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宫

中国戏曲的产生与演变:驱鬼佛经

网上道教符咒法事法术    2022-07-07    196

  戏曲是我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剧形式,是将歌(按曲行腔)、舞(包括武打、杂技)、念白、表演、音乐、美术诸多要素有机地结合为完整的表现手段的艺术体系驱鬼佛经。中国戏曲起源于春秋、秦汉时期的歌舞、俳优和百戏,从西汉(前110―前24年)已有故事情节表演的“百戏”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时期的孕育发展,到唐、宋时逐渐成形。至12、13世纪时,便演变为宋、元南戏和杂剧,到明、清两代,传奇兴起,各种地方戏也纷纷产生,逐渐汇合成为昆曲和京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演派和众多的地方戏曲。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各地方的戏曲剧种共约三百六十余种,主要有昆曲、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曲剧、蒲剧、秦腔、豫剧、吕剧、黄梅戏、汉剧、楚剧、湘剧、花鼓戏、采茶剧、锡剧、淮剧、扬剧、沪剧、越剧、川剧、粤剧、潮剧等。所以,“中国戏曲”是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昆曲、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通称。

  中国戏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歌舞并重、传神写意””高度综合性、虚拟性、程序性”驱鬼佛经。属于歌者是唱念,属于舞者是表、做。以歌舞为基本,和音乐密切相连。中国戏曲基本上来自民间,其发展历程和群众的现实要求及历史的客观环境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从故事取材到人物处理及舞台表演,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有关,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戏曲还具有“教化”功能,基层民众从戏曲中得到的不仅是艺术享受,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在这一点上,包括文化程度不高可地位却极高的慈禧太后,以至近乎文盲的老百姓甚至妇嬬幼稚,都获益良多。因为他们难以识字读书,却能看戏听曲。

  古代歌舞、古优滑稽、角抵百戏、说唱艺术,是我国戏曲的渊源驱鬼佛经。远古先民,模仿山林溪谷之音而歌,模仿凤鸟百兽而舞,以表达情感,逐渐形成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综合艺术。到了周王朝,制有文舞和武舞。文舞的舞者执乐器与舞具而舞,武舞的舞者执朱盾玉斧而舞,以此歌颂统治者的功绩。到春秋战国时,出现了古巫、古傩之舞,并从逐鬼驱疫的“傩祭”发展到娱人的“傩舞”。这种歌舞祭神的仪式,实际上已成为民间的歌舞盛会。秦汉时流行的“角抵百戏”,在汉代得到蓬勃发展。所谓“角抵”,就是会集各种技艺来彼此竞赛,互争优胜。表演者装扮成传说中的人物登场,或头戴牛角相抵,表演远古时期蚩尤大战黄帝的故事。后来角抵戏的内容更加丰富,并和俳优、歌舞、杂技、举重、爬竿、摔跤及功夫表演等同时演出,相互融合,并总称为“角抵百戏”。唐、宋时说唱艺术繁荣,主要是以说唱故事的方式表演,内容包括历史传说、里巷风俗故事,如《王昭君》《秋胡行》。俗讲佛经故事也和说唱结合,其底本叫做“变文”,如《目连变》《孟姜变》等。以上种种,为中国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本文链接:http://35gh.com/post/%E4%B8%AD%E5%9B%BD%E6%88%8F%E6%9B%B2%E7%9A%84%E4%BA%A7%E7%94%9F%E4%B8%8E%E6%BC%94%E5%8F%98%3A%E9%A9%B1%E9%AC%BC%E4%BD%9B%E7%BB%8F.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