也不是不肯认错的人防小人符有用吗。其实他从安插于体制内的无数耳目那里,是很容易获取事实真相的。如果他连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的话,明朝的天下也就不会是他老朱家的。

既然他已经清楚地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为什么还要处罚这些官员呢?真正的原因在他的心里从来就没有信任过那些官员,甚至很多时候还将他们视为朱明王朝的假想敌防小人符有用吗。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与他从小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太了解这帮官员营私舞弊的本事。在他看来,官员的良心早就被狗吃了,自己虽然使用他们,可并不代表这些人是忠诚可靠的。

空印案之所以会给朱元璋造成如此大的内心触动,是因为他的过度敏感防小人符有用吗。虽然他手握皇权,可是这些官员还是拿他不够重视,他们居然敢不向他请示就私下擅自盖印。这种做法,等于藐视他的权威。今天他们居然敢不经过自己的允许,就将印盖在文书上,真是胆大妄为。如果今天自己容忍了他们,他们明天就会把印直接戳在他这个皇帝的脑门儿上。

盛怒之下的朱元璋将郑士利罚做苦工,作为一个平凡人,他没有机会见识皇家的威严,没有福气享受官员的荣耀防小人符有用吗。在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世俗衡量标准中,郑士利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可是他却凭借自己的勇气完成了个人的壮举。由于他的英勇行为,这位既非皇亲国戚,也非名臣将相的普通人就这样被载入了史册。

在属于他的《明史·郑士利传》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面对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决绝的勇气防小人符有用吗。中国历史虽然长期被所谓的大人物、大英雄霸占着头条,可是小人物在某个时间节点所散发出的人性光辉是我们无法遗忘的。相对于那些空印案中获罪的官员,郑士利还是幸运的,至少他活下来了。

案件已经定性,那么接下来的就是处罚,问题在于全国所有的府县几乎都存在着空印现象,法不责众,总不能将所有的府县官员都一杀了之吧防小人符有用吗。这又是一个难题,在朱元璋那里,似乎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他总能做出别人意想不到的事,他也不相信自己能将那些涉案的官员都清洗掉,可是他真的就一步一步去做了。

明代的省级地方机构有三个,即布政司(掌民政与财政)、按察司(掌司法与监察)和都司(掌军政),三司分权,互不统属防小人符有用吗。往下的地方机构府、州、县,都是由布政司这个系统顺下来的,跟其他二司没有关系。空印案中被处罚的官员大部分是布政使司以下的官吏,还有一部分是地方监察官(言臣),也就是各省按察司系统的官吏。

只要你被裹挟进来,无论你身在何方,将会去向何方,无论身处繁华或者荒芜,结果都已经注定防小人符有用吗。就连那些言官中也有主印者,自然也被纳入被杀者的序列。

在这里先说一下当时的行政结构,全国共有十三个省,一百四十多个府,一千多个县,这些省、府、县的官员中大部分都与空印案有关防小人符有用吗。处罚结果出来,举朝震惊。主印官员全部杀掉,副手打一百杖充军。除此之外,连各省按察使司的言官也多有获罪者,理由是监管不力。这是名副其实的一扫光,平时都削尖脑袋往上钻营,这下倒好,干个副职还有机会被拉壮丁留下一条活路,正职就得掉脑袋。这就是所谓的级别越高,责任越大。

在这次空印案中很多素有清廉之名的好官也被杀掉了,最有名的就是千古忠臣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防小人符有用吗。方克勤当时在山东济宁任知府,为官清廉,平时连肉也舍不得吃,衣服上满是补丁。就是这样一个清廉之士,却稀里糊涂死在朱元璋的反腐风暴中,就因为他是主印官。

需要说明的是,空印案中所杀官员的数目一直以来都存有很大的争议,有史料记载死者达上万人之多,也有史料确认是数百人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处理的只是掌印的官员,对副职并未杀掉。杀光所有地方官员,剩下自己一个光杆儿司令显然是不现实的。

