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松:“丈量”古代壁画的世界长度
古代壁画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青海道教神仙佛教。山西古代壁画的维度包含了时间与空间、内容与载体,其历史的延续与发展,有厚度、深度、高度、广度和长度。它不可有中国长度,也有世界长度。
1月7日,江苏理工学院教授、传统壁画研究所所长王岩松,以“看见山西:壁画的世界长度”为题,带领观众一起探讨山西古代壁画的前世今生,以及山西古代壁画的绘制技艺和传承传播青海道教神仙佛教。
王岩松简介
1963年出生,山西汾阳人,198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北京大学艺术学硕士、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青海道教神仙佛教。古代壁画复制与研究逾30年,曾长期在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从事壁画研究工作。现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传统壁画研究所所长,中国壁画学会理事,台湾艺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壁画创新与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项目主持人,江苏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薪火相传——传统壁画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主持人。主要从事古代壁画研究与教学,致力于传统壁画艺术实践与传统壁画技艺传承。著有《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该书获得2019年苏版好书和2020年年度最有影响力图书推展。
山西古代壁画的前世今生
说起山西壁画,王岩松老师非常自豪:“山西的壁画如果是山西的高点,那么它也是中国的高点,同时也是一个世界的高点青海道教神仙佛教。”
山西是古建筑大省,木结构遗存占到中国古建筑的70%以上,被称为“古建筑艺术博物馆”,其中大多数古建筑中保存着壁画青海道教神仙佛教。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中赋存的壁画计56000余平方米,其中国保、省保文物单位中赋存的壁画24000余平方米,市县保及未定级文保单位中文物中赋存的壁画32000余平方米。从数量上说,山西应该也是中国壁画最多的省份。山西壁画类型多样,既有寺观壁画,也有新出土的墓室壁画,其中,寺观壁画排全国第一位。“山西的寺观壁画与敦煌石窟壁画、陕西墓室壁画呈现三足鼎立态势。”王岩松老师说。
为什么山西会保留如此多的古代壁画呢?这和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青海道教神仙佛教。山西的地形像一片桑叶,位于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所以也称河东、山右。山西纵向有太行山、吕梁山两条大山脉,两山之间自北向南依次还横亘着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岳山、王屋山、中条山。这些山和山间的平原,构成了山地间珠串一般大大小小的盆地。千百年来,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不同的地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灿烂、多样且对华夏文明影响深远的文化。同时又因相对封闭的特殊地形,且气候干燥,遗存的古代文物在全国首屈一指。
山西壁画的种类非常齐全青海道教神仙佛教。山西古建筑彩塑壁画研究院调查研究,山西省11个市的古建筑壁画各有特点和优势,如大同的佛教壁画、晋中的佛寺和庙堂壁画、忻州的殿堂佛寺壁画、临汾的道教和风俗神庙壁画、太原的景观式壁画、运城的元明时期佛道壁画、长治的道教庙宇壁画、吕梁的神庙类壁画、朔州的辽金时期佛教壁画、晋城的佛道神壁画、阳泉的五种类型壁画均可圈可点。山西省古建筑壁画地域的分布状况,可以归纳为“北佛南道中交汇,东西两地民神庙”。
山西壁画的年代跨度也很大青海道教神仙佛教。现存壁画从东汉开始,到北朝早期、北朝晚期、唐宋元明清,环环紧扣,形成完整序列。王岩松老师介绍,一般来说,古代壁画艺术一代不如一代,是走下坡路的。早期的壁画,行家里手都从事壁画,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很多著名画家如吴道子、周昉等都参与壁画创作。后期由于社会需求及观念变化等原因,知名画家逐渐退出壁画领域,壁画水平呈现衰退倾向。可在这个总趋势下,山西壁画到元明时,依然还有水平非常高的壁画。这是因为山西壁画在晚期的时候,民间绘画异军突起,有一种作坊式的传承方式和艺术生产方式,如元代朱好古团队,把山西壁画的成就推到当时的顶峰,非常有地域特点,被学术界称为“晋南画派”和“晋南壁画群”。
展开全文
20世纪初,外国列强巧取豪夺,从洞窟、建筑中揭取了大批中国古代壁画,许多精美的壁画蒙受劫难,流散异乡青海道教神仙佛教。在流失海外的壁画中,山西壁画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如,山西洪洞县广胜寺下寺的元代壁画《药师经变图》,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同样出自山西洪洞县广胜寺下寺的壁画《炽盛光佛经变图》,被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收藏;晋南地区平阳府某道观的《朝元图》(又称《神仙赴会图》)被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今看来仍让人唏嘘不已青海道教神仙佛教。山西壁画由于数量多,而且分布比较散,所以保护起来比较困难。除此之外,王岩松老师认为山西壁画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其他问题,如对传统壁画价值的认识严重不足,自然损毁、人为破坏严重,传统技艺失传,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等。
如何更好地保护壁画本体并将壁画艺术传承下去呢?王岩松团队想到了临摹和复制青海道教神仙佛教。
继承优秀传统才能更好地保护
古代匠师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审美体验,通过材料和工法得以体现青海道教神仙佛教。王岩松老师认为,了解壁画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技术是学习与了解壁画艺术的第一步。关于古代壁画的绘制,王岩松老师做了详细解说。
