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宫

《道德经》: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网上道教符咒法事法术    2024-08-02    65

《道德经》里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每一个人,若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所得、有所成,离不开一个“静”字道德经

我们时常能够看到老人悠然自得地坐于榕树之下,他们的神态是安详的,是宁静的,纵然过往有贩货的小车,周遭有嬉闹的儿童,他们也能气定神闲,秘诀在于内心丰富的安静道德经。人生最好的境界,便是如此。

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道德经。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道德经。”只有心安静,才能正确面对世事纷扰,只有心空灵,才能容纳万物,生命才会变得丰富。

01

万物静观皆自得

丰富的安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道德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古人诗词所描绘的,不光是情景,也是心态道德经

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了道德经

读生活这本书也是如此道德经。其实,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

可是,心静又是强求不来的,它是一种境界,是世界观导致的结果道德经

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总是处在心猿意马的状态道德经

曾国藩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道德经。静在心,不在境。”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淡饭粗衣,自然有一段佳趣;纷扰不宁,忧患缠身,虽锦衣玉食,只觉得万般愁苦道德经

展开全文

有人说:“所谓幸福的生活,一定是指安静的生活,缘由是只有在安静的气氛中,才能够产生真实的人生乐趣道德经。”

安静的起点是让心灵放空,不受欲望的牵缠,抛开固有的偏见,在滚滚红尘中,守住心底的一片清凉,从容不迫地享受平凡而惬意的人生道德经

02

人于静中得神机

丰富的安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道德经

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道德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道德经。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一生两次出仕,一次是江州祭酒,一次是彭泽县令道德经

他讨厌官场的迎来送往,讨厌对上级的卑躬屈膝道德经。最终,他选择回归田园。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道德经。他突然醒悟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名利官场根本不是自己的心中所向,也不是自己证明价值的唯一途径。

回到自己的田园,耕读为业,写诗自娱道德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道德经

他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道德经。中国历史上从此少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官,却多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需要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道德经。内心丰富而宁静,才能直指精神天地的蓬勃与葱茏。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道德经。”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道德经。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

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与孤独握手言和,重新拥有对抗未知的勇气道德经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道德经

本文链接:https://35gh.com/post/8610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