其实空印案和朱元璋掀起的肃贪风暴并没有太大关系,官员们由于工作上的便利采取的一种变通手法,结果演变成了一桩大案防小人符有用吗。而在大家都心知肚明且有人上书说明真相的情况下,朱元璋执意要拿这件事大做特做文章,实在令人费解。

3.郭桓案的暴烈指数

洪武年间,那些透着血腥气的刑罚手段完全够得上人间地狱级,光听名字就让那些为恶之人失魂散魄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心里也清楚,当时动用酷刑的案子,如果按照《大明律》的尺度来量刑,很多人是罪不至此的,有的甚至只应该受到轻微的惩罚。

比如说官吏隐漏文书不报的,按律应该只杖八十;收粮违限的杖一百防小人符有用吗。可是当朱元璋颁行《大诰》后,这些人居然全都用凌迟之刑;有司滥设官吏,按律应该只杖一百,囚三年,而在《大诰》里的要求却是族诛。

朱元璋应该也很清楚,自己在后世人的眼中已经逃不脱一副暴君模样防小人符有用吗。可与稳固大明江山根基相比,其他的都不重要。朱元璋在《大诰》续篇的第七十四条《罪除滥设》中讲:“呜呼!艰哉!刑此等之徒,人以为君暴,宽此等之徒,法坏而网弛,人以为君昏。”这是他在向世人表明自己的立场。

来自权力外围的清洗

洪武十八年,帝国发生了一桩震动天下的大案——户部侍郎郭桓盗卖官粮案防小人符有用吗

郭桓案属于财税系统出现的腐败窝案,而税粮征收的第一个环节是粮长防小人符有用吗。粮长在具体经手粮税的征纳过程中,能够做到上下其手,中饱私囊。在洪武年的整个肃贪生涯中,规模庞大的郭桓案无疑是具有里程碑的事件。

郭桓案是由纳粮而起,而粮食是维系一个王朝生存发展的命脉防小人符有用吗。在任何一个时代里,粮食问题都是执政者心头之重。洪武年间,大明王朝推行“粮长”制度。当时规定每一万石税粮划分为一个纳税区,每个纳税区都是由当地富户中最有实力者担任粮长,负责税粮的催征输解。

建立“粮长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拿这项制度作为解决官吏下乡扰民问题的撒手锏防小人符有用吗。朝廷赋予平民拿官的权力,鼓励他们捉拿下乡官吏,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即使错了,也不追究其责任。朱元璋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制度建设,尤其是在惩治违规官吏方面。他曾经目睹和体验了底层民众求生存的诸多不易,也切身体会到一个贫民在社会底层挣扎时所受到的种种屈辱、困苦和艰辛。

正是因为这种颠沛流离的痛苦经历,才让朱元璋在成为一国之君后对“三农”问题有着更为特殊的情感防小人符有用吗。他与官员们在谈到农民生活话题时常常会表现得情难自抑,流泪不止。在中国历史上,因为同情农民生活处境而流泪的皇帝,大概也只有朱元璋了。

他在《大诰三编》中明文规定“民拿害民该吏”,将悬在贪官污吏头上的那把尚方宝剑赐给了那些手无寸权的百姓,发动底层民众捉拿害民胥吏,以此来澄清国家吏治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宁愿背负暴君的恶名,也不愿意做一个受人蒙蔽的昏君。官员们前赴后继,趋利而行,作为皇帝的他也是深感无奈。如此惩治贪吏的目的是为了让体制内的人有所戒惧,在他们伸手拿赃款时,先要想一想将会付出怎样的成本和代价。

从洪武十八年开始,一场捉拿害民胥吏的群众性运动就这样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防小人符有用吗。大量的胥吏被老百姓捉拿并绑赴京师,情节严重者被当即处以极刑,情节轻微者,发配充军。由朱元璋一手打造的民间防控网络体系就这样发挥效用,一时之间,官吏的言行大为收敛,他们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伤害地方良民。