古代壁画一般包括支撑体、地仗层、准备层、绘画层等青海道教神仙佛教。哪一层最重要呢?很多人认为是绘画层。绘画层是壁画的精华,可实际上绘画层之前的部分也很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因为每层之间是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的,如果其中一层出了问题,就相当于断了一个环节,那么后边的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在绘制壁画时,准备层的重要性咋强调都不为过。准备层指的是绘画层之前的所有环节,是最后所要达到理想效果的一个基础,它关系着壁画的存亡。”王岩松老师说。
先说支撑体青海道教神仙佛教。一般情况下支撑体有土坯墙、有砖墙,通过实例可以看到,壁画用土坯墙最好。支撑体的表面结构为地仗层,地仗层的处理也比较复杂。宋代李诫(1035年—1110年)编著的重要建筑著作《营造法式》中有详尽记载:“造画壁之制,先以粗泥搭络毕,候稍干,再用泥横被竹篾一重,以泥盖平。又候稍干,钉麻华,以泥分披令匀,又用泥盖平;以上用粗泥五重,厚一分五厘……”可见古人对地仗层的讲究和重视。地仗层的材料有泥的,也有石灰的,以山西壁画为例,元明以前都是在泥上直接作画,到了明清时期采用石灰地仗,而石灰性烈,不利于壁画保护。反而是早期泥地仗上的壁画一般保存效果比较好。壁画绘制过程中,还有一道工序必不可少,那就是涂刷白土粉做底子,也就是壁画的准备层。涂刷一层白垩土或者其它底色作为基础层,以使画面有统一感并便于着色。这些处理方法都是古人绘制壁画的优秀传统,正是现代人所要继承的。
准备层做好后,就可以绘制壁画了青海道教神仙佛教。王岩松老师重点强调了稿本的使用。中国古代壁画的绘制技法与传承独具特色,一铺壁画可能并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由一个画工团队共同完成。每个画工团队的负责人都珍藏有“独门秘籍”“镇班之宝”,称为“稿本”,通俗说就是素材绘本。各类人物、器皿、花卉、纹饰的形象和画法都相对固定在这套稿本中。壁画是按小样放大绘制的,小样又是根据稿本创作的,所以同一个画工团队创作的不同壁画中,虽然人物的身份、位置、排列组合不同,可因为出自同一套稿本,往往就会出现相似甚至相同的形象。
稷山兴化寺、永济永乐宫、稷山青龙寺、平阳府某道观壁画……从元代晋南壁画群以朱好古及其门人为代表的壁画作品可看出风格、构图与粉本的类似性特点,可见当地一定范围内受到朱好古风格的粉本影响青海道教神仙佛教。比如平阳府《朝元图》中的戌神,其形象应该就在某个画工团队的稿本中。同一个团队在绘制永乐宫《朝元图》的时候,把这个稿本中的形象换个位置、改个身份,就成了太乙神。分处两地的两位不同神仙,因为形象来自同一套稿本,一脉相承,所以非常相似。
之后,王岩松老师又以永乐宫壁画为例,从构图、线条、色彩、勾填、沥粉贴金等方面分析了山西古代壁画的绘画语汇青海道教神仙佛教。其中,古人在用色上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规律,就是他们很讲究规矩,注重程式。壁画主要围绕着五色展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木火土金水五星对应着东南中西北五行和青赤黄白黑五色。因此,永乐宫壁画中的木火土金水五位神仙,火星对应南方,南方尚赤,所以火星穿红袍,金星对应西方穿白色,水星对应北方穿黑色,木星对应东方穿青色,土星居中央穿黄色。此外,民间壁画使用的色彩,多用纯色,“间色”占次要位置。
壁画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技术决定了壁画的美学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视觉表象,只有充分了解壁画的制作材料和技术才能保护和借鉴壁画的价值青海道教神仙佛教。
用有温度的手一点一滴去传承
王岩松老师从事传统壁画研究30多年,同时一直在做古代壁画的临摹、复制以及传统壁画技艺传承方面的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青海道教神仙佛教。近年来,由他主持的(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以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理念,运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将流失海外的珍贵壁画以临摹、复制的方式和文物层级的表现标准“回归中国”,并在国内做巡回展览。每到一处观者如潮,是国内首次将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壁画以这种方式做集中展示。
临摹和复制壁画的意义是什么?王岩松认为主要是出于保护的需要、研究的需要、继承的需要和传播的需要青海道教神仙佛教。古代壁画是不可再生的,因此需要使用原有的材料、工艺技术、制作方法,通过复制与临摹的方式,使它留存下来。而通过复制与临摹等途径及真实、详细的壁画记录,对年代、类型、题材、形式、工艺等加以调查与研究,在传递历史讯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注重源流、学习传统和复制与临摹也一直是学习,借鉴和继承优秀传统的主要途径与手段。此外,通过复制与临摹品的传播和宣传,可异地展示,并满足不同层次民众对壁画的需要。
在临摹和复制时,王岩松老师要求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和原尺寸,包括壁画上的割裂缝、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痕迹等也要复原出来,以“反映一段不平凡的历史”青海道教神仙佛教。他还提出一个观点,即要在壁画复制中表现三个历史维度:第一历史是古人当时所绘的内容,第二历史是经过时间推移演变而成的面貌,第三历史是因后人修复对壁画的干预效果,也就是不同时期人们对壁画进行修复所留下的痕迹。因此,王岩松及其团队所复制、临摹的壁画中,多了一份历史的沧桑和沉重。
讲座最后,王岩松老师表示:“壁画是有生命的,作为物质的壁画总有一天会消失,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青海道教神仙佛教。我们不能扭转发展趋势,那么通过临摹和复制留下这些壁画的信息,不仅能留下作品,也能传承技艺。虽然现在传播、传承的手段很多,可是壁画传承依然要靠我们有温度的手一点一滴相传,这样也许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虽然壁画的复兴比较难,可是我还是有信心,只有一点一点去做,我们才不愧于古人,才可以把古人的创造传给未来。”
山西晚报记者 南丽江
本文链接:https://35gh.com/post/w-y-s-z-l-g-d-b-h-d.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