为了不让官吏祸害老百姓,朱元璋想过很多措施,“粮长制”是其中之一防小人符有用吗。客观地说,“粮长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对于刚刚登上帝位的朱元璋来说,这项制度只是权宜之计,用它来割断官员假借税粮鱼肉百姓的一个替代性方案。在帝国的权力运行机构中,朱元璋对国家财税系统的官僚机构及其队伍尤为关注。

身为帝国的一把手如此关心财税系统实际操作的状况,是因为这是王朝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防小人符有用吗。帝国庞大的支出就是靠财税系统来维持运转的,容不得这条性命攸关的补给线出现任何闪失,即使发现有丝毫可疑的地方,也要小题大做。当然在这条利益管道里出现的任何一起案件,都不可能是小事一桩。

刚刚接手政权,朱元璋的王朝还没来得及建立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权力框架防小人符有用吗。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他只有延续元朝“以吏治国”的大方针。从民间社会重新选用一些政府认为可靠的人员来督征税粮,如此一来,国家的收入就可以增多一些。同时对于那些饱受官府压迫的农民来说,他们也不愿意与官府直接打交道。

由于地方官员基本上都是由外地人充任,对当地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往往容易受到地方胥吏的蒙蔽防小人符有用吗。经过一番利害权衡,朱元璋所倡导的民间自理方式应运而生。对于贪官污吏,他一贯的态度就是从严从重,绝不留半点儿情面。

朱元璋“粮长制”的一大特点是“以良民治良民”,前一个“良民”是那些大地主们,而后一个则是普通农民;前者是治人的粮长大户,后者则是被治的那些贫民小户防小人符有用吗。“以良民治良民”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区分“良民”,到底是谁该治谁?

在这里,所谓的“良民”,不过就是那些“有恒产有恒心”的地主阶级,帝国的权力机器只有得到他们的支持才能够平稳运行防小人符有用吗。朱元璋是无产者出身,现在当了皇帝,就成了最大的地主,那些官僚胥吏是小地主。大地主重用小地主,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在这条食物链中,无论是皇帝这个地主中的至尊宝,还是民间地主中的VIP,他们的利益管道是彼此互通的。

在朱元璋的人生字典里,最为痛恨的两个字莫过于“贪腐”防小人符有用吗。对待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他的刚猛手段没有最猛,只有更猛。

他大肆杀戮那些为自己打江山的开国功臣,株连极广防小人符有用吗。这在无形之中抬高了帝国官场的权力风险值,本来一个士子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当官,以此来实现光宗耀祖、庇荫子孙的人生终极梦想。可是生不逢时,别人当官是要钱,在洪武皇帝的王朝里当官却要了人的命。

无论是体制内的官员,还是体制外的读书人,他们都视宦途为畏途防小人符有用吗。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对朝廷的官员录用并不热心,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一条命去博一场未知的富贵。既然读书人不愿意主动依附,朱元璋只有从民间社会将那些忠诚之人提拔到权力系统工作,不然就没人替他这个皇帝干活了。

很多粮长属于地方上的半公职人员,并不属于体制内的正式官员,更接近于吏,他们与体制内的官员相去甚远防小人符有用吗。洪武年间,“粮长”这种有权无职的地方具体办事人员,之所以有着很强的诱惑力,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从征收税粮的过程中捞取更多的利益。可凡有利益出没的地方,就会有趋之若鹜的人群。

其实朱元璋对于自己建立的这一套“粮长制”还是颇为得意的,也正好契合了自己“以良民治良民”的想法防小人符有用吗。为了让粮长能够忠诚地服务于朱明王朝,他给了他们十分优厚的生存条件。甚至不惜打破吏不为官的传统,让粮长有机会直接晋级官员,甚至是更高级别的官员。

尽管如此,一些中饱私囊的粮长们还是感到不满足防小人符有用吗。有权力出没的地方,就会有权力的寻租,就会有腐败的滋生。粮长认为依托纳粮来捞取灰色收入,效率太慢。他们想的是如何快速高效,一夜暴富,而且是巨富。有了想法就会去找办法,他们将自己及其亲友们应当缴纳的税粮,分摊到纳税区的众人头上;或者在应该缴纳的正粮之外,再加上各种附加费,这些附加费的名目可以达到十八种之多,通常是正粮的数倍以上;或者将收缴上来的税粮当作高利贷放出去,再向上级部门申请延期交纳。

粮长基本上都由那些地方大户们充当,他们主要负责田赋的催征、经收和解运防小人符有用吗。其实朱元璋应该想到,无论是“官治民”,还是“良民治良民”,最后都会落入人治大于法治的历史俗套当中。

在这里治人的良民俨然就是朱元璋本人在地方上的权力代言人,他们在纳粮过程中动用的暴力手段在不经意间就转化为体制所赋予的合法伤害权防小人符有用吗。实行“粮长制”的本意是为了防范胥吏害民,结果却不小心养出了另外的祸患。

“粮长制”原是本着民收民解的精神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委托、代办的制度,它是用来代替胥吏直接向民间社会征收的平衡法则防小人符有用吗。开国后的五六十年时间里,粮长的职权也跟着中央集权效应随之扩大,在权力结构中的位置也大幅度提升,由朱元璋直接负责粮长征解税粮。

每当粮长解运税粮抵达京城时,朱元璋都会安排时间和他们见上一面防小人符有用吗。在那样一个地位悬殊的见面会上,他除了要向他们敲敲警钟(训谕),还要详细垂询民间情况。

对于那些大老远赶到京城的粮农来说,他们也非常珍惜与洪武皇帝的见面机会防小人符有用吗。或许这样的机会,会在不经意间改变他们的前途与命运。这更像是一次官员遴选,而遴选的对象则是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粮长。粮长们如果能够通过这样一个有着面试性质的见面机会博取皇帝的好感,那么就有可能会被提拔为位置颇高的朝廷官员。

平日这些粮长在乡村里,也算是场面上行走的人,他们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八面威风,与地方官吏的做派并无二致防小人符有用吗。地方上的那些大地主们往往以晋升“粮长”为荣,而且“粮长”这个位置还具有世袭效应。老子是“粮长”,儿子也是“粮长”,这就是所谓的“永充制”。

当然,朝廷在赋予粮长们治理“良民”权力的同时,也对他们利用职权害民肥己的事实痛恨不已防小人符有用吗。有的粮长巧立各种名目,科敛害民,甚至采取残酷的刑讯手段,逼得老百姓拆屋揭瓦,或变卖牲口、农具等来缴纳粮税,连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都丧失殆尽。

朱元璋对那些害民之官极为愤恨,在他看来,这帮人虐民之心,甚如蝮蛇防小人符有用吗。既然他们虐民,那么他这个当皇帝的就虐他们,不然难消心头之恨。朱元璋一次又一次地使出极端手段,逮着一个杀一个,抄没其家产。他曾经创下一次杀头抄家一百六十个粮长的纪录。

当时的浙江金华有个杨姓粮长,他是地方首富防小人符有用吗。或许是财富助长了此人的狂妄之气,他居然在人前放话:说当今圣上征粮万石,还不及他一个田庄的收入。这句话很快就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等到杨粮长解粮进京时,朱元璋专门召见了他,故意问道:“粮食何在?”杨粮长傲慢地回答:“霎时便到。”朱元璋冷冷一笑道:“是杀时便到吗?”

这些粮长们完全搞不清状况,手中的那点儿权力是朝廷赋予的,而他们不过是朝廷安插在民间的权力触角防小人符有用吗。当这个权力触角为所欲为,反过来挑衅皇权时,他们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本文链接:https://35gh.com/post/%E6%BB%B4%E8%A1%80%E7%9A%84%E5%A4%A7%E6%9C%9D%E4%BB%A3%EF%BC%9A1368-1398%E7%9A%84%E6%94%BF%E6%B2%BB%E5%9B%B0%E5%B1%80%E4%B8%8E%E4%BA%BA%E6%80%A7%E8%A7%A3%E8%AF%BB%EF%BC%884%EF%BC%89%3A%E9%98%B2%E5%B0%8F%E4%BA%BA%E7%AC%A6%E6%9C%89%E7%94%A8%E5%90%9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